1307
1. 距离《流浪地球3》上映还有1307 天, 2023 年 7 月 9 日 (自己的一点粗浅理解) 2. 导演组: 超额迭代 密码: 222222(! 这本球 2 电影制作手记的编辑给导演的文件的密码就是222222,你猜到了吗?是因为我看到了编辑们的吐槽才知道这个密码的含义) 3. 王鸿: 球 2 的内容比前一部多三倍不止,但整体的制作时间比前一部少一年多。我们原以为预算不算是压力,毕竟比第一部充足。但真评估下来,预算依然捉襟见肘。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分预算给预拍摄,我们是犹豫过的。毕竟国内是很少做全片预拍摄的。这到底能给实拍带来多少增益也是无法预知的,最终还是做了全篇预拍摄的决定。预拍摄相当于把剧本开发期、筹备期和拍摄期直接连起来了。因此,一部分人要筹备预拍摄。一部分人还要在这个基础上去筹备拍摄。这就导致每个部门的进度都会不一样。还没有完全对齐 1.0 版本的时候,有些部门的进度已经迭代到了2.0版本。在这样的状态下,没有人能够有时间在创作上犹豫和纠结。 4. 郭帆: 拍摄期有183天,在大约45天里,我们同时要面对三个拍摄现场。其中两个现场可能都有主演在。可一天只有24个小时,我也是分身乏术。两个主演每人拍 8 个小时,一共就是16个小时,我转场准备需要两三个小时,这样一天里19到20个小时就安排完了。回去再稍微看看素材,剪辑一下,一天24小时就结束了,又该出工了。整整一个半月都是这样的日子。偶尔美国再有一个现场,正好国内拍完海外赶工。我的24小时无缝衔接,我连焦虑的时间都没有。(太心疼导儿和熬夜的工作人员了,球 3 可别再这么干了。。。。。) 5. 整个剧组算群众演员得 2000多人,相当于在管理一个大中型企业,有众多部门,每个部门下都有大量的员工,而这个企业的所有员工还都是自由职业者,创作者和艺术家临时组建起来的。比如说美术部门,人员可能并不算多,100人左右。但他们需要在全球范围与 800-900 个独立创作者和创作团队一起合作,这在大型企业内部不得有一套管理机制才能运营。部门内是不是也得需要人力、财法和行政来配套,不然只靠美术指导,他一个人怎么可能干的了?而我们传统的导演部门、制片部门的架构也是一样,还有一两个制片,一两个演员、副导演去面对七八百人是很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