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音箱与2.1音箱该如何选择?低音炮是干嘛的,有必要加吗?
这个要看具体情况,不一定。
2.1中的所谓“.1”指的是低音炮。也就是2.1指的是立体声音箱+低音炮。
低音炮本身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实现更低的低频下潜以及更好的低频动态,二是可以把低频回放声源独立摆放在房间中对低频更有利的位置。

然而,这两者在现实中实现都不是无条件的。
对于第一点。低音炮与立体声音箱的匹配调节设计到一个最基本的相位/延时问题。对于不同的位置关系,需要的相位修正是不同的。这需要现场实际测量。然而很多时候,所谓的2.1组合音箱的用户根本不会进行此类测试,甚至更多时候,2.1音箱系统根本不会有附带测试麦克风,用户也不会购买。这使得现实中位置随意摆放不固定的2.1系统低音炮和立体声音箱很有可能存在衔接问题导致分频点附件频段效果变差。而低频炮本身由于房间驻波和边际临界效应的影响,如果没有较准,也可能或者说是很有可能出现适得其反效果反而更差的情况。
说到更具体的使用场景。例如桌面使用当作电脑音箱,基本上就不会有任何测试校准,而且很多组合音箱的所谓低音炮的尺寸都比较小,和真正的低音炮差距较大,最多也只能说是可以把低音炮转移到地面摆放,节省桌面空间。但对于此类使用场景,可以说低音炮是没有必要的,或者说2.1未必比2.0好(当然也未必一定更差)。例如BOSE C50还有一些漫步者和惠威的2.1组合音响,低音炮本身并不是加分项。


而对于立体声发烧用户,这里又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落地式音箱/大书架音箱用户,音箱本身的低频下潜是OK的,此时添加低音炮的作用更多是上述提到的2.1系统的第二个优点,可以把低频回放声源独立摆放在房间中对低频更有利的位置。这种作用对于大部分实际用户而言,当然会有提升,但还不算必要性特别强。
而另一类是小书架音箱用户,低频表现本身就有明显缺陷,此时配置一个低音炮可以说是比较有必要的。但是也一定要有相对完善的测试调节低音炮。

我之前就曾经讲过,目前的自动较准算法往往还是存在一些缺陷,不太智能。但是仅仅是低频部分的校准算法,目前的技术本身是较为完善的(问题主要出现在中高频)。而部分低音炮有配套售卖的较准系统,例如真力7040/7050+GLM,另一部分低音炮则具有自适应智能调节,例如大地震等品牌的一些产品。

此外,如果采用DSP前级,那么例如Lexicon MC10等DSP前级,具有低音炮电子分频和Dirac校准算法以及测试麦克风,那么对于普通的不具备测试功能的低音炮而言,也可以实现较好的分频和较准功能。

总之,对于小书架音箱用户而言,低音炮是有必要的,但最好配备上述功能的配套产品,否则如果只是买一个普通的低音炮,可能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