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生活观察

2019-12-03 10:32 作者:_不破愛花_  | 我要投稿

一些比较零碎的过往观察总结,写成状态只会消失在时间线的更新覆盖之下,写成文章又是破碎的(还没有试图去将其内在的关联串起来),想了想还是写成短文。破碎性也适合写成适合它的方式,比如警句、诗歌、断言。

有人曾经告诉我,会很多门语言并不是值得夸耀的事情。这里在强调,【语言天赋】和【由语言获得的东西】之间,没有必然的关联。

在接触到了诸多所谓的中产阶层之后,对于这个强调的理解更深了。擅长于卖弄一些称不上什么见识的【所看】,做一些可笑的【基于亲身感触的归纳性知识总结】,完全不知道【所观察到的现象背后所依赖的深层因素】,也不考虑【基于归纳的样本的比例】,并且时不时将一些【国外的词汇】提出来。

当然这些东西,对于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人,还是很有迷惑力的。但是对我来说,只会感到肤浅、无聊。想象一个小孩子在你面前炫耀自己用了马达加斯加特产泥巴所以他捏的房子更好的情境,就是这个感觉。


===========================================


而那些所谓的中产对待其它阶层的人时,也是同样的盲目而愚蠢。他们迷惑别人,和被别人迷惑,都是基于同样的缘由:

【只会被美的表象、知识的表象、智慧的表象】所吸引,对这些东西的认识,也永远停留在这种表象上。

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常识,就是分工和专业化(专精),在我们这个时代已经到了非常高的地步。它有益于我们获得如此巨大的物质成就,但也让我们每一个行业对其它行业知之甚少。

如果现在有一个人宣称自己了解所有的东西,那几乎可以不假思索地判定,这是一个骗子。如此巨大的分工,意味着我们对自己之外的行业处于无知的状况;而专精意味着,即使去了解另一个行业,如果不花费时间、精力,学到的也只是皮毛。

最重要的是,行业知识、专业知识,都不是普遍知识。我是说关于美德、关于伦理、关于对与错、合理与不合理、正当与不正当的知识。这种知识决定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看待自己的生活、看待自己与时代的关系。

那些中产和普通人都有这种问题:如果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是一个专业者,就不加思索地认为他们也有关于美德的知识。明星拥有美的外表,所以他知道如何正确生活;成功人士拥有金钱和地位,所以他知道如何正确生活;技术专家拥有专业知识,所以他知道如何正确生活。这种错误的认识比比皆是。


====================================================

一个人的见识,只由他所接触到的范围决定。他对自己的认知,也往往由他所在圈子对他的评价来确立。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在一个行业做了很多年,成了一个行业内的专长者,但他在行业之外的领域惊人地无知。他除了做完自己的工作,剩下的时间就是看看娱乐节目,转转笑话、搞笑视频,关心什么好吃好喝跟兄弟们约着喝酒。他可以活的很快活,同时也活的很肤浅。如果不是因为他工作中一些作为,严重地损害涉及到人的利益,而他的肤浅则让他在这方面毫无觉察。如果不是这些,这种肤浅还值得尊重。

如果他自己觉察不出,他工作接触到的圈子里也是跟他一样的人,那么这种作为就不会被挑出来加以改正。因为没有比他们更高层次的人了,他们也觉察不出自己的不足。互相评价都觉得对方是【还不错】【好人】【挺敬业的】,于是,一方面他以为他就是评价中的那类【优秀的人】,另一方面,【一个人在一个领域专长了就以为他拥有关于美德的知识】这种傲慢的幻觉就浮现了。开始对各种事情评头论足、夸夸其谈。

====================================================

人的真实生活,都是在一个个的圈子里。如果这个圈子里有愿意突破自我,不断学习新东西的人,那么这个圈子对他是有益的。但是这样的人并不多。

所以生活在任何一个圈子的时候,都得保持警惕。在礼节夸赞的时候保持谦卑。认识自己是一种习惯。所看、所感可能是错的,所思、所想也不一定合理。保持回望的反思就好。太过于贴合生活,太过于顺从自己,都会给自己带来错误的认识。

别让圈子的上限成了自己的上限。

生活观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