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艺术中国』 ——重点推荐艺术家冯沫

2023-05-12 15:16 作者:艺术中国  | 我要投稿







冯 沫 ,号散人。1969年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分会会员,成都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市新大博信陶瓷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师从世界彩墨画大师李野林先生和著名花鸟画家秦天柱先生,书法师从蜀中名家王康宁先生,2016年在何应辉先生高研班修学。
作品曾收录于首届《成都画派》《西部大地情》《四川省首届花鸟大展》《四川省中国书画作品大展》,河北美术出版社《新编花鸟画谱丛书》系列、《财富收藏》《西部画院作品集》《中国名画家邀请展》《江西工艺美术大观》等画册。

1994年《山涧》入选”四川省首届•成都画派”。

1997年《咫尺天涯》入选四川省美展。

2002年 国画作品《古木融曲》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西部大地情作品展”。

2003年《暮秋》人选“四川省首届花鸟大展”,同年出版《冯沫工笔画集》。

2007年4月出版《冯沫工笔小品集》,8月应邀参加“中国当代书画名家2007年南昌特邀展”,10月参加“深圳百名书画家交流展”,12 月《财富与收藏》栏目有专版介绍。

2008年1月由大连出版社出版《国画导学范本•冯沫花鸟画新作》,5月创作巨幅工笔画《巴山粤水情绵绵》由广东省文化厅收藏。

2009年8月接受广东电视台书画栏目《古韵今谈》专访并播出,10月《早春图》人选“四川省中国书画作品大展”,11月参加广东电视台在广东南海图书馆举办画展,12月接受广东电视台《古韵今谈》书画栏目再次采访并播出个人专访。

2010年 8月参加由井冈山市委、井冈山市委宣传部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举办“井冈山风情•瓷板画展”。10月接受广东电视台《一方水土》栏目采访,并播出个人专访。11月参加“首届鄱阳湖文化节工艺美术大赛”陶瓷作品《古树集幽情》荣获“金奖”。

2011年

5月参加“2011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陶瓷作品《寻秋》荣获银奖。

7月陶瓷作品《井冈秋雾》,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90周年江西工艺作品大赛”荣获“铜奖”。

同月参加景德镇“雅润杯•全国首届瓷器绘画大赛”荣获“铜奖”。

8月接受广东电视台《一方水土》栏目采访并播出个人专访节目。

9月参加由江西省台办、景德镇市政府、景德镇市台办、景德镇中山画院、台湾茂林雅集艺术社联合承办“第三届海峡两岸(景德镇)陶瓷艺术交流笔会”。陶瓷作品《寻秋》被江西工艺美术馆收藏。

10月 陶瓷作品《古树集幽情》被评为“2011 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十大最具增值潜力青年陶瓷作品”。

12月国画作品《早春图》人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西省文学艺术节联合主办的“中国当代花鸟画展”。同月书法作品《读书身健既为福,种树花开亦是缘》参加由南昌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文化新闻出版局联合主办的“鄱湖凤情渲华彩 豫章古都展新颜•鄱湖风情美术书法作品展”并荣获“二等奖”。

2012 年陶瓷作品《松林双雀》获“2012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工艺美术创意奖”银奖。

2015 年个人专集《品鉴•墨韵气象•冯沫书法作品集》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同年进入四川省诗书画院第十二届书画研修班何应辉先生工作室学习。

2016 年个人画册《画品•冯沫书画作品集》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

2017 年陶瓷青花作品《戏春图》人选“2017 第五届中国西部陶瓷作品双年展”并获优秀奖。

2018 年国画作品《花间小憇》《竹里清风》人选由四川省文联、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奇点艺术对话莫奈•现代艺术作品展”。

2019年陶瓷青花作品《孤飞》人选“第六届中国西部陶艺作品双年展”。

2020年7月接受江西电视台6套采访,并在《艺术与收藏栏目》播出个人专访。

2021年当选景德镇中外陶瓷艺术家协会副会长。



写意悟道 趣味还生——观冯沫书画有感
周晓冰/文

中国画的“写意”原指花鸟画的一种画法,有“抒写”、“抒发”的意识,它也涵盖了“生机”、“生命”的精神。显然,写意精神是中国艺术的重要法宝之一。中国写意画有别于西方绘画注重物象的结构和外形的准确再现,缘物寄情,常常与作者的人生参悟不可分割。近两年,冯沫的这些作品《相看不对眼》、《多房多子人相问》、《写生归来》恰恰透露出了他“游历他乡”马不停蹄的精神状态和一种眷恋故土的游子情怀。作品《竹林雅趣》表现了在秋风吹拂,竹叶翩然的南方,一支幼鸟从眼前飞过……。《打鱼郎》小品里的一支红嘴鸟,倚在荷塘枯枝上孤独无助的凝视着水面,期盼鱼儿的出现……。作者”假借“外界的虫草万物形象,间接地叙述了对外面世界的体味和审视。显然,作品有着触景生情的特殊效果。


《早春》175X97cm

传统绘画里,写意的特质在于摆脱“形似”的束缚,给”抒写“的表达留出自我空间。冯沫近十年在践行书法过程的同时,作画时,不自觉地显露出了他陷入”得意忘形“的境界,也透露出了他”写景即是写情“的艺术观点,书法的意义是各种元素组合的整体意义。草书《李商隐“杜工部蜀中离席”》《杜甫诗(贫交行)》即是他个性风格的充分展示。


《寄人篱下》68X45cm

前些日子,我应邀去景德镇完成一件色釉瓷板画的创作,正好方便了我与他见面交流,切磋书画感悟的机会。一天晚上,他突发默写八尺整张王羲之的《兰亭序》的激情,把全文324个字的草书一气呵成,用时45分钟。我在他的工作室里见证了现场实况,如痴如醉的行为令人震撼。通常这种状态出现在那些身强力壮的少壮青年身上,它不仅仅是体力和记忆的优势,却是“气场”中耐力与心智互动的作用得到了发挥。我在这种气场中感受到了他画写意花鸟时“松动自如”的韵味。


《一鸟花间鸣》65X36cm

写意花鸟具备绘画语言点、线、面要素,同书法一样讲究结构,要通过一定的笔墨形式呈现出来,“笔墨”在某种意义即是趣味也是内容。画家在追求精神层面上的流畅后,仍然保持“趣味还生”的诗意空间,便是一种写意画高度的境界。

预祝冯沫今年5月在南京的个人展览成功举办。

2023,4.28于温江万春镇


周晓冰简历:

1949年出生、四川成都市人、汉族,早年结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绘画专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大师。



展览

作品



《香祖》70X50cm



《闻道神仙不可接》69X46cm



《黄菊纷芳》69X46cm



《三月东风》69X46cm



《初雪》69X46cm



《竹》68X46cm



《万年松》68X46cm



《春光》69X41cm



《淡然处之》68X46cm



《梅花》69X46cm



《相看不对眼》69X46cm



《遥看此花盛开》69X46cm



《小荷才露尖尖角》69X46cm



《喇叭花》69X46cm



《一蛰惊醒梦中人》69X46cm



《野味》69X46cm



《柳宗元·江雪》68X45cm



《王维·伊州歌》68X45cm



『艺术中国』 ——重点推荐艺术家冯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