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赵鸿飞知音事件始末及个人观点

2022-12-24 17:59 作者:古意悠燃  | 我要投稿

       赵鸿飞知音事件,这次我就完完整整的梳理一次,包括所有一直以来的疑点和争议。也对经常问这事的路人彻底说明一次,今后也不会再提了。

      前言:本文适合对知音事件略有了解的路人以及粉丝观看,网上报导此事的文章千篇一律,案件经过以及知音原文不再做详细说明。不过即使如此,完全不明真相的人也是能看懂的。

正文:

     其实这事特别简单,就是一个女孩和他的一位男性朋友下车分别之后,一个人在户外时遭遇歹徒而不幸遇害,歹徒自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那么这个男性朋友是否也应该受到谴责?前提女孩神智清醒,分别地点不荒凉,唯独问题就是深夜,提前声明,整篇文章我不戴任何粉丝滤镜,完全客观清醒,我的观点就是他做事略有不妥,不周到,不管是普通朋友还是男女朋友,不管他们当时是平和的心情还是有情绪的状态,他应该尽到一定的护送责任。我本人确实不甚赞同他丝毫无错的说法,但这也仅限于为人处世方面,真要说上升到很高的道德层面,深入到多深的人性,大可不必。总之只能说是他太倒霉吧!谁能想到会发生后面那个可怕的事呢?而对于知音的文章,说白了不就是众人受到男女色彩和道德方向蛊惑,忽略刑事而跑去道德批判吗?如果这只是个普通社会新闻,每个字都客观叙述,没有那些小说一样诱导性的内心活动描写,大众还会说这女的是因他而死,他就是半个杀人凶手吗?知音最擅长的就是新闻体和爱情散文体的混写,让人分不清真假,有个读者年龄大了不再看知音了,她说:“当时太傻了,说是纪实吧?写的案件细节太丰富了,一举一动就像小编在旁边看见了似的,那时沉迷于文章内容,年龄大了回头一想,可能吗?”在后面我会详细说下知音这个杂志。

      还是我之前那句话,他的过错早已经受到了超过他本该承受的惩罚,如果不是知音,他永远也不会被骂“演的是有情有义的大侠原来背地里是垃圾”这么难听的话,否定人品的同时,也彻底否定了他那么努力与热爱的演艺事业。越是一心想纯粹想低调,越是沾上洗不清的诬陷,实在是可悲可叹的人间憾事。如果这就是他命运的一劫,也没什么多说的了,但是险恶的人心可不仅仅限于娱乐圈内,知音尚且是为了钱财利益,而那些所谓黑粉,助纣为虐,一类是宣扬他们个人扭曲的价值观,另一类是无脑跟风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比知音更可恨,然而知音操控的也正是这一类人,二者共同造就了这个结果。事情过去了那么多年,没想到仍然有一小撮人在不遗余力的阴损诋毁,这是我不想再容忍的事,也是我愿意抽出时间来写这篇长文的原因。

     路转黑不可怕,可怕的就是粉转黑。知乎某女黑粉的观点:赵鸿飞告的不是诬陷诽谤,而是告侵犯名誉权和隐私权,她从名誉权的字面意思来判断:知音说的都是真的,赵鸿飞只是因为知音揭发他隐私而不爽所以告知音……我不是法律专业,但是我起码知道正式起诉的时候是不是得用一些专业术语啊?不是侮辱你就告侮辱,诽谤你就告诽谤,家暴你就告家暴,这不是大妈吵架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好吗?我查了一下,当媒体写出不实报导侵犯个人权益的时候就得起诉侵犯名誉权啊!被知音诽谤过的那些名人告的都是侵犯名誉权啊!你听过哪个名人正式起诉媒体告诽谤的?百度那么方便,仍然有法盲可以凭借三言两语就迷惑大家。至于隐私权,如果有人认为明星私生活本来就应该公开于大众,那就没什么可说的了。知乎那女的说,文章爆料那个人也没写真名,他也没想到大家能猜出来啊?我尼马出演影片合作演员出身籍贯等等信息都爆了,就差报人家身份证了好吧?是自己装傻还是当别人傻?她是李国庆(知音原文作者)什么人?想明白了其实也就是这个女的太爱赵鸿飞了,深邃而偏激的爱,走向诋毁就不是偶然了,自从她相信了知音后,就开始在现实中拼命寻找符合文章里无情渣男形象的蛛丝马迹,深挖那两个有限的访谈,研究每一个表情动作语气……疯狂拼凑,极力脑补,比如猜测他是家里的老小,被宠坏了所以不懂人情世故……说他眼神清亮干净所以也说明他人情凉薄???(我嘞个去)……分析他和那女孩是炮友关系等等吧,不堪入目,牵强附会,可笑又可悲。估计就算没有后面的刑事案件,光是哥哥和人开房这种事已经让他崩溃了到变态了吧。不可笑的是还真有一小部分人相信她的话呀……通过字里行间看出她自己生活不如意不再相信男人,就转而套用到曾经喜欢的男明星上,发几百条回复游说那些半信半疑的人相信她的观点……这才是我认为整个事件过去这么多年后真正恶心的地方。

    一直就是无比简单的一件事,案件上再明朗不过了,哪还至于某些人抬出什么罗生门那么玄乎?说到底不就是案件外的那点私事吗?不就是人家真正在一起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没有公开,所以只能让大众对他们最感兴趣的细节拼命怀疑而不能证实吗?可以说知音对人性拿捏的太精准太透彻了,尤其是涉世不深或者见识浅薄的女性人群,轻易就能把她们窥探隐私,同情心,道德批判等情绪交织在一起,持久保证杂志热度。一沾上男女那点事,是最容易煽动蛊惑的,多少年的套路了?

无论如何我认为我还是可以代表一部分清醒的人对此事表态:

第一,案件就是案件,案件和男女关系之间没有决定性的因素。第二,他和那个女孩到底什么关系,网上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他们确切的关系和私下到底做过什么,我不会极力洗白试图证明他们关系有多纯粹,也不会用有色眼光恶意揣测,我不妨客观的说,二人都是单身成年人,不存在包养,嫖娼,第三者等任何危害家庭及社会的关系,所以又能有什么让人接受不了的道德和作风问题呢?再说,无论是涉及案件,还是作为明星的私生活,那都是他们的自由也是隐私,没有义务向大众公开,更没有必要因为遭遇这个案件而被迫公开,反过来,重点不应该是知音严重侵犯他和那女孩名誉权和隐私权吗??

     略有值得欣慰的一点是,很多营销号自媒体到现在还喜欢写这个事件,但基本都是明确知音诽谤害人这一点的,绝大部分网友也明白飞哥是被害的,表示可惜了这个好演员。可见当时他起诉知音挽回声誉是非常正确的做法,如果没有这个判决结果,没有那个苦等四年等来的道歉声明,以为什么事都能清者自清,那现在又是什么结果呢?但是其中我也看见一个营销号,自作聪明的法盲,在文章结尾说一句,赵鸿飞告的是隐私权不是诽谤,是否说明知音说的是真实的呢?好吧,玩反转是吧?耐人寻味是吧?人类的信任真是容不得一个污点,哪怕只是个假设,一沾上就给怀疑开了门,信任也就变得不坚定了,想来知乎那个女的就是看了这个文章结尾才开始种草了吧?再简单的事,遇到各种别有用心,也就开始变得复杂。

   下面简单介绍下知音:

一,当年是同类刊物里被名人告得最多的一个,到处挖写手,稿费相当高,月入过万很轻松,很难不相信那个警察李国庆不是冲着高额稿费去编造文章的。

 二,  同类事件里最有名的应该是作家毕淑敏,跟知音说好了不要写他儿子,他的儿子也没有接受采访,结果发出的文章竟然以作家毕淑敏的口吻写了大量描述他儿子的杜撰情节:说他存在着明显的"独生子女缺陷综合征",以自我为中心、任性、缺乏爱心、责任感,自我约束能力差……最缺德的是居然把他儿子单位都写出来,导致他儿子每天接到各种骚扰电话和单位同事的压力而无法上班。然后作家极其气愤的告了知音侵犯肖象权,名誉权等,胜诉得到10万元赔偿,但是道歉声明拖了一年多才在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小位置发表,之后他儿子也起诉知音侵犯名誉权,知音反告他是恶意起诉……

    熟悉的套路,流水的倒霉名人,知音最有钱的时候一度上市,资金实力和背景人脉都不一般,那些没有后台没有背景的单纯明星和初出茅庐根基不稳的小明星都是最好的编造对象,打官司就扯赖皮,大不了赔几万。说到这里就想起那些相信知音,说知音文章“都是事实,顶多是有点夸大而已”的人,也不知道该说你们心眼太多还是太少?知音采访过一个小明星,人家根本没提感情生活,结果那小编回去以后硬是给她编出三段感情经历,什么傍大款当二奶都有,气的那女的要告知音,知音联合其它媒体说她就是没名气为了炒作,无理取闹……总之吧,这类事是罄竹难书了。你以为一个乡野风格的杂志仅仅靠着夸大一点事实就能赚到上市?这会儿该长点心眼的时候你们倒是单纯起来了!时间地点之类的真假无所谓,因为那些元素根本不对诱导大众产生任何影响,关键就是那些对人品人格行为性格方面的捏造,才是最厉害的武器,我说的就是捏造,完全凭空编出来的没有的事,太多告知音的例子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这完全就是他们的基操好吗?怎么到了赵鸿飞这里,知音就不是恶意捏造不良形象,而变成仅仅夸大事实了?

   以下为摘抄:《知音》通过大量复制坚贞爱情、负心汉故事,以及说不清理还乱的名人故事,赢得了读者的青睐,也不可避免地和所谓精英文化形成了对垒,成为一个独特的大众文化符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柠为“知音体”画了一幅像:“其叙事风格,介于客观叙事和肉麻抒情之间,夹叙夹议,大起大落,情节跌宕,用客观语调讲离奇故事,用离奇语调讲客观故事;时而如泣如诉,时而循循善诱,有控诉、有劝说。”张柠认为,“知音体”这种“软硬兼施”的叙事,还兼顾恐吓和诱导,“这种带有农业文明趣味的叙事,塑造了大批消费者——那些生活平淡无奇、毫无起落的中小城镇的女性,靠阅读别人的悲欢离合的故事度日。”

     张柠进一步总结道,所谓“知音体”实际上用一种带有抒情的语调来混淆新闻性和故事性的边界,“其结果导致了读者将虚构故事当成真实故事,将真实的故事当成虚构的。这样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将各种欲望故事、人间悲剧、成功和失败的经验,转化为可消费的文化商品。”

     是的,没有良知,没有廉耻,只要有销量什么人什么事都可以拿来消费,一个惨死的女孩,只是因为跟男明星沾上关系,死后还要被编成那样一个爱而不得的形象继续被大众消费!对逝者还有一丝的尊重吗?当记者问知音为什么要写那个文章 ,知音说他们是出于正义感为了提醒广大女性注意安全……我就问,脸呢?人类还能无耻到什么程度?说白了如果这个案件人物不是男明星,而只是一个普通男性,他还会“出于正义提醒广大女性”而写这篇文章吗??

      你问我为什么相信赵鸿飞的为人,不相信知音的文章?太简单了!就因为赵鸿飞从出道开始就一直是低调做人谦虚敬业,私生活极为简单,而知音可一直都是臭名昭著,恶贯满盈,一贯以造谣诽谤为能事,该相信谁这不是明摆着吗?如果有人说,那知音再坏,就不能说对一次吗?对,就是这么巧,造谣一万次,就这次是真的,不可能吗?那赵鸿飞看起来确实很低调 ,但谁知道他背地里人品怎么样啊?

     我觉得吧,做人不妨内心美好一点,一味的把人往坏了想,又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呢?能证明你聪明你不是好骗的是吗?确实没有人知道他背地里人品到底怎么样,你也可以说他那些戏外镜头体现的谦虚低调全都是假的,全是装人设,但是正因为谁也不知道他背地里的人品,有的人始终愿意往坏了想,往脏了猜,而我就始终会往好了想往简单了想,我会想他就是他表现出来的那个样子,我会想他就是目光清澈所以内心纯净,我会想知音就是明摆着造谣怎么可能突然说一次真话?哪来的真话?文章里的人物对话和内心活动是谁告诉小编的?是赵鸿飞给的剧本吗?还是已逝的女孩给的?

     我仍然像我视频里说的一样,如果能有机会对飞哥说话,我会告诉他始终有一群人相信他的为人品质,相信他那通身干净的气质和清澈的眼神后面也同样是真诚美好的心灵,感谢他用心对待每一个角色给我们留下那些经典作品。愿以这一群人的信任、欣赏和内心的光明,能对飞哥所承受的痛苦稍作慰藉,能些许抵御世间纷繁的猜忌与人心阴暗。

     祝大家简单的活着。

                         

2023年8月附加:一些深挖人士提到他是联合被整,我看过某叔那篇文章,也是没提赵的名字,靠大家猜,大意是∶赵鸿飞比较清高,招人嫉妒,得罪了人,所以有人联合知音整他之类的,我没法排除这种可能性,但是我个人对这种无法证实又可真可假的东西一向不感兴趣,况且这种消息也对澄清事实起不到关键作用,也就是探秘爱好者会兴奋而已,当年他打官司几年间孤立无援,身心疲惫之时不见有人来爆什么料,事情尘烟落定了才暗戳戳出来提一嘴,也是可笑。第一,我只选择公开确凿的事实来说,比如案件调查结果,法庭审理过程及结果,知音的一贯作风和具体诬陷过哪些名人等等……第二,只选择我自己信任的东西来说,比如对赵鸿飞的敬业态度,低调做人做事等等。

又∶评论区有位网友自己做的录音,具体解释了他那种情况下,只能用“侵犯名誉权”上诉。我就不多解释了。













赵鸿飞知音事件始末及个人观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