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在路上》
“Live, travel, adventure, bless, and don’t be worry.”
“我一辈子都喜欢跟着让我感觉有兴趣的人,因为在我心目中,真正的人都是疯疯癫癫的,他们热爱生活、爱聊天,不露锋芒希望拥有一切,他们从不疲倦,从不讲那些平凡的东西。”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我感受到着实的震撼,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能如此准确说出心中的梦想。在我的生命中,我一直讨厌那些乖乖仔,因为他们似乎通过展现自己,从而得到别人的认可,长辈的认可。可是问题是,我自己也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跟随他们,成为了一个很在意别人的人。我在意别人的看法很大的一个原因在于我很在意别人,我把别人看得过于珍贵,以至于我忽视了自己的存在。从小到大我收到的信息一直是,取悦某某某。但是,这并不是完全正确的事情,因为,这样的活着,人似乎是没有自我的。所以,在来了大学重新开始思考自己的定位与人生时,我重新碰到了这样的问题:我的一生应该怎么样过?我的生活应该怎么样活?我身边的人应该是怎么样的?
来大学后的这些日子里,我碰到了很多人。很多人在学习中勤勤恳恳,按时完成作业完成复习;有的人按时工作,按时下班,按时生活。我以为我来到大学是一种自由,没想到来到了一个新的高压锅和赛车场。在这个车场里,名叫“生存压力”“社会压力”“升学压力”等皮鞭会驱使你前进,而许多人在一种焦虑与浮躁中生活。这可能是我的危言耸听或者疯狂夸大,但是,从市场上看,贩卖焦虑是当下最火热的朝阳行业,我想,大概就是这样吧。
《在路上》的主人公们,似乎从来都没有在意过任何人,他们不管未来,只在意当下的情绪。这种生活态度,是我从来所没有想象的,也是从来都不曾生活过的。这种生活态度,似乎以前从未有人尝试过,也没有人真正的去体验过。《在路上》是一扇窗子,它告诉你,哦,生活,原来你还能这样过!
《在路上》给我的实际行动上的改变似乎多于给我的心灵感受。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我的压力似乎并没有比以前更少,但是,我却发现我的应对能力增强了。我不再面对明天的ddl而感到焦虑,我会想,反正抄了再学习,效果也是一样的,所以心态转变了很多。遇到任何困难的事情,那就先着手去做,然后把生命中的一切都当作是一种体验。
把生命当成是一种体验,这是我这么多年来一直从未有过的想法。在我的人生中,似乎往上爬,向前走是人生的必经之路。可是,为什么走,人生到底去哪里,向哪座山爬,到底是为什么,我没有理解。事实上,从西西弗斯的神话中,人生的无意义以及自己赋予的意义需要每个人去探索。对于我而言,这一切到底发生了什么,人生的轨迹到底是什么,以后是起是伏,都不是我能决定、我能想象的。
我们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不过没关系,道路就是生活。我是从来都不相信人生是一场马拉松的。对于人生而言,每个人的路不同,哪里有什么赛道,大家不过是线条相互交叉,在某个点相遇罢了。马尔罗说无数渺小的思考充斥着整个人的一生,那么我想,人生中细碎的生活碎片才构成了生活。当下的碎片、思考,永远是道路上的一道风景。
在路上这部作品,文字充满着一丝枯燥,人从这里到那里,但生活也就是这样。“我要再和生活死磕几年。要么我就毁灭,要么我就注定铸就辉煌。”“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我在平庸面前低了头,请向我开炮。”“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带着最初的激情,追寻着最初的梦想,感受着最初的体验,我们上路吧。”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凯鲁亚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