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抗战许世友力赞:马石山十勇士,舍命救乡亲,诠释雨水情!

2021-07-29 08:33 作者:洪都烟客  | 我要投稿

1942年10月,许世友出任胶东军区司令员,刚上任就遇上日军华北驻屯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亲自部署的冬季“拉网式大扫荡”。

11月21日,日伪军多路奔袭胶东,一步一步向马石山地区收缩,妄图寻找并歼灭胶东八路军主力。

编辑

许世友下令以营连为单位,分散活动,以粉碎敌人的大“扫荡”。

23日, 5000余日军在乳山马石山地区收网,牟平、海阳、柄霞等县7000余军民被拉入“网”中,处境危险。

而在一日之前,许世友和政委林浩率军区机关两个营在日军合围马石山之际,连夜迎敌转移,与敌人擦肩而过,跳出了包围圈。

在日军包围马石山时,胶东军区5旅13团7连2排6班,即班长王殿元,战士赵亭茂、王文礼、李贵、杨德培、李武斋、官子藩等10人赴东海军分区执行完任务,正好途经此地,当得知有不少群众和地方干部被日军包围在马石山时,果断决定:“留下来,救群众!”

编辑

趁日军包围圈尚未完全形成之际,“十勇士”沿着沟壑悄悄潜入了包围圈,寻找被围的老百姓。在一块山坡上的松林中,他们找到约200余名群众。大家看到八路军到来了,立刻兴奋起来,一下子把他们围起来,说:“八路军来了,我们就有救了!”

但是,一老大娘走到班长王殿元前面,急切地说:“同志,不行啊,鬼子把整个山都包围了,这么多人突围是跑不出去的,你们快走吧。”

王殿元坚定地说:“今晚无论如何也要带领大家突围出去!”

为确保突围成功,“十勇士”和被围的当地群众研究突围路线,并请到一位熟悉这一带地形的牧羊老人当向导。

确定突围方案后,王殿元亲自到鬼子封锁线探路。

编辑

子夜时分,鬼子封锁线的火堆还在燃烧,但枪声已沉寂下来。 折腾了一天的敌兵人困马乏。王殿元把战士召集在一起,说:“火堆旁的敌人不多了,有的地方只剩下一个岗哨,其余都回帐篷睡觉去了,咱们立即行动。”

战士们把老乡分成两队,顺着两里长的山沟向选定突围的沟口移动。当接近沟口时,王殿元带领李贵等三名战士分别登上沟口两侧的山脊,向不远处山包上的两个火堆迂回摸去,巧妙地干掉火堆旁的敌哨兵,扑灭火堆,然后发出信号,其他战士立即带领群众奔向沟口,突围出去了。

敌人一时还没发觉这个口子,老乡们突出了包围圈。然而,“十勇士”却没有随他们走,再次返回马石山去救其他群众。

编辑

途中,他们遇上二海阳县八区约100多名老乡,王殿元和战士立即分成两个组,再收拢其他分散乡亲100多人,带着他们从突破口突围,第二批200多名老乡突围,消失在黑夜中。

王殿元和战友们准备再次返回,八区的爱国会赵会长拉着王殿元的手,急切地说:“你们也走吧!天快亮了,要是鬼子发现就来不及了!”

王殿元说:“里面被围的人还很多,不救出他们,我们的任务就不算完成。”说完,带着战士们顺原路返回马石山。

很快东方发白了,让人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日军流动哨终于发现突破口熄灭的篝火和被杀死的鬼子,立刻鸣枪示警,日军立即扑过来。

编辑

这时王殿元带领第三批老乡正赶到突破口。听到鬼子的枪声和喊叫声,老乡们乱了营,惊叫着、哭喊着往回涌。王殿元和战士们喊道:“往回跑只有死路一条,往外冲!”

王殿元下令大老赵:“用机枪吸引敌火力!”自己率领8名战士转身跑下小土埠,直冲向沟口的日军扑过去。

八路军如神兵天降,加之与鬼子距离过近且能见度很差,双方没来得及射击就搅在一起肉搏起来。小土埠上和沟里的乡亲们都惊呆了,一时忘了逃生。大老赵急了,大喊一声:“乡亲们,还不快跑!”

于是,第三批惊慌的老乡们冲出了包围圈。

经过短兵相接,鬼子被杀退了,王殿元等人也冲出了包围圈,但是牺牲一人,王殿元、王文礼等人也受了伤。

编辑

乡亲们见状,撕下衣服要给他包扎,王殿元说: “不能耽误了,趁天没大亮,赶快走!”

这时,一个十几岁的女孩跑过来,哭着说:“八路军叔叔,俺爹娘还在西南面那条沟里面,求你们救救他们吧!”

王殿元一愣,忙问:“沟里还有多少人?”

“满满一沟。”

王殿元问明情况,对女孩说:“不要哭,你先跟他们走,我们去救你爹娘!”

王殿元和战士们再一次跑进了包围圈,在马石山西南侧一个山沟里找到了那一批老乡。这时天已经大亮了,山上已经密密麻麻的日伪军开始了搜山,四处不时响起枪炮声。王殿元喊道:“乡亲们,不能在这里等死,快跟我们冲出去!”

于是老乡们跟在他们后面跑。

绕过一个小山包,他们突然和10多个鬼 子遭遇。王殿元大喊:“同志们,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和8名战士举起刺刀,扑入敌群。在鬼子们手忙脚乱对付9个八路军时,后面的老乡们乘机冲了出去。

编辑

在拼杀中,6班又有三人牺牲。为了掩护没突围出去的老乡,把敌人吸引到自己这一边来,王殿元等人没有突围,而是且战且退,往马石山主峰而上。

24日整整一个上午,他们依托一道石墙和几处天然岩石顽强地坚守,与四面攻山的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打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最后,他们子弹打光了,砸坏枪支,在日军冲上来的最后关头,几个人抱在一起,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被围的上千名老乡得救了,而王殿元等10人却长眠在马石山上,当地群众给他们起了一个名字:“马石山十勇士”。

编辑

在大“扫荡”结束后,许世友陆续得知,马石山地区有6000余名老乡在部队拼死掩护下免遭敌人屠杀,胶东16团、17团等单位为掩护老乡脱险共有4个连几乎全部壮烈牺牲,加上另外几个排、班,共540余名干部战士壮烈牺牲。

在胶东军区反“扫荡”总结大会上,许世友听了各单位的汇报后,表扬了13团,并号召全区部队向“十勇士”学习。在大会上他宣布:

“13团损失了一个班,救出了千余名群众的生命,要大力宣扬‘十勇士’,再给13团补兵一千,其他单位不补。”


抗战许世友力赞:马石山十勇士,舍命救乡亲,诠释雨水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