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战国策・司马错:深中肯綮,诚为的论;因时制宜,堪称良猷

2022-11-04 20:13 作者:霜霂薪苇  | 我要投稿

司马错

——深中肯綮,诚为的论;因时制宜,堪称良猷

——戰國策・卷3・秦策1・司馬錯與張儀爭論於秦惠王前

[1]繆文遠,繆偉,羅永蓮,譯注.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戰國策[M].北京:中華書局,2012:86—90.

[2]劉向,編.戰國策[M].清嘉慶八年黄丕烈讀未見書齋影宋刻本:31—32.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

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辟之国,而戎狄之长也,弊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翁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轘辕,①盘旋往还。形容道路环曲。②山名,关口名。在河南。——汉语大词典

诛罪,讨伐有罪者。——汉语大词典

桉,①同“案”,几案。②考察,查验。——王力古汉语字典

案,④⒈向下压、摁。⒉引申为压抑,按下不用。⑤⒈考察。⒉引申为审理,查办。⑥依照,按照。——王力古汉语字典

图籍,①地图和户籍。常以指疆土人民。②借指国家政权。③文籍图书。——汉语大词典

西辟,西侧。——汉语大词典

戎狄,①⒈亦作“戎翟”。古民族名。西方曰戎,北方曰狄。②后以泛指西北少数民族。——汉语大词典

弊,①仆,向前倒下。②破,败坏。③疲困。④弊害,与“利”相对。——王力古汉语字典

市朝,①市场和朝廷。②指追名逐利之所。③犹朝野。——汉语大词典

顾,①⒈回头看。⒉又泛指看。②关心,照顾。③眷念。④询问,访问。⑥副词。表转折,反而,却。⑦副词。表反问,相当于“岂”。⑧连词。表转折,相当于“但是”。⑨通“雇”,租赁。——王力古汉语字典


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辟之国也,而戎狄之长,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以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齐,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

资,①⒈钱财,财物。⒉引申为资本,凭借的条件。②⒈资质,禀赋。⒉又为资历,声望(后起义)。③⒈资助,以钱财供应人。⒉又为供给,提供帮助。④⒈积蓄。⒉引申为贩卖。⒊又为具备,具有。⑤凭借,依靠。——王力古汉语字典

缮兵,①整治武备。②供给军队食粮。缮,通“膳”。——汉语大词典

伤,①⒉引申为妨害。——王力古汉语字典

禁暴,禁止暴乱;制止强暴。——汉语大词典

劫,①威胁。——王力古汉语字典

谒,①⒈禀告,陈说。⒉引申为请求。⒊又为告发。②⒈谒见,拜见。⒉指接待宾客的近侍,谒者。③名帖,名片。——王力古汉语字典

宗室,①指宗庙。②宗族;同宗族之人。③特指与君主同宗族的人。犹言皇族。——汉语大词典

与国,盟国,友邦。——汉语大词典

求解,①请求解救或解除。②求得解悟。——汉语大词典


惠王曰:“善!寡人听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更号,①更换名号。——汉语大词典

附《戰國策・卷3・秦策1・司馬錯與張儀爭論於秦惠王前》文字截图。下载链接见https://www.shuge.org/ebook/yaoshi-zhan-guo-ce/。

后记

学以致知,文以明理。大凡古之学者,不惟求见闻之博、识记之广,亦习立身之法、处事之道矣。明晓世故,而不折节趋时;踵武前贤,而不泥古自封。此方为智者立足之法矣。世事皆学问,人情即文章。欲求参悟,可得之乎?


亦有迂拙之后学,放言立论,则陈陈相因,新意俱无;临事应变,则不通世务,阑珊无成。时人目之为“腐儒”,有以哉。


后记写于2022年10月06日左右,草草修改于2022年11月04日

战国策・司马错:深中肯綮,诚为的论;因时制宜,堪称良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