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任性多久?
不管怎么样,D肯定会回复的。这不是回不回的问题,是什么时候回的问题。
R至少肯定这一点。
奇幻的是,有可能R在苦苦追寻,D在平静酝酿,什么时候回,怎么回。而真正等D祭出什么警世恒言,R倒失了兴致。
这回,R不会失了兴致,反而因为一个看起来就像是脱离网络的手机而悲愤交加。
为了渲染迷离的气氛,又不至于被白天的喧嚣打扰,又可以借助朦胧的夜色试图掩盖自己的惴惴不安。
夜色会包裹一切,让人不用在像白天一样坚强。
尽管这也许是R的一厢情愿,也许只是R在地下小黑屋里蜷缩一团,也许D的三层别墅里,仍然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也许,D白天也不需要坚强,因而不需要所谓的卸下伪装,褪去坚强。也不存在什么更容易心软,更容易感动,更容易松口。
D本来就是柔软的,这种软,R一边嫌弃,一边贪恋。
嫌弃的是,在该硬的时候不硬。贪恋的是,这种软,是自己身上不具有的。一边想拥有,一边又不想付出。其实想要学会什么,本来不应该是难事。而一旦怀着鄙夷的态度去学,那么必定显得矫揉造作,东施效颦。
终于,时间来到了夜晚的更静谧处,仿佛夜晚越是沉寂,R能钻到D心里的地方越是幽深。
“亲要多少呢?” D晃晃悠悠、漫不经心。
R像抓住救命稻草一般,抓起了亮起消息提醒的手机。
打字一句两句是讲不清的。
非要通话才行。
现在就要。
电话嘟嘟嘟,心跳砰砰砰。
R还没想好开头讲什么,怎么讲;手机那头就传来了声音。
“喂”
“唉”
电话的开头,总伴随着对信号的肉身测试,因此R也忘了自己开头说了什么,是怎么说的。
熟悉的声音,熟悉的配方。
距离上次见面,是2年前。
距离上次语音,忘了。直到R翻看消息记录,好像没有什么煲电话粥的经典片段。每次都是D小心试探,然后被自己无情推开。
但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既没有步步紧逼,又没有彻底放手。
就这样,陪R玩。
R不知道,
全方位的包容,本质上是一种彻底的居高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