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西施郭柳玲:一个“非典型肉贩子”

那是一双肉贩子特有的手。
那双手能够轻松举起笨重的砍刀,麻利地将半只羊剁成块。由于每天握着砍刀,枯黄的掌心长出厚茧,青筋暴露的手背裂着伤疤,关节粗大的手指布满水泡,从指尖到虎口,手上的每一寸肌肤都有硬塑料般的触感,让人看了微微心疼。
在肉贩子群体中,那是一双再正常不过的手。
不同的是,那双手的主人,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 女孩叫郭柳玲。2021年3月,郭柳玲开始将自己卖羊肉的视频上传至快手平台,最初她只是和很多年轻人一样,把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做一个记录和分享,不料却意外走红,萌妹子与肉贩子的反差形象迅速引起大量网友关注,短短10个月收获了190万粉丝。
走红后,网友给了她一个雅号,叫“麒麟臂羊肉西施”。
“ 非典型肉贩子”
南宁市江南区的富源农贸市场,一个普普通通的菜市,占地面积不算大,但五脏六腑俱全,聚集了各类商贩和菜农,满足了附近居民的口腹之欲。
在富源菜市,我见到了郭柳玲。
她正在一家叫“山记老字号”的肉铺里忙碌,不过对话的不一定是摊前的客人,更多是快手直播间里的几十万观众。
“各位小哥哥小姐姐早上好,表姐开摊了,谢谢你们来我的直播间……”看见老面孔她打招呼,“感谢我家忠哥,经常来我直播间,看见你我就很开心……”

偶有粉丝刷礼物,她讲相声一样表达感谢,“哎呀这个保时捷太6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祝你生意兴隆财源广进万马腾飞……”若看到粤港澳的人打招呼,她则用流利的白话再感谢一遍:祝大家四季发财五福临门六畜兴旺七星高照八方来客九九同心十全十美……
而当有顾客上前,她便将目光离开手机镜头,打招呼,砍羊肉,配料包,再微笑着用温柔的语气送客。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金句频出,让路过的人忍不住侧目,也让直播间的观众发出“人美声甜”的赞叹。
人美声甜,一个最简单的词语,却是对郭柳玲最贴切的描述。
深蓝色外套搭高领针织衫,扎一条清爽的辫子,蓬松的刘海垂挂在额前,再加上白皙的皮肤、小巧的鼻子和一双灵气大眼,更衬了郭柳玲窈窕淑女、邻家小妹的形象。这样一位妙龄女郎,一改五大三粗的传统屠夫形象,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摆拍,其实,她是如假包换的肉贩子。
郭柳玲大大咧咧拿着沉重的砍刀立于肉摊前,“羊排要这块怎么样?好嘞!”她拎起肉往砧板上一摔,砍刀重重落下,哐哐哐数刀,一大块羊排立马被砍成了大小均匀的肉块,整个过程爽脆利落,一气呵成。
像这样的动作,她每天要重复无数次,长时间劳作让她的手满是厚厚的老茧,还练出了结实的二头肌,她撸起袖子向快手上的粉丝秀了一把肌肉,被粉丝亲切地称为“麒麟臂羊肉西施”,也有人说她“说最温柔的话,挥最狠的刀”。
肉贩子干的都是脏活累活,砍肉手臂得有劲,所以这个行业以男性居多。像郭柳玲这样模样娇俏的女孩子干这事,难免给人一种强烈的反差感,网上质疑她“摆拍”的声音也时不时出现。但菜市场里看着郭柳玲长大的摊主们都知道,这是一位“货真价实”的肉贩子,她对业务的驾驭能力,是摆拍不出来的。
快手直播间里,她跟粉丝聊家常、谈梦想,把自己的成长经历一层层剥开,也经常劝粉丝多读点书,她说她自己受了苦,但希望别人能少走弯路;郑州发生洪灾后,她将一天的营业额2375.5元捐给灾区,“钱可以再挣,但心底的善意一定要有。”

有人在她的视频下留言:一口气看完你的全部作品,生活不易,但我们仍微笑面对。
生,活。这是和郭柳玲谈话间她提及最多的两个字。
对她来说,前20几年的人生没有给她太多选择的余地,更多时候是被生活拽着往前走。
底层姑娘的韧劲
今年28岁的郭柳玲是家中的长女。
父母长年在外打工,留下郭柳玲跟着爷爷奶奶生活。90年代的农村,最大的娱乐就是看电视,郭柳玲也不例外,她羡慕电视里在舞台上蹁跹起舞的女孩,悄悄在心里埋下了一颗舞蹈梦的种子。作为留守儿童,她没有得到让梦想生根发芽的机会,小小年纪就当家,刚上小学就学会了干农活,捡猪菜、拾禾苗、喂牲口甚至插秧割稻。
初中三年,她也曾憧憬过梦想的舞台,却不得不与卫校的冰冷仪器为伴。因为困难的家庭经济条件,让她必须尽快出到社会谋生;而且,选择卫校未来能成为一名护士,在父辈眼里这是“体面又稳定”的“铁饭碗”。
但从卫校毕业后,郭柳玲并没有成为进入医院成为一名护士,而是不顾家人反对,只身前往广东打工。一方面是年轻任性,另一方面她想赚更多的钱学习舞蹈,还要为弟弟妹妹的升学提供帮助,她认为“外面的世界或许有人生的其他可能性”。
其实还在卫校上学时,郭柳玲就利用暑假时间广东的五金厂打暑假工,以此补贴学费。在流水线上拧螺丝钉,“每天12小时,全无休息日,像个机器人。”
再次为生活来到在广东,郭柳玲进啤酒厂做销售,跟着主管跑业务,风餐露宿,但“促销宝贝”的经历也让她练就一副伶牙俐齿,冥冥中成为她后来走红网络的资本。
在广东打拼3年之后,郭柳玲回到广西南宁,有了重拾梦想的底气。当时,离婚后的父母复婚,母亲开了一间服装店,父亲在菜市盘了一个摊位,生活渐渐有了起色,虽不富裕,但总算富足。
肩上的担子轻了,她果断报名学习舞蹈,舞种是小众的肚皮舞,因为喜欢异域风情。

2014年,郭柳玲开始练习舞蹈。迟来多年的逐梦之旅,她格外珍惜。零基础,她就比别人付出更多的精力,每天最早一个到教室,最晚一个离开,只为多练几个动作。天赋和汗水让她进步神速,她的能力在大大小小的比赛和奖杯中得到了检验。
但要成为专业的舞蹈演员并不容易,郭柳玲想着在谋生的同时,还能做喜欢的事情,便在2017年考取了东方舞B级教师证书,正式成为一名舞蹈老师。

在考证之前她就已经实习带课,别的老师一节课能拿150元,她只能拿70元。那时候为了生存和补贴家用,她一天只睡几个小时,在结束一天的课程后就去夜市抢占地摊位,卖自己扎的手工花,两块钱一束,有时候一晚上也没卖出几束。那时候还没有“地摊经济”的概念,摆摊的跟城管玩起“躲猫猫”,她将花束装在蛇皮袋里,有个风吹草动收起袋子撒腿就撤。
为了挣舞蹈班的学费,郭柳玲还到餐饮店做服务生,一天在后厨忙碌12个小时,双手由于长时间浸泡在洗洁精水里,皮肤被腐蚀还长了冻疮,瘙痒难耐。她把攒下的辛苦钱交了学费,每月还能给家里补贴个大几百,添点家具电器什么的,想过得舒坦些。她形容过去的生活就像困在一口井中,满目疮痍的手还在不停地凿,想凿开一道光。
历尽生活的锤炼,郭柳玲将舞蹈梦小心翼翼地收藏在心底,回到菜市场细数人间百态,一刀一刀将生活的疙瘩抹平,瘦弱的肩膀试图撑起沉重的负担。当生活的困顿转化成深层的自我抵抗,一个底层姑娘的韧性,以令人刮目相看的方式生长了出来。
当跳舞的手拿起砍刀
一个较小柔弱的姑娘,却能像大汉一样提刀砍肉,扛起40多斤重的山羊毫不手软,难免被质疑故意炒作。
对此,郭柳玲不厌其烦地通过视频回应:“我在这里是因为我爸去年生病了,家里的顶梁柱倒下了,我作为长女理应接过这个重担,虽然苦了一点,苦中作乐,生活给我的经验就是,任何事情都得脚踏实地。”

有人曾说过,普通人的生活浑身都是线头,一拉就散了。
2020年,郭柳玲的父亲身体每况愈下,去医院检查出了肾衰竭。突如其来的噩耗,让她始料未及,仿佛被命运重锤一击。那时候她的孩子只有1岁多,弟弟和妹妹一个初中一个高中,“生活刚燃起希望,很多美好的期待在那一刻消散了。”
父亲住院期间,眼看着费用清单上的数字一项项叠加起来,郭柳玲不敢去算一个总额。后续治疗需要每周3次透析,一次将近500块,以及考虑到将来如果换肾,需要至少30万的医疗费。用她的话说,这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另一方面,这间山记老字号是父亲十几年的心血。最开始的时候没有本金,父亲借钱买了一只羊,卖掉了才有钱再去买第二只,就这样一步步把羊肉铺经营了起来,积累了一批熟客。以前,郭柳玲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到肉铺给父亲打下手,她喜欢在菜市干活,这是一个温暖亲切又充满善意的地方。这里人与人的关系很简单,她看到父亲客气地待客,也常得到顾客的惦记。
她不想看到肉铺停业,决定接手自己经营,维持家庭的经济来源。
菜市的阿姨们说她一个弱女子怎么能干这个,觉得她连刀都提不动。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是她母亲,“女孩子家家干什么不好,非得干这油腻腻脏兮兮的小生意!”
她顾不了那么多了,撸起袖子就开始干。问题也随之而来,因为父亲生病歇业,部分客源流失了;还有顾客觉得她的刀法不行,把肉砍得太碎了,肉块剁成肉末、铜鼓剁成碎骨;甚至有人直接跟她说,女孩子不该拿刀,拿了也做不好生意。
肉贩子这行看似简单粗暴,但技巧、熟练度以及情绪和感染力缺一不可。刀法是经验的外在表现,老手更能获得顾客的认可。郭柳玲经常旁观父亲做生意,切一块瘦肉,就是半斤,分毫不差;斩一段肋排,两斤左右,正合顾客心意。古有庖丁解牛,父亲的纯熟技艺比之并不逊色,让她打心眼里敬佩。
但她没有打退堂鼓,每天把没卖完的骨头带回家,还要另外买来猪骨头来苦练刀工。这事儿没有捷径可走,只能一刀一刀熟能生巧。慢慢的,她在力度和精准度上也摸出了一些门道,一刀下去能一分为二,剁羊排也能大小均匀,手上的刀越来越有准头。
一段时间后,肉铺的生意逐渐回暖,早出晚归成了郭柳玲的生活常态,焦虑和忙碌渐渐消散了她的体力,但一想到未来可能面临的残酷现实,她依然不敢懈怠。
从仓库到肉铺有一段路要走,郭柳玲使出全身力气,徒手扛着40斤重的“生活”往前走。扛到摊位,她提刀斩羊头、开羊肚、剁羊排,对羊的每个部位了如指掌,剔骨刮肉毫不拖泥带水。
要知道,她和其他女孩一样也是细胳膊细腿,却不嫌脏不喊累,人活着靠一口气,这口气还在她就不认输,“选择卖羊肉,性别不是问题,女人举刀剁肉一点都不输给男人。”她说。
不服输,就得拼命撑着。经常有顾客要求把肉砍小块一点,这样小块的羊肉,砍两斤就得上百刀。羊排、羊腿的刀数虽少一点,但要下更大的气力。若按一只羊40斤计算,全部砍成肉块需要挥刀2000次以上。以前,肉铺正常营业一天能卖2到3只羊,也就是说她每天要抡着砍刀挥动5000次以上。
一天工作下来,郭柳玲被汗水打湿了衣服,最痛苦的是夜里她的手臂和手肘开始抽筋、颤抖,按摩、敷药酒、贴药膏什么办法都试过了,依然酸痛难忍。
快手上有粉丝关切地问:“看你切肉让你捏一把汗,另一只手尽量别扶,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刚开始砍肉时,伤到手对她来说是家常便饭,如今手上依然伤痕累累。
跟我聊天时,她脱下了平日里戴的手套,露出那双老树皮般干燥的手。在她的想象中,这双舞动的手本该是纤细光滑的,还可以留更长一点的指甲,装饰自己想要的色彩。她的爱人李秋冬调侃说,“每次牵她的手,总跟牵一个老太太似的。”

几个小时的谈话里,她数次表达歉意,说自己身上有些脏,(羊膻)味儿有些重。从舞蹈室进入菜市之后,她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环境和身上的气味,观念里不再有高低贵贱的判断,她不觉得肉贩子就是可怜的,也不觉得舞台有什么高贵的。
“生活才是最高贵的,我们在努力生存,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她说。
在菜市闯入另一个星球
菜市场是城市中的小型熟人社会,靓丽的外形加上娴熟的技艺和贴心的服务,让郭柳玲成为了整个市场的名人。
市场附近米粉店的老板谈到郭柳玲时津津乐道,他在快手上也关注了她,偶尔刷到她砍肉的视频,却不为此感到诧异,反而觉得她走红是天经地义的事,“她这么靓,又这么会讲话,她红了我们都不觉得奇怪。”
但对于自己在快手上的走红,郭柳玲却觉得,“有点不真实,像做梦一样。”
郭柳玲在快手平台上的短视频,是她爱人李秋冬给她拍的,初衷是记录生活,当然也希望能给羊肉铺吸引一些客流。这些视频没有花哨的内容和炫技的剪辑,清一色的砍肉卖肉日常,但肉贩子的职业与她在声音和外形上的反差感,却让她吸引了众多粉丝。
“那条给老人砍羊排的视频,忽然有5000万点击量,获赞100多万,我自己都没想到……”如今,她在快手上已经有190多万粉丝,且在快速涨粉中。
走红后,郭柳玲觉得最大的改变就是生意变好了。以前一天只卖出一两只山羊,如今快手上的人气能让她每天可以卖出六七只,网上代理的订单也不少,粉丝通过网络下单,顺丰速运两天内就能收货。
走红后的郭柳玲没有“飘”,她依然每天蹲守在菜市里卖羊肉、开直播。她不玩秀场那一套,也从不向粉丝索要礼物,把店铺的收款二维码打了码,担心粉丝向她打赏转钱。有时直播忙到没时间吃午饭,粉丝说要给她定外卖,也被她拒绝了。
有一位粉丝特地从广东汕头驱车千里来到广西南宁,就为了到她那买几斤羊肉。“为了表示我对你的忠实,等下我直接买完就回去了。”说完,那人转身就走了。

这样的铁粉,多少让郭柳玲感到诧异,但她仍感激网友们对她的厚爱。她在快手上的签名是“感谢快手平台”。快手的万千世界就像暗夜繁星,即使在菜市场的方寸之地,也有独照她的星光。而在快手的走红,对郭柳玲来说就像闯入了另一个星球,经历了一场奇妙的生命体验。
在快手的爆红让郭柳玲在当地的知名度快速攀升,经常有媒体上门采访,她也从不拒绝。让她欣慰的是,父亲看到她的新闻登了报,老人家很开心。在她印象中父亲性格严肃,很少露出笑容,他的笑对她来说是一种认可。
对于走红和接下来可能面临的改变,她感到一些焦虑和警惕,“很多网红很快就被人忘记了,赚了点钱心思就浮了,再也不愿像以前那样踏踏实实干活了……”
跟我说这句话的时候,刚吃完午饭的郭柳玲正站在仓库的灶台边忙碌。她要将坎好的羊肉煮成熟食,然后利用中午的间隙拍一些视频,等到下午和傍晚又是忙碌的客流高峰期。仓库里,一根低瓦数的灯管将她的脸照得半明半暗,暗的那一面落满生活的影子。

叮铃铃,她的电话又响起来。
“是郭柳玲吗?你的肉铺在什么地方啊?”电话那头问。
“在你心里呀,哥哥!”她依然伶牙俐齿,“开玩笑的,我就在南宁江南区的富源菜市,你要过来买肉吗?”
从流量回到市井
当这样的电话越来越多的时候,郭柳玲确信自己是真的红了。
但她其实不想被冠上“网红”这样的词,总觉得这样的身份“有点不现实”,“还是要踏踏实实做人”。而菜市场是让她感到踏实的地方,你给我钱,我给你肉,虽然遭受嘲笑和质疑,但她觉得“靠自己的双手挣钱不丢人”。
尽管在快手上积累了不少人气,但她现在仍坚持每天出摊。早上六点就要出门,两岁多的儿子还在熟睡,等到晚上忙完回到家,他又睡着了。看着孩子熟睡的模样,她对生活又有了新的期待。
谈及未来,她说希望能网上的人气,踏上快手市井电商的车道,将羊肉铺开成连锁。不过,眼下她大的心愿还是赚到足够的医疗费,让父亲换肾后拥有健康的身体。
每逢二四六她要骑着电动自行车回家带父亲去医院做透析,车子从城中村的小巷快速穿过,看上去灵活潇洒。“一个女人看似坚强,但原本应该是柔软的样子呀。”她的话音之外似有遗憾,“如果能当坐车的,谁愿意当骑车的呢?”
郭柳玲的家在一栋老旧民房的5楼,房子不大,出嫁前她和妹妹睡一屋,有面墙被她做成了“梦想墙”,把各个时期的照片往上贴,跟爷爷的合照,在卖场做推销员,在肉铺打杂,更多的,是在舞蹈室跳舞和舞台上领奖的照片。
舞蹈不是她对生活的部署和退路,而是她的光荣与梦想,“如果有一天不砍肉也不做直播了,我还是想回到舞蹈室。”她说。
一个叫We的工作室出品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作者:张先森
编辑:裴大哥 | 丑橘
图片:张先森 | 郭柳玲(快手ID:GLL5376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