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性与道德的双重考验,游戏中的另类世界:反乌托邦

2019-04-12 13:53 作者:OT公社  | 我要投稿

也许在平常生活中你会觉得日子过得不错,但是否偶尔会在生活中感到突如其来的一阵压迫感?是否在言论自由的网络中感觉自己的信息遭到了泄露?或是在日常生活中感觉到自己被无形的事物所束缚呢?我们今天要说的“反乌托邦”,大概就是这种感觉。

我们经常能在电影院看到许多号称“反乌托邦”题材的电影,这些电影中往往没有过多华丽的特效,没有宏大的世界观,有的仅仅是非常阴暗的背景以及各个深入人心发人深省的桥段。比如《饥饿游戏》,《银翼杀手》等等。这些电影虽然在国内反响平平,但在国外有着极高的关注度,本身这些电影在观赏时就会给人十分压抑沉重的感觉,既然电影能达到如此这般的效果,那么如果将这些内容与游戏相结合,就又会发生不一样的化学反应。我们这次就来聊一聊游戏中的“反乌托邦”。

“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所谓“乌托邦(Utopia)”,从字面上来看,“乌”代表没有,“托”代表寄托,而“邦”则代表国家。合起来的意思就是“空想的国家”,通俗来说就是人们幻想的理想国度。那是一个完美的社会,有着完美的法制与健全的体制,生活欣欣向荣,人人安居乐业,是所有人都向往的世外桃源。当然,乌托邦一次也仅仅是停留在了概念层次,目前世界上并不存在真正的乌托邦。而重点在于这个“反”字,有了这个字就意味着与“乌托邦”完全对立的概念。在这种社会中,通常物质文明泛滥并大于精神文明,精神依赖并受控于物质,人类的精神在这个社会并没有真正的自由。 

赛博朋克也属于“反乌托邦”的一类

既然要说“反乌托邦”,就不得不提到一本叫做《1984》的小说。《1984》诞生于1949年,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之手。小说中刻画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的恐怖国度。在假象的未来社会中,独裁者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人性被强权彻底扼杀,人们的自由被剥削,思想被控制,人民的贫富差距十分巨大,下层人民的生活日复一日形成循环。小说通过对在这样一个社会中生活的一位普通人进行细致的刻画,侧面描写了现实生活中极权主义的本质,使其成为了“反乌托邦”题材的先驱者之一,以至于影响到了后世众多相关题材艺术与文学作品。

书中的经典台词:老大哥在看着你

游戏中的“反乌托邦”

上文中提到过,进来的海外文化圈非常容易被“反乌托邦”题材的作品所震撼到,这就决定了这一题材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受众群体的青睐。除去小说与电影,游戏自然也不会例外。游戏被称为“第九艺术”,集前八大艺术之长于一身,自然对于这种题材的表现力比起其他艺术形式的效果只会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么在各个游戏中“反乌托邦”又是以怎样的形式所表现的呢?笔者平时也是对相关题材的游戏作品钟爱有加,这里我们举几个典型的例子。

1.《Beholder》

要说起对于奥威尔的《1984》最能完美诠释的游戏作品,非本作莫属。Beholder一词名为观看者、旁观者,顾名思义,你在游戏自然就要扮演这样的一个角色。游戏中将扮演一位四口家庭的父亲,表面上是在一所公寓担任房管一职,背地里是政府的情报员。本作是一款非常特殊的冒险解谜游戏,你需要监视每一位住户的言行举止,每隔几天政府就会颁布新的法令,一旦出现违法的市民,就需要上报给有关部门处理。看起来不是一个特别难的游戏,但游戏的核心在于:让人痛苦到麻木的选择。

尽管游戏中的角色都没有表情,但不代表他们没有各自的心情

作为一家之主,你需要为政府卖命才能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女儿得了病需要巨款救治,儿子到了上学的年龄需要读书,家里需要购置各种设备才能让妻子安心。没有钱,一切都是空谈。而想要挣钱,就需要不断的向政府举报你的住户,或是从住户哪里偷窃违禁品私藏倒卖。而往往这些住户都不是什么坏人,甚至还会为主角提供帮助,多数时候出现违规行为也都是为讨生活身不由己,同是一群可怜的老百姓,你真的会狠下心来将他们出卖吗?你想做个好人,你的家人就要受苦,所以你只能选择当个坏人,你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幸福。

多数时候,你只能选择当个坏人

游戏中充斥着这种让玩家进退两难如坐针毡的选择,一次次考验着玩家的道德底线。笔者在千辛万苦下通关了游戏,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游戏中众多的桥段发人深省,有不少玩家表示在玩过该作之后让他们重新开始思考生活的意义,多数时候在经历过残酷的选择所造成的结果并为之负责之后,才能体会游戏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生化奇兵:无限(BioShock:Infinite)》

通常在游戏中,“反乌托邦”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让玩家扮演一位在“反乌托邦”社会中生活的普通人苟且偷生,而另一种是扮演一位推翻“反乌托邦”世界的英雄。上文中的《旁观者》属于前者,而《生化奇兵》就属于后者。游戏中玩家扮演一位私家侦探,为了还债而接下了一个寻找一位女孩的差事,并只身前往失落已久的“天空之城”哥伦比亚。

看一次震撼一次的“天空之城”哥伦比亚

游戏使用第一人称视角,可以将游戏的沉浸感大幅提升。随着剧情的深入,在看似光鲜亮丽的失落之城背后,其实却隐藏了一个天大的谎言。看似这里的居民都遵守着所谓的法律,生活在所谓的乌托邦,而实际上所有人都被蒙蔽了双眼,这里根本就是人间地狱。游戏的剧情及其富有深度,在一周目通关后肯定不能完全理解。“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位玩家在通关后都会有自己的解读。游戏无论是画面,战斗,剧情,配乐都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称其为“第九艺术”的代表作丝毫不过分。

称其为“第九艺术”代表作,相信不会有人反对

结语

有关游戏的例子就先列举到这里。“反乌托邦”一直都是一个发烧话题,对于游戏来说,一个虚拟的世界之所以引人入胜,是因为他们都是基于现实为参照而进行创作,在所有的“反乌托邦”题材作品中无不体现出来对于现实真实情况的讽刺与反省。但艺术终究只是艺术,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更多的时候,现实比艺术要更加精彩。


人性与道德的双重考验,游戏中的另类世界:反乌托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