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战神 淮海国篇》第三章 举世皆非(出自《庄子》:“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六八二五年三月,禄米仓之变的风波似乎已经平息,难民们专心致志地在田野中耕耘来之不易的土地,商贩们奔走在大街小巷里互通有无,来到淮海国的各类人才在新建的河间学宫中描绘着自己的理想。淮海国在军政府的统治下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仿佛战争从未发生过一样,然而,这短暂的轻松时光即将结束。
尽管北府以军事管制为由下令严禁一切祭祀活动,并以救济灾民为由立法严禁将任何形式的食物带进周天教场所,然而周天教在淮海国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淮海国的天国人口不会轻易放弃祖辈流传的信仰。
三月九日,北府兵包围了一座位于松江城外的周天教祭坛,执法官试图没收贡品中的所有食物。参加春祀的天国平民仗着人多势众,一直占据着祭坛不肯离开。由于担心破坏祭坛会引起民愤,北府兵只能围着他们阻止其他人进入祭坛为他们送去饭菜。
本来到目前,北府兵所做所为都是合理合法的,但是一场意外几乎让他们身败名裂。三月十七日,一个年仅七岁的男孩,想要进入祭坛给家人送去食物,但在与北府兵的争执中男孩所带食物被没收,由于男孩的反抗非常激烈,导致北府兵不小心失手将他打死。
消息传到河间城已是次日中午,而解除封锁的命令的命令到达祭坛已经是三月十九日中午了。到了三月十九日,已经有三十四个人被困在祭坛上活活饿死,七十多人饿晕,但从没有一个人离开,也没有一个人动过献给天主的祭品。
虽然在这件事上北府兵确实做的有点不对,但是真正导致严重后果的是在解除封锁前就抵达现场的各国公使。在听到各国公使到达的消息后,文心(吾夷)写好了遗书,将政务托付给放心的人,这才一面派人向死者家人致歉,一面派人找天国公使说明情况,但是那个时代落后的通讯手段注定了他在舆论战中无法抢占先机。
但这也不是完全无法挽救的局面,文心(吾夷)收买了不少公使为他洗地,消息封锁得也相当成功,但文心千算万算,也没想到岭南都护府的大元帅苏拉利会用此事大做文章。这个苏拉就是成功镇压天国奴隶起义的大英雄,也是在罗霄山一役击溃蜜獾军团并缴获蜜獾旗的传奇将领,在军事上他逼死了克昂,击败了吾夷,除此之外他还是个著名的奸商。在战争开始之前,他是周天火警队(古代消防员)的队长,每次遇到大火都会以极低的价格购买附近的房屋,然后才允许火警队灭火。就这样,年仅三十岁的苏拉不依靠任何人脉就拥有了七百多间房屋,于是他让自己的两个儿子管理火警队和收租事宜,自己则靠着租金做起了生意。三十五岁时带着资金参加镇压克昂奴隶起义的行动,四十二岁在岭南击溃了吾夷的蜜獾军团,把吾夷赶到了淮海国发展。
苏拉是从岭南都护府驻淮海国大使那里得到的消息,他断定文心害怕激起民愤,就决定故意挑动矛盾。按照战时的法律,岭南都护府的部队拥有在淮海国栈道上的军事通行权,走栈道又必然会经过许多城市和人口密集区,所以岭南都护府从正在激战的前线抽调了七万士兵进入淮海国散布消息。收受贿赂的文人们对淮海国大加批判,声称“淮海国为了喂饱非法入境的黄皮牲口,竟饿死天主的臣民”,“北府仇饷,举世诛之”,淮海国的特权主义者竟然公然袭击难民。在天国诸邦也都爆发了请愿活动,天国人希望能将被打死的七岁男孩和饿死的三十四人列为圣徒,参加过春祀的淮海国居民一下从违法进贡的罪犯,变成不畏强暴的勇士。
文心(吾夷)没了脾气,他逼迫淮海国主下了罪己诏,自己则亲往岭南拜访苏拉。天降大雨,而他却在苏拉的辕门外等了五天五夜,四月三日,满身污泥的文心(吾夷)打着冷战,向打败了自己两次的强大对手屈辱妥协,达成了协议,史称《芽月协约》。
《芽月协约》规定:
1.岭南都护府停止资助请愿活动,并提供参加请愿的人员名单。
2.岭南都护府的舰船可以自由出入阿姆河,与黄海国共享租界。
3.岭南都护府将参加春祀的人员作为罪犯送回淮海国。
4.淮海国将二十吨王室专用的器物送给苏拉作为礼物。
5.淮海国再向岭南前线再增兵十万人。
6.淮海国每月向岭南都护府支付十万两白银作为军费。
文心(吾夷)在回北府的途中大病一场,他成了千夫所指的卖国贼,成了迫害信徒的异端。可他实在是不服气,因为战乱而流亡的黄族难民岂止百万,在寒冬里冻饿而死的难民至少十万,可周天教的信徒甘愿把宝贵的粮食放在祭坛上白白浪费,也不愿将生的希望分给可怜的同胞,人们都在为那个七岁的天国小孩讨要公道,却没有人在意那十万黄族难民的死亡。“黄皮牲口”就是如此低贱卑微,正是他们肮脏的肤色注定了人生的悲剧,注定了永远不会被真正在意。吾夷暗中叮嘱部下,要嘉奖在春祀事件中坚持执法的北府兵。
雪王夕岚带上了他的朋友玉龙氏 圣(那个来自地球的穿越者)和那条大狗小白(《北风之神》中和吾夷一同穿越雪原的那条狗)再次来到淮海国,他们的陪伴让吾夷从重病中慢慢恢复。
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吾夷的病情刚有好转,淮海国又出事了。六八二五年五月,松江府望海楼教堂被曝出虐待幼童,望海楼后发现胡乱埋葬的幼童尸体,北府兵依法将罪犯当众处决,引发了震惊世界的“松江教案”。
苏拉又想要借机敲诈,他授意岭南都护府公使蒙西带头干扰北府兵执法,并在河间城万国公使馆楼顶亲手推下一位淮海国的清洁工以示抗议,因为依照法律,天国各邦的外交官和神职人员只能按照天国法律处理,而按天国法律,天国人杀死“黄皮牲口”只用赔付经济补偿。
这次,不仅是吾夷,连相国绍荃都被迫公开道歉,他们签下卖国条款,允许岭南都护府在河间城的万国公使馆驻军。六月二十一日,蒙西等人持刀在北府门前示威,他将两个淮海国商贩的尸体吊在北府大门旁以侮辱吾夷,吾夷只命令关门不见,任由蒙西叫骂。淮海国百姓对此十分愤怒,有人在大门上刻下“丧权辱国,北府乌龟”八个大字。
淮海国黄族百姓的愤怒当然可以理解,他们也是淮海国的一等公民,凭什么一个天国籍公民的死能让淮海国低声下气,而岭南都护府公使当众绞死两位黄族公民却无事发生。
淮海国的军政府努力地维持着秩序,淮海国给抗议者发放免费的午餐,士兵们被允许在休假期间参加抗议,但需要帮助制止犯罪行为。而另一面他们将淮海国中参加上次春祀抗议的天国籍公民强征入伍,由于蓄谋已久,很快就让十三万的天国特权分子赤手空拳前往岭南战场。由于文心(吾夷)暗中将情报送往大魔国,这些人还没有领到武器就被邪恶联军伏击歼灭,至此淮海国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但是苏拉尚未看出文心(吾夷)的用意,他想到既然两个黄族人的死没能激起淮海国暴乱,那他就要用数万人的死彻底瓦解黄族百姓对淮海国的信任,逼迫淮海国签订新的不平等条约。
六八二五年七月二十六日,从岭南前线撤下的岭南都护府军队在淮海国屠杀百姓,美其名曰:“戡乱减丁”。戡乱减丁令是天国在可能爆发叛乱的地方减少异族人口的命令,但要经过当地领主同意,苏拉虽然没有经过当地人同意,但是即便对簿公堂他也不怕,因为杀“黄皮牲口”只用赔钱。
文心(吾夷)看到时机已到,他一面向天国举报未经允许在他国减丁的行为,一面让淮海国军队秘密围杀分散的岭南军队。岭南军队本以为淮海国不敢反抗,没有做好大规模冲突的准备,被占据绝对数量优势的淮海国士兵个个击破,三万岭南都护府军队无人生还,淮海国军民长长地出了一口恶气。
而远在梅尔斯万国公议会上,苏拉面对“未经领土允许屠杀平民”的指责,宣称“岭南都护府现在没有一兵一卒在淮海国境内”,所以当三万军队被全歼的消息传来时,他只能自认倒霉。对于这样丢脸的事情,他不想声张,因为他还要在天国加冕呢。
现在,苏拉在天国的梅尔斯,而东方世界的岭南战事暂由风王天籁负责,这样的安排使得岭南都护府政令紊乱,时空的阻隔给了淮海国可乘之机。文心(吾夷)逼迫淮海国主以反腐为由下旨逮捕岭南远征军的军官将领,替换上不懂军事的文员军官和天狼组织的间谍,以换装维护为由将远征军的五万套盔甲运回淮海国,导致八月十日岭南远征军十三万人在秋原被大魔国伏击歼灭。邪恶联军长驱直入,追亡逐北,于八月十七日攻克桂林大营,兵锋直指象郡。
八月十八日,尚未得知消息的苏拉在周天城中被正式册封为南海国主,受命统治岭南之地。八月二十五日,文心(吾夷)得知了桂林陷落的消息,授意部下挑起事端。当天,北府兵的巡逻队故意骑马同南海国公使蒙西相撞,并且还故意放蒙西逃进河间城的万国公使馆,北府兵化装成平民冲击万国公使馆,斩杀八百余租界内的天兵,八月二十六日早,北府兵当着各国使者的面将蒙西掷出万国公使馆的窗外三次活活摔死。同日,淮海国主下旨单方面撕毀同南海国(前岭南都护府)的所有协议,逮捕所有境内南海国公民,查封所有南海国财产,史称“掷出窗外事件”或“万国公使馆坠楼案”。
本来,在“掷出窗外事件”之前,天国各邦对淮海国的遭遇是很同情的,但是现在淮海国单方撕毀条约,逮捕友邦公民,没收友国财产,实在是太过分了。由于淮海国实在太过弱小,而南海国主苏拉又富可敌国,所以在九月十九日梅尔斯万国公议会一致通过了不予干预的议案,仅有渤海国弃权,天国诸邦被禁止介入冲突。会议结束后,南海国主苏拉与淮海国相互递战书。
苏拉引经据典地说“国小而不处卑,力少而不畏强,无礼而辱大邻,贪愎而力拙。可知亡也。”
国相李绍荃则回敬“我等同为天主臣民,无有尊卑高之分,阿姆河的子民会决定自己的命运!”
宣战的消息传来,梅尔斯万国公议会之外,两国侨民爆发了激烈的冲突。一群南海国在梅尔斯的商人和留学生在示威之时同淮海国商帮雇佣的打手持械互殴,导致七十九人死亡,五百多人受伤。在梅尔斯市的港口,淮海国籍的力夫和水手罢工,纵火焚烧港口粮仓,将南海国十七条商船在港内凿沉以阻塞航道。周天城内火光冲天,苏拉名下的七百间房屋中有两百间被纵火,364名租客或邻居还不知道做错了什么就被活活烧死了。由于周天城内的火警队在苏拉个人名下,因此四处救火的火警队也受到攻击,至少46名火警队员死于街头暴力,另有72名火警队员死在火场(死因不明),苏拉的两个儿子也在街头被暗杀。
茉莉商会在国外的据点早在宣战之前就自行关闭,商帮们潜伏在各地只等一声令下开展破交战。而在淮海国,南北两府已经开始总动员,从各地逃难而来的难民担心一旦淮海国战败他们又要变成非法移民四处逃亡,因此踊跃参军。淮海国的黄族百姓也知道军政府是唯一能让他们真正成为一等公民的力量,所以也大力支持,商帮们串通海盗打击南海国的舰船,自掏腰包为国分忧。
在淮海国之外,依靠淮海国贸易的华夏诸邦秘密派出志愿兵支援淮海国,大魔国抽调久经战阵的老兵和军官潜入淮海国帮助训练部队。尽管万国公议会明令禁止介入战争,但渤海国还是动员大量船只支援战争。
按照相国与文心(吾夷)达成的密约,如果九月二十五日之前南海国还未对淮海国宣战,那么淮海国就将在九月二十五日下午以“取消不平等条约”为由率先宣战。苏拉并未料到淮海国做好了战斗的准备,刚刚加冕的他先是被淮海国侮辱,而后两个儿子遇刺身亡,如果不立刻宣战那他就会威信扫地,形势也不允许他提前改变部署。即便他在得到“掷出窗外事件”的消息时立刻发出指令改变部署,也无法在九月二十五日之前将信息传达到前线的部队,更何况他还对前线形势一无所知。所以,虽然双方并非不宣而战,但是蓄谋已久的一方必然占有极大的优势。
九月二十五日傍晚,此时正式宣战的消息尚未从大洋彼岸传来,万国公使馆内双方的谈判代表仍旧寄希望于外交协商,但是文心(吾夷)知道无论是什么情况,战争肯定是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