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随笔

2022-12-24 23:57 作者:小小与记事  | 我要投稿

梦境纪录

我和小倩蹲在水井旁洗衣服。倩是一个爽朗伶俐的姑娘,笑着的时候,眼睛会眯成一条小缝,嘴巴也毫不顾忌地咧开,露出整齐白净的十二颗牙,让周围看到她的人都沾染上欢乐的气息。整个人的气质就像夏日的艳阳,亮眼又灼热。我与小倩同村,两家相隔直线距离不过百来米。虽然自高中前一直同校,但校内外见到的次数极少,而她出现在我奶奶嘴里的频率接近于一天一次。小倩就是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大方懂事,而我就是奶奶眼里怎么教都不会变的木讷憨货。奶奶无数次耳提面命和我说,见到长辈要问好,不然就是没礼貌。好的,我明白了,也就是说见不到就不用问好了,也不会被人说没礼貌或者不懂事了,于是,我习惯了走小路,那样遇见人的概率比较低。可总会遇见的,那些看似熟悉又不熟悉的人。我记得一个初夏的傍晚,奶奶在田地里锄草,我跟在身后撒肥料,小倩背着锄头走在田野上,待更近些时,小倩笑着朝奶奶打了声招呼,又寒暄了几句,随后,叫了声我的名字。我大概闷声应了一句,也许没有,奶奶不满,又教育到,同龄人怎么没有话说呢,你看人小倩多么落落大方,要多学着点。傍晚的太阳橙红,还高高地悬挂着,我看向小倩所在的方位,只觉得阳光刺眼。我是什么时候变得能自如地和长辈们问好的,又是什么时候变得能顺畅地和陌生人侃大山的,就像是过往的某一瞬间打通了某个节点,于是我成为了一个看起来开始懂事的人。高中后,我才很少从奶奶嘴里听到倩的消息,这大概也是因为我寄宿了。高中至今,我与倩都极少碰见,只有在家时能从奶奶那听说她的消息,她就像是活在我耳朵里的人。我不太能理解为什么我会突然梦见她,人说梦见一个许久不见的人说明那人即将忘记你,这听起来没什么依据,我可能更倾向于相信是我在慢慢的抛弃或者失掉自己的某个部分。

说回梦境,我与倩在水井旁蹲着洗衣服,随便闲聊着一些琐事。这口水井的上方10米处是位于村子中心的水库,水井与水库之间连接着一条暗道,只要水库的储水位超过暗道,水井里的水就会是满的。在水井的上下部,各有一条小渠,通向下方的农田,便于灌水之用。我与倩正洗得欢快,突然,水井里的水位变浅。我正好奇时,便看见几只亚光白的“水母”从井底慢慢上浮。这几只水母大概10厘米长,头部呈伞状,头部的表面还可以看见两只黑色的眼睛和圆圆的嘴巴,眼珠滴溜溜地转动,看着像是在朝人微笑,细看还能看见他们伞状的头部上还生长着许多纤长细小的纤毛,纤毛尾部是个小圆球,圆球发着淡黄色的荧光,很是漂亮。头部下面长着许多触角,这触角的颜色也是白的,触角的尾部蜷缩,将自己打成一个罗圈结。触角似乎不具备运动功能,它们只能依着水流的动力前行。我想伸手去触摸这些奇怪的小生物,倩叫住了我,似是觉得他们有危险。我止住了,问向倩,这些白色的水母为什么不能摸。我的梦话吵醒了他人,于是梦境也在这里戛然而止。我试图再次入睡进入梦境,那几只白色的水母除了在我脑子里的水井里上下浮动之外,再也无其它动作,着实令人无趣。咦,倩呢。


幻想纪录

幻想得到满足的过程同样也是打破幻想的过程,这一过程可能并不令人愉悦,相反地,让人痛苦。——吃新疆炒米粉有感

我总会莫名生出一种渴望,或者说是欲望,尤其是在吃方面,比如前几日的新疆炒米粉。在生出这种渴望之后,我脑子里自动浮现出它的味道,那是一种抽象的、无法用语言具体描述的味道,它也许是我以前吃到过的每种炒米粉的味道的集合。我被这种味道勾得心痒难耐,最后决定不管怎样,我都要吃到一碗新疆炒米粉。于是,经过近一个小时的等待,我吃到了,是平平无奇无功无过的新疆炒米粉的味道。在它把我的塞鼻辣到过分通畅后,我决定往米粉里面加点糖缓解它的辣度,最后米粉的辣和砂糖的甜同时在我的味蕾上绽放,且彼此的味道互不干扰。我一时心绪复杂,想起以前那些加酸爆辣的酸辣粉和爆辣火鸡面,最后不是涮了几遍水,就是进了垃圾桶。我脑子里幻想的味道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幻想和欲望,我真的曾经吃到过这样的味道吗?如果有,为何我总是失望;  如果没有,那这种味道又是从何而来,我戳着碗里的砂糖味新疆炒米粉胡乱地想着。没有答案,但我知道那抽象的、不可名状的代表新疆炒米粉抑或酸辣粉的味道依旧会在某一刻占据我的脑海,然后我沦为它的俘虏,在得到满足的瞬间又陷入失望,如此反复。欲望以其不被满足为目的,脑子里突然闪过这句话。这是拉康还是齐泽克说的,记不清了,我只是更失望了。或许,从拉康派精神分析的角度可以给我的欲望的产生和永恒的失望找到原因。拉康认为,我们在进入符号界时受到了来自符号系统的“阉割”,被符号阉割之后剩下的创伤性空缺和匮乏构成了欲望的对象——原因,这是存在于符号系统之外的the thing,是不可言说的。因此,对于这种创伤性空缺,我们除了知道它驱动了我们的欲望之外,别无所知,而这也意味着它永远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实现,拉康将其称之为“核心的不可能性central impossibility”。任何一种意指化的网络都是围绕着这种“核心的不可能性”结构起来的,换言之,我们所谓的意义就是建构在这种“核心的不可能性”的基础上。这一断言真叫人悲观。我永远也吃不到我想象中的新疆炒米粉。但换个角度想,这驱动着我们欲望的永远不可能实现的the thing不也正是让我们始终求索的不竭动力之源么。我永远都在吃我想象中的新疆炒米粉的路上。


贫穷纪录

《贫穷的本质》《稀缺》《扫地出门》《天生有罪》《财富、贫穷与政治》穷人应该在多大程度上为自己的贫穷负责?

《贫穷的真相》,这本作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所写的书看完叫我觉得有些失望,也许和翻译不好也有关系。叫我诟病的一点是书里面例举的一些研究结果明明是相关关系,但作者的论述似乎将其作为因果来解释。作者的调查里面说穷人短视、缺乏远期规划,追求及时行乐;偏见更深;避险手段落后,生活容错率低等(说的可不就是我~)。但这些对于穷人的描述,到底是造成贫穷的原因,还是贫穷的结果呢,很明显是后者。既如此,改变那些导致人贫穷的环境才是更好的解决问题之道啊,可某些国家愿意?国家越穷越好吸血不是么?马克思早就说得清楚明白。

我还是更喜欢《扫地出门》。

随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