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到35岁怎么办?做好这几点,就能缓解职场焦虑

2021-07-22 08:45 作者:大谦聊职场  | 我要投稿




原创 | 大谦聊职场


各位粉丝大家好,我是大谦~

近年来,一个年龄现象困惑了很多用人单位和求职者:“35岁现象”。

在一些公司,员工一旦迈进35岁门槛,就不禁担心自己的未来职场生涯,“35岁焦虑症”也随之而来。

35岁为什么能成为一种年龄现象?面对“35岁焦虑症”,我们该怎么办?



35岁现象”的本质是什么?

35岁本应该是职场人事业的上升期,是职场人奋勇拼搏的黄金时期。

35岁的年纪并不算大,还属于中年人早期,正是干事创业的关键时期。

”35岁现象”的本质,实际上就是职场人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不自信,是本领恐慌的畏难表现,是事业瓶颈期主动退缩的”懒人”思维。



“35岁现象”表面上是个人职业发展的困境,从深层次来看,也和职场生态、社会舆论等外部环境分不开。

在充满变化的时代,未雨绸缪不失为明智之举。

但除了个人端正心态、自觉加强学习外,也需要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形成合力,为个人职业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要依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抓好落实,创造更为公平的就业机会,也要通过政策引导技能培训制度化、规范法、长期化,开拓更多职业发展渠道。

用人单位需在激励和培训机制上下功夫,帮助员工纾解职场焦虑。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我们大可不必放大职业焦虑。

早在2018年,国务院就印发了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

面向未来,一整套人才培养机制必将为更多人实现人生出彩提供广阔空间。



30岁之后:如何实现质的突破?

要想让你35岁以后的职业生涯实现比较大的发展,你应该从30岁开始,好好利用5年时间,着手准备以下3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第一,知识结构问题。

要脱离具体的操作层面的问题,把你看待问题的眼光放得更高一些,更远一些,成为一个具有“远见卓识”而不是“鼠目寸光”的人。

你要向这个行业里最优秀的人看齐,并以他们为目标,作为自己修炼成长的榜样,一步一步弥补与优秀之间的差距。

这个时候,在职学习、进修等等都需要提上日程,学会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



第二,就是树立自己在行业内的影响力。

你要想成为优秀的职场人士,也必须向那些最优秀的人看齐,树立在这个行业内的影响力,用你的思想去影响别人。

第三:找一家成长中的公司,伴随其成长

除非必要,选择好的平台后尽量少换行业,少换公司。任何一家企业都是重点培养有忠诚企业的职工。



每个人都会给自己安排职业规划,但是你要明白,不能靠一份规划就明确地过完一生。

社会在发展,人也随时在变化,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一下子就找到自己终生所爱。

很多时候,身处这样一个焦虑且快速的时代里,我们都怕走弯路,怕付出了得不到收获。

怕自己跳槽后,发展不尽如人意;又怕留在原地没有发展。



我们都得经过缜密的计划,最后在确保万无一失的情况下,才肯踏出前行的步伐。

逆风翻盘的关键不是翻盘,而是逆风。翻盘只是给外人看的结果,逆风才是实打实对自我的锤炼。

不知道怎么打逆风局的人,永远做不了生活的强者。



很多时候,焦虑情绪来源于自己不行动。

面对压力,只是找借口,用外部环境为自己辩护。你需要行动起来,而不是随大溜,看到可能的危机,提前做好准备。

坚持自己的职业理想,把握自己的节奏。每个人的起点不同,拥有的资源不同,职业成长的道路一定不同。

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不断更新知识、积累能力,从工作中获得增值。只有这样,你才会最终收获财富。

在做好当下工作的同时,有意地拓展自己新的技能,增强反脆弱能力。



最后,无论你年龄多大,无论你在哪个企业,请牢记在心:职场焦虑迟早要来,当焦虑出现时,不要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子里,以为看不见就没有发生。

— END —


©作者介绍:大谦,前500强名企运营师,多家知名求职平台导师。超700场面试经验,已帮助1000+大学生斩获心仪Offer。


人到35岁怎么办?做好这几点,就能缓解职场焦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