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创伤、内疚与羞耻》充满激情的生命取向

2023-10-30 14:41 作者:卡姿兰大眼睛512  | 我要投稿

生命力是生存恐惧与死亡恐惧这两极结合起来的力量。


一、 生命力:让人类向前的动机,是一种我们与生俱来的内在动力。


是什么让一个孩子从这里走到那里?或从现在走向未来?

孩子奔向糖果店,是因为想要得到它。

让人类向前的动机是激情,是一种我们与生俱来的内在动力——生命力。

生命力让我们向前,帮助我们应对生活变化。

但我们意识不到这些变化,直到生命力出现问题。

如果失去生命力,我们就变被动。


二、超越性:生命力目的是为了自己以外的某物或某人而活。


生命力源自我们内在创造力。

生命力象河流一样保持流动性,也让人类发展。

而个人的创造力,不足以在生活中找到意义。

我们从自己开始,但必须终于别处。

创造性有很强的关系属性,更是超越性的。

超越性:生命力目的是为了自己以外的某物或某人而活。

生命力的目地是自我实现。

维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知道你所做的事是否真实。

你创造了这个世界上的事物,你只和这些事物互动。

这是荒谬的。

因为你和世界的一切互动,都是你自己创造的。

这是一种去现实,比如幻觉:我们以为是真的,但其实并不是。


三 现实解体:是指发生在幻想破灭时,丧失或失望。即变糟糕的不真实感受。


当恋情结束,这种情况尤其明显。

现实解体是指,恋情结束后出现的不真实感受:即变糟糕的不真实感受。

曾经的甜言蜜语,让我们怀疑当初“说爱你”真的发生过吗?因为我们希望这是真的。

现实解体:一些你自己都无法区分是否是真实的东西。

现实解体,尤其发生在幻想破灭时,丧失或失望。

因为我们采取防御措施,来保护我们免受失望或丧失。


四 实现的体验:跳出自我创造的圈子。


与之相对的,是实现的体验:从不完美,我们永远不会完全知道,这感觉很真实,这是真的。

但我们可以用一种生动和真实的感觉来近似它,这就是实现。

为了感觉到这种实现,一个人必须跳出自我创造的圈子。

他没有创造,但他也实现了。

这个真实存在的世界,也是他之后要与之互动的。


五 超越全能感:让对方成为一个真实的人


WINNICOTT:全能领域。

全能感:小孩子感觉到自己无所不能,他感觉他创造了整个世界。

有了自我实现感。

一个人必须找到一种超越全能感的方法,并找到另外一个真实的人。

这绝非易事、并常常令人沮丧。

另一种说法:我们有时会喜欢创造世界的感觉。

尤其是我们在爱另一个人时:要他去做我们想要做的事情。

但是,如果他们总是做我们想要他们做的事,他们将不再是他们自己。

因此,为了自我实现,别人,必须是一个真实的人。

这是他自我实现的一部分。


六 、婴儿创造的现实:他神奇的创造了乳房


WINICOT:创造和发现的概念及辩证关系

当婴儿希望妈妈给他喂奶时,乳房正好出现,婴儿不知道是他创造了乳房,还是他找到了妈妈的乳房。

他也许会认为是通过他的愿望,他神奇的创造了这个乳房。

因此创造现实是一个神奇的想法,因为你渴望的东西正好就出现了

这就是实现和现实解体的维度。


七、与生命力联结:让我们接受差异性、对未来开放性:


充满激情的生命旨在自我实现,去寻找超越自我的东西,然后致力于实现他们。

只要这种连接存在,我们就能接受变化、分离、成长,并最终接受人和人之间存在差异。

个体:在童年期有过于强烈的不安全感和负面感受,他们更可能退缩。

他们试图让其他人变得一样,让其他人代表自己的思想。

他们并不接受他人的独立人格。

个体并不仅仅为自己成长。

未来,我们能使用生命力的能力和自由,在未来训练它。

也让我们对时空差异更抱开放之心。

即:我的明天是将不同于今天的、开放的心态。

接受对自己未来发展的开放性,也对另一类人开放程度相似。


八、 开放的对待差异:取决于期待最好的结果


而开放的对待差异:取决于期待最好的结果 。

狗抓松鼠,本身由一种生命力,狗的想法、感受、行动全部协调一致。

它的行为都是为了抓住松鼠,称为预期的希望、期待最好的结果。

另一种:发生在生命早期、婴儿期,每当事情变得非常糟糕,有时期待最好的结果,却变成害怕最糟的结果。

生活体验与他们希望最好的时候大不相同。

成年人,他们不太容易获得生命力,就象害怕最坏的结果一样。

当人们经历太多丧失、创伤和幻灭,所剩下的就是担心最坏的事情。


期待最好

害怕最坏

体验生活,分为三类:

+1类:追求最好的。希望最好的。

(人有希望,就可以保护内在完整性至成年,保持生命力)

0类 :即不期望,也不害怕。

(休息、喘息而已)

—1类:害怕最遭的。

当我们工作压力大、恋爱幻灭,成为—1类,就想上床休息,摆脱压力象0类,甚至没有考虑成为+1类。


九 良心与超我的区别:


(1)良心

良心:基于最好的期待。将我们的愿望、需求、选择联系在一起的东西。对人友善。

是因为想友善,而非必须友善。

一个人童年顺利,我们想与人联结,奉献自我。

慷慨,是充满生命力的重要特怔,这是对未来慷慨。

当创伤、丧失幻灭,失去希望,走向未来过程受阻,我们划分为:自私、自利、无私。

区别为只有自私、自利。

我们做事情,为了自己、他人。这是非此即彼的过程,这不是我们开始生活的方式。

生命力与生俱来,想与他人产生联结、想爱他人、想要对世界奉献,才能超越自我。

自利,当人们表现自利行为时,他们必须对与之有联系的人采取行动,

爱他们所爱,不爱他们不喜欢的人。

婚姻如果有问题:他们只想他们自己,但永远不幸福。

让另一个人也马上快乐起来是为了自利,因为他们想爱他们所爱的人。这是自利。

健康的人是自利的。

只有一件事,当事情出错,幻想破灭了。我们失去与生命力连接,然后现在与未来分崩离析。

当失去与生命力联结,被恐惧占据,害怕出现最坏的结果。

(2)超我

弗洛伊德的超我:

我们现在必须做某事,因为我们应该做某事。

我们被告知要做某事,不是因为我们想做事。

会导致将来出现问题。

超我形成问题:基于恐惧。

E期小男孩想要与母亲在一起,但害怕强大的父亲,基于道德的正常发展,男孩现在必须放弃母亲,和对她的任何希望。

羞耻感的产生:

希望以及希望的实现,将产生良心和善良的感觉。

而太多害怕的感觉,会引起恐惧,不止担心最坏的结果。

即用好坏审视生活,认为自己是好、是坏。

还害怕自己最坏的一面,害怕自己的恶、会引起羞耻。

当一个人害怕自己的坏处时,他就对自己失去信心了。

当一个人害怕自己的不好时,就没有人相信自己了。

因此他们不得不放下他的权威,而依赖其他人的评价。

良心:自利

超我:分为好的自私、坏的自私。象人为的区分,常适得其反。

生命力,这是自我奉献的冲动,是把自己投身于更大事情的冲动,是自我释放。


十、我们一出生的自然生命力:就是付出。


一出生我们的自然生命力就是付出,不是得到那么多。

激情生命力的个人。亲子关系:生命力是如何表现在,不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那么多,

而是表现在付出自我,为了让父母对我们表示满意。

生命力的自我倾向:生命开始我们倾向放弃自我,从一开始取决于我们的父母,是不是亲切的接纳我们和欢迎我们。

《创伤、内疚与羞耻》充满激情的生命取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