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觉得可惜, 这只是一场游戏, 权利的游戏 —— To时至今日依然在坚持的曼昱球迷III
德班, 曼昱1/4赛输球, 支持她的球迷都很难过, 各种分析, 技术心态场内场外, 有人批评曼昱退步, 很多人归罪于汉娜那场略显怪异的削球, 更有甚者聊起了玄学. 其实我觉得这事没那么复杂, 就两字, 让球.
说到这里, 估计屏幕对面已经有一群成分各异的人包括曼昱粉丝跳起来骂我了:"被害妄想症""输不起""别给曼昱招黑".
我其实挺惊讶,
今天大家对“让球”这个词已是讳莫如深, 仿佛“殉葬”“奴隶”之于文明世界一样, 不敢直视, 不愿承认, 不想提起.
我其实也不那么惊讶,
10年南非世界杯, 郑大世在开赛前的奏国歌仪式中热泪洗面以表达对祖国的深情, 却被我方网友阴阳怪气冷嘲热讽. 人啊,
在能够抓住一小片自证正义与清白的遮羞树叶时, 就会疯狂抢占舆论制高点开始满载优越感的表演, 哪怕自己曾经赤身裸体的野蛮过往多么不堪回首.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个集体荣誉至高无上的大环境里, 张燮林讲出"冠军都是我们定好的"这话时腰杆可是挺得倍儿直心里倍儿敞亮潜台词那更是倍儿自豪:
"各位上级领导放心! 不会出纰漏! 一切尽在我们国乒领导层的掌控中!"
谁想时过境迁, 在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包容多元提倡实现个人价值的今天,
所有人已对"让球"二字反感到极点. 时代变了, 国乒小圈子的宣传舆论自然得与时俱进了, 年青人价值观变了, 老头儿们为了跟上时代潮流也忙着改头换面.
可是骨子里的东西是在皮毛上搔揉两下就能改掉的吗?
"Once a whore, always a whore."
这句话送给国乒太合适了.
国乒现在所谓的市场化职业化, 就跟那病入膏肓的大清搞买办一样, 变法都谈不上,
根不动种不变, 内里还是举国体制计划体育那一套, 就这, 靠让球来分配利益的流毒之症能根除? 不过是换汤不换药, 端回后厨走个过场,
又堂而皇之地端回正席上来罢了.
远的不说, 就今年初两场直通赛教练组活色生香的表演还不够把它们说话做事的“艺术”展现到淋漓尽致吗?
来大略回顾一下曼昱的德班时间线吧.
5月11日, 曼昱从成都训练中心, 有画面拍摄到刘土席与曼昱握手, 且送行人员中有黑队总教练王飞
5月12日, 曼昱随队到达德班
5月22日, 曼昱进行第一场双打, 赛后采访表示对比赛的期待
5月23日, 曼昱进行第一场单打, 赛后采访表示投入很快, 对自己满意
5月23日晚, 刘土席抵达德班接见队员
5月24日, 曼昱单打4:3险胜削球手
5月25日, 曼昱单打4:1取胜
5月26日, 曼昱单打0:4负于1/4决赛
5月26日, 曼昱双打0:3负于半决赛
这条时间线上充斥着官营媒体与各家私人球迷的影音录像, 魔鬼藏在细节中, 咱不做谜语人, 直接说想法.
能在一个组织做总把头的,
无论人品如何, 一般至少提前想十步棋, 特别是要对一个具体的人动手之前, 需要全盘思考每一步的细节, 可能遇到的抵抗, 变通的办法.
国乒整曼昱, 向来伏笔都是很早埋下, 比如去年的教练门, 很多人都指出这个阴谋的策划从七月欧洲赛就开始了, 其实这个阴谋开始的时间点只会更早,
很可能从刘国正刚表露出离职意向就开始了. 说回今年, 从四月澳门的冠军赛开始, 这位平时连正眼都不瞧曼昱一下并且对曼昱手腕耍尽的刘土席,
突然开始在镜头下频频作秀, 先是在曼昱打得并没有任何问题的赛后把曼昱叫过去, 假做严肃痛心相, 手舞足蹈, 同曼昱说话,
还专门让摄像机长时间给特写. 第二天在曼昱赛后又将曼昱招去贵宾席握手, 同时继续让摄像机长时间给特写. 德班临行前又特意与曼昱长时间握手,
保证在场媒体拍照的时间.
事出反常必有妖. 刘土席这番操作, 无非是想向外界传达两个信息: (1) 我们对这位世锦赛冠军非常好, 外界说我们区别对待王曼昱的言论全是假的, 这层大家都能看懂; (2) 如果王曼昱德班世乒赛出了岔子, 那是她的问题, 不是我们的问题! 你看! 我们都对她这么好了! 怎么可能逼她让球!
刘土席这番作秀, 了解情况且智力正常的大概都会想, 谁会买单啊? 这不骗傻子吗? 不然, 第一, 似乎还真有人受骗, 在网上说出希望刘土席多教教曼昱这种话, 当然, 这也可能是别有用心的人反串, 第二, 作秀保证其他既得利益者的喉舌有充足的弹药做文章, 制造舆论攻击诋毁曼昱.
很多曼昱球迷批评王飞, 其他主力的省队都派了人去, 你王飞不去至少该派个其他人吧. 我认为, 在成都的时候, 刘土席和李公公已经向王飞交底了准备让曼昱让球的事情, 但是这时候他们没有向曼昱交底. 就像教练门一样, 一群高位者在曼昱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再次替她决定了命运, 然后再等一个他们认为恰当的时机通知曼昱. 这件事我觉得王飞是无能为力的, 他应该是处于一个被通知者的地位, 没有讨价还价, 没有回旋余地, 就是通知你一声, 请你们配合. 至此, 黑队没有任何再派人跟去德班的理由了.
之后, 也许完全蒙在鼓里, 也许已觉察到一丝异样, 曼昱来到德班, 第一场双打和单打发挥的都不错, 人心情和精神状态也不错. 转折出现在刘土席抵达德班的那个下午, 在那之后, 曼昱在第二场双打中, 发挥的明显没有第一场流畅了, 然后就出现了差点把球迷送进急救室的那场削球.
我认为在刘土席到来的这天, 他还并没有明示曼昱让球, 而只是话里话外施加了压力, 至于是什么样的话, 大家都记得东奥时被这位刘土席骂哭的曼昱吧. 刘土席此时寄希望于曼昱自己翻车, 就像奥运会对林叶那场球和世乒赛对伊藤那场球一样.
对汉娜这场削球, 和东京对林叶以及成都对伊藤一样, 无论是李公公还是chef马, 在场上没有给曼昱提供任何有价值的意见, 和刘土席一样, 在心底他们是寄希望于曼昱自己翻车的, 这会为他们接下来的很多操作铺路, 甚至能帮他们省下许多黑活儿.
曼昱这时心情不会太好, 也再没有墙为她挡风遮雨了, 不过这几年什么巨浪妖风没见过? 像上次一样, 曼昱没让教练组的小算盘如愿, 再次闯过了这关, 虽然这场和之后那场比赛打得都有点磕磕绊绊, 但我并不认为那会影响太大的状态.
然后就到了这场天崩地裂的1/4单打.
赛后, 很多人把这场失利归结为对手刚从郑怡静那边死里逃生, 气势正盛, 更有甚者说对手进步了曼昱退步了. 说这些话的诸位可能都忘了, 休斯顿半决赛的对手, 刚从平野美宇手上死里逃生, 且有整个国乒团队乃至省队备战加成, 气势更盛. 然后呢?
魔鬼在细节中, 让我们听听李公公的赛后总结采访吧.
"有的队员想法不积极,把竞争当做一种压力不能转换成动力还是会有一些影响,为大家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我一直觉得李公公脑子不是很好使, 一般做一把手的人, 说话滴水不漏, 不授人把柄, 可是这位公公受访时经常性暴言, 有时甚至像在卖队友. 就单说上面这段话吧, 我找个软件翻译了一下:
我们赛前就像在直通赛操纵排名那样,
表面上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 实际上刘土席李总管chef马省队教练甚至参赞几个大佬把辽二姐围住, 热情鼓励她, 要进取, 要突破, 要拿牌,
绝对没问题的! 甚至还说了“相信自己! 她赢不了你!”"咱们教练团队就是你坚强的后盾"这类话. 我们演这出大戏的时候就故意把王曼昱晾在边上看着,
王曼昱虽然老实但是她不傻, 她完全理解了我们这出大戏的宗旨, 也按照我们的精神去贯彻了. 我们这不算让球! 国乒大家庭的事儿, 能算让球吗!
这叫鼓励大家竞争! 创造公平的环境! 本来一切都按我们设想好的剧本完美运转, 你好我好大家好, 谁想王曼昱这个瘪犊子, 竟然把双打也输了!
害我一手抱大的好大孙女心头肉三金梦碎, 本来提前写好的三金王宣传稿都拿不出来了,
本来预定的之后和前三金王在威海搞个大互动一下就变得名不正言不顺了 (虽然我们还是能用其他宣传口号搞活动庆祝), 这个气抖冷啊, 气到我心绞痛啊,
进口支架都抖得快散架了啊, 我今天非要在采访中羞辱她一番恶心她一把才能出这口恶气呀!
说实话, 本来如果没有李公公这番话, 我心中对让球这个事的脉络还不算太清晰, 听了李公公这番醍醐灌顶的发言之后, 豁然开朗. 你不提竞争, 不提公平还好, 你这一提, 得, 当时几个肠肥脑满的头头们围成一圈话里话外明示暗示的画面就像高清电影一样在脑海里播放.
有人会说, 你说了半天让球, 最后东奥单冠不也没能达成大满贯吗?我在上一章已经分析得很清楚了, 这里有个迷思, 谁说这让球只是让东奥冠军了?
从东京周期开始, 教练组一直有两个利益相关者, 大前提是在大赛中优先保这两人会师.
这就有了22年新加坡大满贯三个教练坐在一起研究王曼昱的经典场面.
然后在这两位会师决赛的情况下, 教练组再根据形势做进一步的利益分割.
有没有人希望今年德班就能新出个大满贯?有, 就是chef马. 我之前也说了, 倒不是他个人对东奥单冠有什么深厚的私人感情, 实在是带她这几年姓公的姓私的好处都拿到手软, 这位不守公序良俗唯讲江湖义气的女猪脚, 一定会投桃报李.
但是这次女猪脚与另外两个重量级人物产生了分歧, 一个是刘土席, 一个是李公公, 他们这次更希望近些年来投入血本宣传抬举的皇太女能夺冠. 是什么让他们失去了对东奥单冠的耐心?是时间, 说的更准确一点, 是时机. 早说了, 岂有做四十年太女之理!
世锦赛在行业里地位虽然重要, 新闻性远远不如奥运会, 皇太女如今大满贯赛事在手, 这次德班再打下世锦赛的桩, 如果一切按教练组的操作发展, 巴黎一个精心打造的重量级的大满贯球星就呼之欲出了.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接下来, 乒协主席还会在ITTF努力运作, 举办世界杯亚洲杯, 并且为皇太女做万全的准备去拿下这个头衔.
东奥单冠实在是浪费了太多世锦赛登顶的机会, 比起这届世锦赛让她登顶成就大满贯, 收益远远不及在巴黎推出新的超级大满贯合算. 刘土席是生意人, 也是明白人, 更是狠人. 他果断选了收益最大的选项.
李公公一贯唯领导马首是瞻, 更何况曾是皇太女贴身总管, 自然没有意见.
至此, 虽有不舍, 但是曼昱的德班单打之旅就此终结了.
我们再回首一望吧.
第一娜, 哈娜, 水平有限, 曼昱博士生做小学卷
第二娜, 汉娜, 场外心怀叵测, 也许寄希望曼昱翻车, 曼昱求生欲在线, 偶有粗心掉线, 最后有惊无险
第三娜, 尼娜, 一场不错的遭遇战, 场外继续摆烂, 曼昱假装附和, 对手搏命冲击曼昱大角度, 曼昱脑子调动的比身体多
第四娜, 同娜, 痛哪, 奉旨让球, 忍把浮名, 换了浅斟低唱
很多人都看出了曼昱对汉娜这场是现场解题, 其实, 曼昱并不是只有打这场削球是现场解题, 如果仔细观察, 你会发现从去年世锦赛之后, 她每场单打都在现场解题. 也许, 从更早的时候开始, 也许是光头宋江暗戳戳决定接受朝廷招安的时候, 她就已经置身在一个每场比赛都必须靠自己现场解题的处境中了. 这也印证了我之前的观点, 国乒的资源是不向曼昱倾斜, 甚至可以说, 是不向曼昱开放的.
这里我想释放另一个观点, 很多人认为打赢外战的选手水平高, 而看不起内战, 认为打赢内战就是只会做题库, 其实是正好相反.
乒乓球在国外是一项及其冷门的项目,
外协顶尖高手十几年都变不了几个, 国乒又及其看重大赛奖牌, 你认为如此重视外站的国乒, 不会资料化这些外协高手? 每一个外协高手,
在国内都有至少一个甚至几个模仿选手, 目的就是为了题库化这些外协, 让国乒派出去的人能轻松解题. 相反, 国内选手不会受到如此重视,
因此国内比赛爆冷的情况极多.
一个运动员, 如果打外协胜率很高, 打国内赛名不见经传的选手磕磕绊绊, 恰恰说明它是个题库型选手.
曼昱在面对国内外同一水平, 同一打法的对手时, 成绩是非常一致的, 这再次印证了两个观点
第一, 曼昱是非常善于现场解题的随机应变的超一流选手.
第二, 国乒没有把题库资源向曼昱开放.
有两件事可以充分说明曼昱的能力难能可贵.
第一, 如果大家注意到, 曼昱比赛的球风和技战术是与其他选手不太一样的, 这说明曼昱曾经的比赛经验与比赛题库是来自光头,
而不是队内总结提供的, 这很可能是由于过去光头与刘土席恶劣的关系波及了曼昱, 于是队里从技术上对曼昱限制排挤, 也就是不与她共享资源,
导致曼昱享受不到国乒总结的外协题库.
第二, 曼昱去东京, 名义上是p卡, 实际是作为陪练去的, 这意味着曼昱在备战东奥的过程中是作为题库的角色, 而不是解题人的角色. p卡启动则是要求没有做过题库的她临时去应战, 而她又是四人中唯一没参加过世界杯的选手, 这对随机应变的要求非常之高, 对大赛临场把控能力的考验之大, 估计乒坛历史上也没几个人能承受住.
既然都说到让球了,
那我再说一句, 我认为曼昱21年总决赛输港杜那一场, 也是让球.
休斯顿之后, 皇太女接受采访说她难过得睡不着觉, 刘土席皮笑肉不笑,
李公公黑着脸, 全程没有一句对曼昱的好话.
大概率是李公公说话夹枪带棒, 光头觉得做人应该留一线, 于是去和李公公就这个事打招呼, 曼昱当时也确实是心情好, 且给与光头十万分信任, 也就让了. 在输了比赛之后, 曼昱给了媒体一堆理由"时差没倒过来""场地音乐太吵""短时间调动不起来", 每次采访都是一个不一样的借口.
你们哪一次见过曼昱输球是这样找借口的? 一看就是敷衍舆论. 而在曼昱输球之后,
李公公恨不得第一时间把媒体都网过来, 大声宣布"ta们三个水平差不多", 一看就是腹稿都在肚里憋烂了.
******
这次德班, 很多人都在可惜双打,大概因为是输了外协,让长期被教练组pua"不能输外战!"的一些球迷们内心的伤疤又被撕开.
我正好持相反观点,我认为这次输了女双,是一件大大的好事. 说实话,在单打输了之后,我最担心的事就是曼昱唯唯诺诺按着教练组的心愿去拿下这个女双冠军, 那样反而在精神控制与反控制的博弈中一败涂地.
国乒的组织形式, 堪比韩国北边那地儿, 最注重的就是控制, 精确的控制, 极致的控制, 控制到什么程度? 就拿女双说吧, 一个钦定的组合, 波普杯拿三连冠, 然后拆队带新人, 连夺冠的模式都给你规定好了. 国乒的一切以这种类似晚期强迫症患者的行为模式在运作, 以此安抚教练组深埋在心底的对任何可能出现的失控局面的不安与无力.
曼昱这次双打输球, 打破了教练组默认的这种既定模式, 是在摆脱教练组pua的路上松动了一颗小小的螺丝, 从而找到一个口子, 让她自己从压抑的单打结果中把压力释放出来. 如果她输了单打, 还强撑着去拼双打, 好比轮胎放了气的赛车还要在强撑着在高速高压中持续狂飙, 那才要担心状态出大问题.
至于输了外协重不重要, 我想说, 国乒的事, 重不重要都是高高在上的一两个人嘴皮一碰的事, 什么外站胜率, 夺冠率, 全是球迷瞎琢磨一气心甘情愿给自已绑上的锁链.
人无完人, 也从没听说哪个项目的哪个运动员有完美的职业生涯, 教练组要整你, 有的是借口, 哪怕你真的是完美的, 在国乒这个框架中, 他们也能随意拿走你的资源, 然后否定你的一切.
教练组是装傻, 不是真傻. 教练组对外放出的话, 就跟对外泼出去的水一样, 一会儿就蒸发完了, 不必留在心里.
田美美和申小妹什么水平, 教练组心里是有数的. 王曼昱什么水平, 教练组也是有数的. 至于为什么输, 教练组还是有数的.
如此说来, 曼昱这盘输了双打, 就没有给她带来任何负面影响了?
负面影响绝对是有的, 从总教练那番阴阳怪气的采访中就能感觉到, 教练组算是把和王曼昱之间的矛盾半公开化了, 这就意味着在内部矛盾已经升级, 甚至可能曼昱曾有过反抗意图. 最后曼昱以退为进, 以单双两线均告负暂时给这场矛盾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我不为曼昱的双打有任何忧愁, 去年欧洲挑战赛女双决赛, 和这次半决赛的场景何其相似? 只不过两位正角反过来而已. 那场几乎盘盘爆分, 拖着伤腿的曼昱, 上演了多少发球接发球的一板过?
曼昱对双打的掌控力, 现役无人能及.
PS: 有人也许要说, 你这么吹曼昱双打, 曼昱这次在卢布尔雅那的女双可是第二轮就输了.
这事儿我只能这么说, 光头招安之后, 女队在想尽办法把曼昱排挤出去, 因为奥运团体金是每个省队都盯着的一块肥肉, 所以队里猛抬辽一二姐.
小团体内的每个人, 利益方向全是与曼昱背道而驰的. chef马作为女猪脚, 不仅没有去弥合团队, 增强凝聚力, 反而每件事都向着分化团队的方向去折腾.
巴奥团金固然值钱, 但曼昱已经有了, 曼昱如果有心在这盘毫无公平可言的棋里博弈一把, 那必须是冲着单打名额去的, 其他都是浮云.
如果刘土席李公公chef马真敢巴奥女团上辽一姐, 那就上吧. 一个各怀鬼胎的国乒组合, 对上团结一致配合流畅的日本组合, 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