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分析,科二学员要想避免走弯路,要从哪里做起?
科二考试屡考不过,究竟是练车时长不够,还是方法不对头?
教练分析,要想避免走弯路,要从哪里做起?

科二学员唯“点”至上,把教练教的【点】奉若神明。
所谓的【点】,其实就是科目五项中,需要打轮或停车的时机。要想顺利通过科二考试,没有【点】肯定不行,但若只记死【点】更不行。
有些学员一旦挂科,首先怀疑的,就是教练教的【点】不准;接下来,就会费尽心思四周搜罗更准的【点】。

有人向其它教练求助,有人上网找所谓秘籍。有人对点如数家珍,但考试时,该挂还挂,还不及原来的水平。
其实,这些学员走了一大圈弯路,最后还是绕回到起点。
与其浪费大把时间找【点】,不如先把五项的原理吃透。
科二五项中,你先能默背并模拟演示整个操作流程,再牢记每项中至少两个重点。
练车时,不要计较多练几次,而是认真对待每次的效果,并事后复盘与总结。
只需要几天的时间,学员就能取得飞速进展。

以定点停车为例,有些学员反映,每次停车位置都不一样。教练教的【点】都是经过反复校验的,你之所以有偏差,是因为自己执行的不准。
要想定点停车停的准?除了看点,还要注意其它细节。
比如座椅是否调整到平时练车的位置?假如考试时,你前面学员是身高1米5的女生,而你的身高1米8的壮汉,试想一下,你如果上车没调座椅,看点是否会有误差?
有的教练指导定点停车方法,目测镜子下沿与最粗停止线平行,且垂直距离如图4箭头所示。(具体因个人身高而定)

但这里也有细节,你目测点位时,切忌身体晃动。平时练车时,可以试试,身体前倾或后仰,实际误差有多大?反正足够你扣分挂科的。
考试时,身体和座椅一样,要最大程度接近平时练车的姿态,这样才能最大程度还原,平时练车的点位。
除了上述这些细节,镜子下沿与停止线的垂直距离,也不是千人一点。每个人身高不一样,看点的效果也不尽相同。所以教练指导最佳位置,学员一定要总结出专属于自己的【点】。
再以侧方位停车为例,最后一次向左打满轮时机,教练一般会告知左后轮压线。

这里面也有细节,一定要尽量歪着头看镜子。否则,左后轮还没走到位置,从镜子里看只是挡住库边线,你就会提早打轮,后果就是左侧车体搭线挂科。
另外,每个人打轮手速也不相同。打轮快的,左后轮刚搭线,就可以向左打满;反之,打轮慢的,可以左后轮搭线前,提前一拳距离,开始向左打满。
所以,要想顺利通过科二考试,切忌迷恋记死点,要结合自身情况灵活运用,才能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