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教科书》7.2 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
【本文转载自人民出版社1959年 仅供学习参考】
2、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
在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下,生产过程在不变的规模上重复着,而剩余价值全部被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
分析了简单再生产,就可以更深刻地揭示资本主义的某些重大特点。
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不仅劳动产品不断更新,而且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也不断更新。一方面,在再生产过程中,不断创造出归资本家所有并被用来攫取剩余价值的财富。每一次生产过程终了时,企业主又都是资本所有者,有可能靠剥削工人来发财致富。另一方面,工人在生产过程终了时,总是一无所有的无产者,因此,为了不致饿死,不得不又把自己的劳动力一次又一次地卖给资本家。雇佣劳动力的再生产永远是资本再生产的必要条件。
“所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在其自身进行中再生产着劳动力同劳动条件的分离。从而它再生产着剥削工人的条件并使其永久化。它经常迫使工人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维持生活,并经常使资本家能够购买劳动力来发财致富。”[1]
可见在生产过程中,资本主义关系本身,即资本家和雇佣三人间的关系,也在经常更新。工人还在把劳动力卖给某个企业主以前,就已经属于整个资本家阶级。无产者改换工作地点,只是从一个剥削者到另一个剥削者那里。工人终生被套在资本的车上。
如果研究单个生产过程,一眼看来,似乎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时,是从自己基金中拿出钱来借给工人的,因为资本家在付工资时还来不及把工人在这一时期[2]生产出来的商品卖出去。但是,如果不把劳动力的买卖孤立地看,而把它当做再生产的因素、当做经常重复的关系来看,那末,这种交易的真正性质就暴露出来了。
第一、当工人劳动在这一时期创造新价值[3]的时候,工人在前一时期生产出来的产品已在市场销售,变成货币。由此可以清楚看出,资本家付给无产者工资,不是用自己的基金,而是用前一个生产时期[4]工人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用马克思的话说,资本家阶级是按照征服者的老办法行事的:他用从被征服者那里抢来的钱购买被征服者的商品。
第二、劳动力和其他商品不同,只有在工人做完一定工作以后,才得到资本家付给的报酬。由此可见,不是资本家贷款给无产者,相反地,正是无产者贷款给资本家。所以企业主力图在尽量长的时期内才支付一次工资[5],延长他们从工人那里得到的无息贷款的归还期限。
资本家阶级经常以工资形式付给工人货币,使工人能够购买生活资料,即购买由工人劳动创造出来而被剥削者占有的某一部分产品。工人也同样经常地把这些货币交给资本家,以换取工人阶级自己生产出来的生活资料。
考察再生产过程中的资本主义关系,不仅可以揭示工资的真正泉源,而且可以揭示一切资本的真正泉源。
假定企业主的预付资本为10万英镑,每年带来1万英镑剩余价值,同时这1万英镑完全被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如果企业主不占有工人的无酬劳动,那他的资本经过10年就会吃光。实际上没有这样的事情,因为资本家在10年内用于个人消费的10万英镑,已全部由工人无酬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补偿了。
由此可见,不管资本的原始泉源怎样,这笔资本在简单再生产过程中,经过一定时期,也要变成由工人劳动创造出来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这也就揭穿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胡说:似乎资本是企业主用自己的劳动赚来的财富。
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组成部分或因素。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条件下,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所固有的剥削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注:
[1] 马克思:《资本论》,1957年人民出版社版,第1卷第722页。
[2] 例如一个月。
[3] 剩余价值包括在内。
[4] 例如前一个月。
[5] 例如一月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