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何说超级大国的电磁炮真的下马了!(完整篇)

2021-06-09 00:42 作者:瀚海狼山  | 我要投稿



超级大国海军搞电磁炮试验项目已经持续了16年,而且还是两个基本平行的轨道炮项目。不过在新财年,超级大国7000多亿美元的军费预算中,关于这两个电磁炮项目的拨款经费都是零!这本身就意味着超级大国海军的电磁炮项目在折腾了16年以后,真的是彻底下马了。也有不少人怀疑这是否是超级大国的一次战略忽悠?对外先假装下马,然后偷偷地加快进度秘密研制,最终来个突然装备,成为领先一代甚至两代的先进装备,把其他大国打个措手不及,重新获得绝对的武器代差优势?其实这么想的人,基本不太了解超级大国的武器研发或者说开发模式。超级大国本身绝大部分军事预算,里面是包括4军设备采购费、人员维持费和军事行动费用。最后才是新装备的年度研制预算拨款。小到每个具体的新武器研发项目。


哪怕是新武器系统中的某个关键独立小零件或者小软件插件需要几万美元。也是必须提前列出,经过其国会的预算委员H审核批次的。任何一个单列项目审核不过,那么必然是无米之炊。这也是超级大国的4军都必须和各州议YUAN们提前搞好关系的主要原因。超级大国是严格的资本为王的行事体系,有一分钱就做一分钱的事情。如果某个项目的预算被砍得一分钱没有,那么绝没有什么义务归档、继续技术储备一说。研发人员如果面对项目预算归零,那么也只能选择立即一哄而散,绝不会有单位或者个人出现自筹资金、咬牙继续坚持研发的情况发生。因为如果项目没有经费了。全部研发试验人员就等于立即失业了。如果不赶快到别的公司或者其他项目上递简历另找工作。否则学术水平再高,吃饭都会成问题!至于研发和试验场地上还晾在哪里的各种设备和工具。


谁操心谁就自己出钱另请高明去收拾把。原先的研发和试验人员,绝对没有义务去继续义务收拾残局。这种制度之下,也就可以理解:为何超级大国当年的土星五号大火箭的图纸都传说丢了。而航天飞机的液体大火箭,仅仅从过去的有效载荷外挂修改到现在的置顶,都搞得磕磕绊绊,屡次试验不成功。F22A只停产不到10年就找不到模具和配件了;甚至YF23和B2到目前都无法依葫芦画瓢。这就是因为超级大国的制度先天决定了,没有经费就立即没有了项目本身。更不存在项目下马以后,还有一部分人在进行义务善后,把试验设施设备专门打包入库,设计试验资料专人整理归档这些完全是义务劳动的良心活!如果超级大国任何项目需要这么做,那么必须有另外一套新的收尾经费预算。如果没有,那么自然就是彻底的“管SHA不管埋”!超级大国海军的2个电磁炮项目的新预算归零。意味这个项目就是彻底结束了。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连散伙饭都没得吃,因此吃散伙饭也需要增加额外的预算不是?



超级大国本身也一直存在一部分秘密预算。秘密预算一般分为两种。比如4大军种中,每个军种明显都有一些不宜公开的新武器项目,一般在总预算条目中提前写明:秘密二字。比如刺杀B拉D的沉没黑鹰,就从来没曝光过。不过这类秘密预算一般不多,每个项目也不过最多几百到几千万美元。这点钱用来继续秘密研发电磁炮恐怕塞牙缝都不够。另外还有超级大国能源部每年还有个百亿美元级别的秘密预算,多用在H武器项目上。这部分预算也不可能给超级大国海军,继续偷偷研发电磁炮这种大项目。因此一旦本身预算归零,在新墨西哥州白沙武器试验场折腾了16年的轨道炮,就真的成了黄粱一梦。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2019年还额外增加了2000万美元预算的轨道炮项目,在2年后说凉就凉了呢。


根本原因在于,16年来,超级大国的电磁炮特别是轨道炮项目,虽然在早期的进度和试验进度上在全球相当领先,但是直到16年以后,超级大国海军才发现,原来他们搞的2个轨道炮项目,自始至终也没有解决电磁炮面临的根本性技术难关。第一大技术难关,就是超级大国海军的2个轨道炮项目的速度和射程都不理想。超级大国海军宣布其中一个轨道炮实际射击试验的炮弹速度高达7000公里以上。这个速度乍看很惊人。但是明显是故意的在打马虎眼掩盖问题。因为初中生也知道7000公里是个距离而不是速度单位。其实真实意思是,换算成每小时可以飞行7000公里。超级大国轨道炮的研发部门,如果要准确地宣布其炮弹的发射初速。说一个炮口初速度是每秒多少米这种国际通用标准不就可以了,为何还说个一小时飞多远呢?电磁炮再强,在大气层内也要面对空气阻力,不可能匀速直线飞行7000公里之远。


这只是炮口初速度的一个简单换算。而每小时7000公里的时速,除于3600秒,就是秒速度在1940米左右。这个轨道炮的炮弹出膛的秒速乍看已经不算低了。但是这个不算低是建立在现在和传统火炮对比的出膛速度上看不算低,而实际上还没有达到真正电磁炮的基本平均速度。因为一般认为,出膛速度在2000米到2200米每秒,是传统火药大炮的最高上限。而电磁炮的最低下限也应该达到2200米每秒以上。到达2500米每秒以上才算基本合格。而超级大国海军的轨道炮,目前只能达到1940的级别。这个速度,如果用140毫米口径的大药室坦克炮。也是可以达到的。却没有达到2200米到2500米的电磁炮的合格门槛。因此这2门轨道炮。最大射程才160公里。远远不如新兴大国220到300公里的试验射程。其初始速度和射程这2项基本要求都不合格,也就是轨道炮的弹道性能根本不符合实战要求。


初速越低,射程越短,弹道越弯曲,对炮弹制导的要求就越高。虽然研发单位号称为2类炮搞出了专用制导炮弹。但是并没有实际进行射击试验,说白了就是成本太高。实际效果还不如普通导弹。干脆就没必要搞下去。除了外弹道的不合格外,更大的问题是持续发射的强力电源一直解决不了。电磁炮要实战。必须可以一次性持续发射200到400发炮弹才合格,但是这2类轨道炮,首次开炮一下,再次开炮就要等十几分钟到几十分钟。连续射击一回。就要维护几个月,等于根本不具备任何实战价值。另外所谓的烧蚀问题、电磁辐射的暴露问题等,更是不需要再提起。因为前面的基础性技术问题都解决不了,剩下的次要问题连提的必要也没有。还有人说超级大国的这2个轨道炮项目,不是从新兴大国获得了技术上的某次“泄密”吗,怎么不是技术突破,反倒关门大吉了?其实电磁炮这种超级项目,技术分支相当的庞大。


除了真正的、全球罕见一两位绝对大师级人物,一般技术人员,能掌握其中的千分之一的要领都难。何况战忽不分内外。超级大国说不定得到的就是被包装后的技术忽悠也不一定。本来其自家搞了十几年的试验装置,还能偶尔开一两炮来骗经费。而用了所谓的忽悠包之后,再一通电,内部短路全烧了也不一定。过去是踩着鹰酱过河,而鹰酱被踩到水底去了。现在是上岸之后,才发现鹰酱也浮起来了。不过看上去胖了很多,而且气味都变了!


为何说超级大国的电磁炮真的下马了!(完整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