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杂记:不知为知。
闲谈杂记:不知为知。
合道归一就是点亮属于你自己的那颗星辰。
所谓回家,是回到陨落星体的原本那个星辰去。
相当于在当下身陨后,意识进行星体投射,入住去被点亮的星辰。
等待启航的一天到来。
曾经有人说。
每一个死去的人都会化作一颗星辰,点亮夜空,成为照耀家人的繁星。
曾经都会以为是宽慰的话语。
但,真正合道归一后,才会知道。
真的是这样。大道至简。
每一个可以点亮自己属星的人,都是天空的孩子。
归家的方向,早已有人探知。
这并不是告诉你可以随便的身陨。
只有当你可以合道时,你才具备点亮星辰的资格。
否则盲目的自我放弃,你只能受困于当下星体而不得逃脱。
也有古人曾说。
每一个降生之人,都对应着天空中的一颗星辰。
你的生灭,代表着星辰的生灭。
对于此话,对于当下的人来说,是一种迷信思维认知。
也被当下的所谓科学认知,评定为不科学。
就好像道,本身就透漏着不可学。
但,处处都能看到这种科学的规律性运动。
修行的目的是什么?
我也曾以为是过好自己。
别人以为是得道成仙。
但他们都没有走到合道的路上。
真正的修行是在万千繁星中点亮属于自己的那颗星辰。
在一种遥视感应中,指引自己的前路。
只有于观想中可视自己的那颗星辰。
你才具有了合道的资格。
最后的我们,都会如曾经的我们降生于此般。
重新驾驶着来此的星辰,重新开始旅程。
天地并无所缺,大道也无所缺。
唯自己有缺,缺了一颗星辰。
所谓归家,即是归往来处。
从何而来?
从星体之外而来,从大宇之空而来。
最终,我们都会回到那里。
然后等待。
等待什么?
等待群星闪耀。
所有的星辰中的意识集体复苏。
然后串联于一起,成为某种电路。
构建成一种星系精神网络阵势。
然后,整个星系驾驶系统就开始复苏。
之后只需要等待主脑下达航行坐标。
我们这一大家子,就又可以开始宇宙漫游了。
当然也有不甘寂寞的星体存在。
或单独,或结伴。
不定时的做遨游姿态。
不定时把自己的意识投射入周围星体中,进行分意识遨游。
不定时的使用分体意识,浏览其他星域。
也同时是在进行星系考察,为主脑提供各种信息对接,进行区域性地理划分,提供信息辅助。
科幻小说中的流浪地球。
其实可以说是,对不完整信息的个体性接收解读。
在这本书没出来之前。
我想很多人都有着一种幻视的深入体验。
好像我们可以驾驶什么。
驾驶飞剑,驾驶法宝,驾驶陨石,驾驶车辆。
我们总能于一些旁支末节的接触中得到一些幻视体验。
有人在意,有人不在意。
在意的会去追寻,这些幻视想告诉自己什么。
从而收拢信息,编辑出符合一定自我需求的书本文体。
然后成为一种人生成功。
而不去在意的人,则会一次又一次的错过信息,错过机会。
成为人生中的一个又一个的过客。
我所能书写的东西,其实也是这种对幻视的解码解读。
我所书写的其实也并不完备。
很多东西都是自己有了深刻的自我体会,你才能写的出来。
如果没有一股劲的追逐,你也无法解读自己的幻视体验。
而当下人缺乏的往往就是这种,勇于执追的劲头。
当下的人已经受虚幻的佛家思想太重了。
已经开始在幻就假,一切都是虚中沉沦着。
已经开始,不在具有奋勇的劲头了。
我们总是受固于先贤之书。
在没有人可以解读出什么下,我们都在人云亦云。
只有很少的勇于信什么的人,才会去开始修行。
修行的开始就在于一个字,信。
只有信了,你才能前进。
不管信的是什么,最后都会得到一种幻视勾引。
引导你前行。
而能够一往无前的信奉到底的人,很少很少。
也往往是这种人,才能突破先贤之书的理法束缚。
成为可堪时代的先驱。
同时,这种人的一生,也将很艰难。
无法做到,当下人需求的快节奏供需。
在前中期,都会困顿于自己的路途。
困顿于,我是继续信着前行,还是就此作罢。
困顿于,我是向别人一样,还是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
这种心念上的不平衡是一种困顿,同时也是一种自我折磨。
因为能选择这条信奉之路的人,都是一些被大涩会环境氛围熏陶下,产生过度自我怀疑,并自我认定自己为笨蛋的人群。
他们也想发家,也想成才。
但是怎么去做呢?
我们只能选择一条看似愚笨,看似简单的路途。
即合乎当下世界宣传的核心,也并不怎么违背人伦常理。
这些都是时代的缩影。
也是时代的塑成。
很多东西都是没有目的与终点的。
我们只能根据当下世界的信息,解读出一条看似好走的路途。
坚信着,可走。
但是走到哪里,走到什么时候,走到什么距离下,并没有定数。
只有当我们,走到不想走了的时候,我们才会去选择停一停。
选择式的,记录走过的路途,记录下一些心得。
发散出来,不知能够收获什么。
我们不知,你们也不知。
我们只知,我们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