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江西教师招聘面试说课稿:《三角形面积》

2023-04-13 10:02 作者:易公教育王老师  | 我要投稿

来源:易/公/教/育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说课稿 《三角形的面积》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第一学期第五章《多 边形的面积》第二课时《三角形的面积》,今天我将对我执教的《三角形的面积》这一课进 行“课后说课”的汇报,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目标、说流程、说反思五个方面进行我的 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内容和地位 《三角形的面积》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图形测量这一部分,图形的测量是在图形认识基础 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学习,是学生在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以及 三角形特征(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重点应用了割补的方法来探究面积的,本节课学习三角形面积是知识 的正迁移,学生将在本节课应用“拼摆”的方法探究面积,同时学好这节课是进一步学习梯形 面积和综合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很显然,这节课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材编写的特征 教材在编写时注意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教材主要安排了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让学生猜想如何计算三角形红领巾的面积?同时通过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想 是否正确,进而总结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比部分主要是割补、拼装、数方格等试验, 把一个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进 一步明确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便于从已经学过的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新的图形面积计 算公式,使学生明确面积公式的意义和来源。 第二个环节:应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红领巾的面积是多少?) 第三个环节:数学历史的渗透,了解我国古代对三角形面积的研究,同时也对割补法探究三 角形面积进行补充。 3、教材编写的内涵 教材编写中渗透了数学中的转化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同时关注了 学生通过想一想、动一动等手段让学生能在实际生活中用一用。 4、教材对比 ①人教版教材与冀教版教材相对比,主要不同之处是: 教材编写环节不同: 冀教版教材:教材首先设计了“剪出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纸片,用它们拼成一个学过的图形”的 操作活动。在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充分交流个性化拼法的基础上,通过“议一议”中三个问题的讨论,使学生经历由已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 程。接着介绍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在“试一试”中安排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人教版教材是让学生先通过猜想,在通过转化成上一节课学过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探究 过程,来实现对三角形面积的建模过程。我认为人教版这样安排更符合孩子们认识事物的规 律,就是先猜想,发现问题,在想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节课就是用到了“转化”的方法,从而 完成了新知识的探究过程。 同时,冀教版教材与人教版教材相比缺少了“数学发展史”这一环节。 ②人教版教材与冀教版教材相比,相同之处是: 第一,都渗透了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就是“转化”的思想,这种思想的渗透对学生今 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都是在解决具体生活问题情境中,进行新知探究,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到,数学知识与 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二、说学情 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和三角形的基本特征,这 位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同时学生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过程时,对变换的 思维方法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因此,本节课可以让学生更充分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探 究新知。 在课前我学情调研的时候,通过与学生交流,我发现: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转化”的意识, 但是对“转化前后”图形要素之间的联系存在困惑,而且有些学生已经对三角形面积公式有所 了解,但是怎么探究出来的还是不明白。因此,我将在本节课上重点关注“三角形转化新图 形后,底和高分别变成什么?”通过引导、展示等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转化”前后的关系,从 而深刻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探究过程。 我的思考:本节课应采取什么方式调动学生的认知方法呢?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往往是先 带领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探究过程,目的是为学生扫清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帮助 学生顺利的探究出结论,这样完美的铺垫,不利于学生自主的调动认知结构中的原有知识。 本节课学生们需要的是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在生动活泼、自主的、富有个性的过程中主 动建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 上。因此,本节课意在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发现的空间,通过学生亲历探索过程,从而积累 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应该是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去做? 基于以上思考我确定了本节课教学目标。 三、说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面积。 2、数学思考 通过动手摆一摆,感受到几何直观的作用; 在猜想、验证等的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 通过割补、拼装等的实践活动,体会数学的转化思想。 3、问题解决 经历与他人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能利用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情感态度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索与合作精神,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 系。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的过程 难点是:在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中找到图形转化前后的联系,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 四、说流程 学具准备 锐角三角形教具、直角三角形教具、钝角三角形教具至少人手两张以及教学幻灯片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五、说反思 1、本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理念,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经历了探究知识 的过程。本节课并没有把大量的三角形面积计算作为重点,而是重点关注了学生三角形面积 的探索过程。 2、关注了对三角形面积核心概念的理解以及应用。

江西教师招聘面试说课稿:《三角形面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