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鼎翡翠赏析】春带彩的修长料子和一面满黄一面白的水石料,分别会设计出怎样的意境
翠友们好,这里是立志用翡翠传承华夏文化精髓的经鼎玉文化。
01
伏羲女娲
花小万工费设计雕刻下面的料子,看到最后的起货效果,翠友们觉得值不值?

这件料子种水不错,局部带有一些绿花,还有紫底跟晴底,但是料型偏长,中间棉絮也较厚。
因为要调出种和色,做出立体感,所以我们打算用不平整这面来做正面,还可以化解高低位。


我们仔细观察材料,发现左边紫底相对较长,右边晴底较短,紫底长长的水路,像蛇身一般灵动,就让我们想到了“人首蛇身”,传说中人类的始祖——伏羲和女娲!


我们参照汉代《(伏羲女娲)交尾图》,利用材料两处高位 在左边紫的高位处设计伏羲,右边晴底处设计女娲,接着根据“人首蛇身”缠绕的特点,利用虚化手法在下面较窄的地方让两者融合在一起,中间贯穿棉絮则尽可能去掉。

你有没有发现,伏羲女娲手里分别拿着规和矩,代表的是规矩和制度。


“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规矩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石。

伏羲女娲周围布满星辰,代指宇宙,表达日月五星等星辰的运转规律,为了突出玉雕作品的形象,我们搭配星辰底座,宇宙中的星辰围绕在作品周围,以小见大,营造整体的意象。
02
般若心经
看完春带彩修长料子的创意,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块水石料的蜕变过程。


我们看这件料子,一面满黄,一面白,满黄这面色泽艳丽,很有韵味,可惜只有浅浅一层,白肉这面,有一定厚度,种水却比较闷。
像这种料子,当压低白肉到某个厚度的卡点时,黄就会穿透过来跟白肉自然交融,视觉感受就像是黄颜色变厚了,还能体现材料双色的特点。
而材料本身的外形像一本书,黄凹凸不平有历经岁月的质感,褶皱古朴。恰好有这样一本书,蕴含着深奥的哲学思想...



我们参考古书线装法,设计麻绳贯穿两面。背面保留整片黄,在其上阴雕整部心经。正面压低白肉浮雕半立体观音,调种水的同时,凸显空间立体感,也区分开黄白两色。


在保留材料整体厚度的同时,调出白肉种水,最大化展示黄,也让黄白两色都呈现在同一个面上,达到俏色的效果。


一方一寸之间,书写着古老的智慧,带给我们启发、抚慰和力量!

我们立志用翡翠作为传播载体,传承中华文化。并用祖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去赋予翡翠作品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