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坦格利安王朝史04】天无二日,我心中只有一个太阳(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

2022-07-13 23:07 作者:苏世横踞  | 我要投稿

笔者引言:平衡,是政治的最高艺术。伊耿要面对的是新派贵族与旧派贵族的平衡,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平衡,维斯特洛文化与瓦雷利亚特质的平衡。在他的在位期间,这些矛盾被他平衡得很好,但是继承人们并未继承相似的处理手法,这些矛盾在他死后都会一个个爆发,最后甚至葬送这个王朝。这个系列的历史记录我将采用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的结合,所以雷妮丝在多恩的遭遇,我们下一篇专门整合至第一次多恩战争中讲完。

一、天无二日,我心中只有国王一个太阳。

雷妮丝第一次征服多恩的尝试失败了,但此时伊耿已经赢得了六个王国的效忠,此时的他已经率领大军兵临旧镇城下。旧镇的参天塔是海塔尔家族的家堡,海塔尔家族是这里毋庸置疑的主人。没有人知道这个家族是何时来到这个地方的,自人们有记忆起,海塔尔家族就是旧镇的主人,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他们是瓦雷利亚的后裔。此时的旧镇是维斯特洛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信仰中心。旧镇是最大的港口城市;旧镇坐落着学城,为整个维斯特洛的家族提供辅佐的学士,也是学术研究的中心;全维斯特洛最大的教堂繁星圣堂与总主教也在旧镇。教团武装“圣剑骑士团”和“星辰武士团”保卫着旧镇。只有拿下了旧镇,君主的身份才能得到真正的承认,这个瓦雷利亚的家族才能真正融入维斯特洛的文化。

但当伊耿率领大军来临时,却发现旧镇城门大开,海塔尔伯爵屈膝臣服。原来当伊耿登陆的消息刚刚传来时,总主教便将自己关在圣堂内闭关祷告七天七夜(在信仰七神的人中,七无疑是最神圣的数字),第七天,象征智慧的老妪提起金灯,向他指明了前路,如果负隅顽抗,旧镇必然被焚,于是海塔尔家族便放弃了武力抵抗,甚至作为园丁家族的封臣,未派一兵一卒参与怒火燎原一役。这并非海塔尔家族第一次选择这样做。当园丁家族扩张时,海塔尔屈膝臣服;当安达尔人到来时,海塔尔率先示好,当时的多利安·海塔尔伯爵甚至抛弃了自己的原配妻子而迎娶了一位安达尔公主。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河间地行为,加上与七神教会的匪浅关系,让海塔尔家族在维斯特洛拥有着超然的地位。

此时海塔尔伯爵主动屈膝,正中伊耿下怀,兵不血刃收服旧镇正好能体现他仁君的身份,也是避免与维斯特洛的文化产生冲突,规避自己异族身份所带来的不必要的社会动荡。终其一生,伊耿都极为尊重七神教会。我们再次用中国历史来类比。元朝的归化一直是做得不够的,对于儒家文化与儒家士子采用着排斥的态度,因而短命而亡。(只是原因之一,我在此将一个复杂的问题采用了一个角度剖析,不代表我认为只有这单一的一个原因,勿杠)相比较而言,清朝非常重视文化认同的问题,大力地弘扬、推广儒家。康熙乐于展示自己汉文化底蕴深厚的形象,设博学洪词科招徕前明士子做官,借用忠君爱国的思想强化自己的统治正统性。(明清之交的历史骂战非常多,争议非常大,在此同样只是我的叙述,没有考虑过多的因素,勿杠)

最终伊耿的正式即位就是在这样一个双方都小心翼翼的气氛下进行的。在繁星圣堂,总主教亲手将七种圣油涂抹在伊耿额间,宣布其成为伊耿·坦格利安一世,安达尔人、洛伊拿人和先民的国王,七国统治者暨全境守护者(此后一百多年里多恩都并未屈服,“七国”以及“洛伊拿人”只是虚衔)。与伊耿在黑水河口的简陋仪式相比,这次正式加冕更显得七国统治者的赫赫威仪,伊耿更是骑着“黑死神”贝勒里恩绕着旧镇飞行。习惯上,人们将这一天视为伊耿统治的开始,也是伊耿纪年的开始。七大王国就此合而为一。

在国都的选择上,出乎意料地,伊耿并未选择旧镇或龙石岛,而是选择了自己登陆的那个小镇,伊耿堡。旧镇是海塔尔家族耕耘多年的势力范围,海塔尔家族根基深厚,且自身城市发展完备,文化高度成熟。这就意味着伊耿很难将坦格利安家族的影响投诸此地,如果定都旧镇,几代下去,只会被完全同化,成为海塔尔家族的傀儡。而身处龙石岛又过于偏远,难以对全境施加影响。黑水河口没有原生的大势力,又处于龙石岛的覆盖范围中,可谓得天独厚。

二、国王与王后们

在我们讲述伊耿的各项措施之前,我们先来看看龙这三个头。

伊耿是一个迷团,具备着王者所需要的一切优秀品质,却很难让人看清楚他的真实性格。他拥有瓦雷利亚钢剑“黑火”,武艺高强,却对武艺不抱兴趣,从未参加比武大会。他骑乘贝勒里恩,却从不将骑龙看作是享受。他风度翩翩,却几无好友。他对待叛徒极为严厉,却慷慨以待屈膝的敌人。他是一个好国王,我们却难以看到他身上关于人的部分,对于他个人来说,难免有些可悲,但无疑是国家的幸运。

维桑尼亚作为长姐,实际上扮演的是次子的角色,“责任”贯穿着她的一生。维桑尼亚是天生的战士,武艺高强,拥有瓦雷利亚钢剑“暗黑姐妹”。美丽而冰冷,严厉苛刻,难以亲近,更有修习黑魔法的传闻。伊耿与维桑尼亚的结合是出于责任,出于这份责任,维桑尼亚在王朝的建设中不停转换着身份。她是弟弟最忠诚的臣子,肩负起治理王国的责任;她是弟弟最信任的妻子,伊尼斯体弱,她就为弟弟诞下梅葛;她是王朝最尽责的太后,维系着王室的权威。在她与伊耿的关系中,亲情多过了爱情,更像是泰温与凯冯的组合

雷妮丝则是娇宠的小妹。伊耿与雷妮丝的结合是出于欲望,而非责任。雷妮丝喜好音乐,舞蹈和诗词,当然,也喜欢骑龙。她冲动任性,顽皮好动,实际上,是对兄姐性格的最好的补充。因为有雷妮丝的存在,坦格利安家族可以展现出更加亲民的形象,她曾经资助过的那些歌手也将坦格利安的美好形象通过歌谣传遍全境,巩固了国家的认同。雷妮丝是坦格利安家族与维斯特洛的润滑油。

三、征服战争的扫尾工作

征服战争虽然结束,但是王国上下仍有藓疥之疾。大家是否还记得维桑尼亚第一次到谷地时,我们曾经讲过的谷地的叛乱?三姐妹群岛的“姐妹男”们自立玛拉·桑德兰侯爵夫人为女王,宣布叛乱,此时尚未结束。在北境守护的舰队和瓦格哈尔的出现让“姐妹男”不战而降,废黜了玛拉女王,改立其弟为三姐妹群岛侯爵,并献出人质。玛拉的舌头被拔掉,加入了静默姐妹,余生只能与死尸相伴。(我一直不太理解为什么玛拉有弟弟,但是别人还是要拥立她,按照安达尔人继承法,她弟弟的继承权应该先于她。此外,这位女王实在是太可怜了,平白做了棋子还要自己承担一切后果)

另一边的铁群岛上却陷入混乱与纷争。统治数个世纪的霍尔家族已经灰飞烟灭,哈尔洛岛的科林·沃马克凭借其稀少的霍尔家族的血脉,宣称自己为合法统治者;淹神的圣地老威克岛上有淹神牧师自立。国王层出不穷。伊耿用血与火结束了这场纷争,出人意料的是,他并未像许多人建议的那样,让奔流城,凯岩城,或是临冬城统治他们,而是让他们自己决定统治者,他们选出了派克岛的维肯·葛雷乔伊。他向伊耿宣誓效忠并放弃了河间地的所有土地。其实这应该是一个引导铁群岛被同化的好机会。虽然伊耿逼迫铁群岛放弃了“古道”——即通过战争掠夺而非自己购买或产出——但“古道”的影响力丝毫未减,为王国一直带来着隐忧。关于铁群岛是否适合青绿之地上的生产生活方式,我将来应该会写一篇铁群岛和三姐妹群岛的对比分析,此处先按下不表。

赫伦已死,但是赫伦堡的归属仍然悬而未决。伊耿将其封给了龙石岛教头昆廷·科何里斯,他家族兴旺,似乎传承无忧。

四、龙王之治

还记得伊耿从自己的手下败将中收集的剑吗?他用龙焰将其铸造成了铁王座。铁王座形象可怖,并非剧中那样娇小玲珑,它剑刃横生,锋利异常,似乎可以杀人。倘若传闻属实,还真的杀过。

伊耿认为:国王不应该贪恋舒适。这跟正篇中丹妮莉丝嫌她在弥林的王座太硬了相比,真是满满的flag。

伊耿和他的王后用了各种方法来维系这个王朝,塑造国家意识。首先是联姻。两位王后热衷于说媒,可谓是行走的百合网。临冬城与鹰巢城,凯岩城与青亭岛,鸦树城与石篱城……用婚约来维系各大家族的关系,减少内斗与消耗。其次,伊耿接纳了全国各地贵族的子女作为侍从和侍女,广博了他们的见闻,也是增强他们的国家认同感的有效方法。然后是巡游。伊耿每年会花一半的时间在巡游上,一方面,贝勒里恩让所有人打消叛乱的念头;另一方面,他在各地开庭理事,拉近了与民众的距离,赢得了民众的拥护,也同时了解了各地的风土人情。

在世界各国的历史上,都有这样一个无解的难题。统治的范围越大,统治的层级越多,统治者所能获得的信息就越不精确,欺上瞒下也就因此而生。统治者必须补充自己的信息来源,如果单纯凭借官僚,晋惠帝的“何不食肉糜”,道光帝补一条裤子三千两银子这种情况都会出现。像是朱元璋、刘秀这种起于毫末的皇帝尚且对于基层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后面继位的长于深宫妇人之手的皇帝对基层情况更是完全一抹黑,所以统治者与基层的交流必须顺畅。伊耿这样的巡游是对基层情况精准把握的要求,更展现了他非凡的政治素养。

对于七国原有的各种状况、律法,伊耿基本上予以保留,这极大地维护了社会稳定,有利于生产生活的恢复。但其中不适合新王朝的部分并未予以修改,这要留到杰赫里斯一世了。此外,伊耿保留了教会的权威,极力地拉拢宗教,这也是一个败笔。教会势力应该予以适度的打击,特别是此刻王朝初立,君主贤明,更应挟余威整治教会。因为教会的教义与瓦雷利亚习俗是有本质上冲突的,这个矛盾迟早要爆发。他的两个儿子和“好圣孙”估计都希望他能狠狠整一整教会,不然他们也不会被教会狠狠地整。

总之,伊耿的统治整体是贤明的,他的伊耿堡也发展成了君临城,成为了维斯特洛第一大城市,城中的经济活动逐渐蓬勃发展。城中的三座山丘也被命名为伊耿高丘,维桑尼亚丘陵和雷妮丝丘陵。

在政治制度建设上,御前会议制度也是萌芽于此时。早在龙石岛时期,伊耿身边便常伴着学士。维斯特洛各大诸侯都有旧镇学城训练的学士,充当医生、书记和顾问。学士们在贵族的城堡中培育渡鸦来传递信件,并帮助不识字的领主代笔,帮助贵族们的总管料理家族账目,教育贵族的子嗣。而最有智慧和学识的人都在学城充当博士。伊耿认为治理国家需要他们忠实的谏言,于是他设立了大学士(即国师)一职。其他御前会议中的职位在此时也已经初具雏形,但这个制度的正式确立要等到杰赫里斯一世时期。

五、文成武德,一统天下

伊耿无论在“文治”方面,还是在“武功”方面都是坦格利安王朝的佼佼者。天子一怒,可伏尸千里。天子一恕,又可铸剑为犁。但谁又知道,等待着他的儿子们的是什么呢?


【坦格利安王朝史04】天无二日,我心中只有一个太阳(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