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田祐希單C與團體發展的關係
逛不同討論區,想看到為与田不能C而感到氣憤或者無奈的留言。所以勾起我興趣去探討有關与田應否再C一次的話題(由其与田近日話題性十足)。作為坂道寫真銷量第三人,与田人氣無容置疑。我從來不覺得身高與舞蹈妨礙了与田當C,營運自然會配合C挑曲編舞。与田作為Ace級成員,除了C以外的資源基本上都拿下,情況類似畢業前的橋本。故此,解釋「無C現象」最直接的答案可能就是身體抱恙。但這種分析未免太無趣,我還是嘗試用團體發展的角度去理解。

26單由三期充當C與護法,標誌乃團過渡到三期時代。若果三期三人組是必然,其實有另外一組三期同樣受營運重視,正是梅山与組。該組主要合作為21單期間宣傳七大罪電影,22單站一排。梅山与組三人都在19年當專屬模特兒,20年寫真出版、電影上映,用這組人馬充當26單門面機會著實不小。但梅山与組恰巧與影像研組部份重疊(梅山鳥),看來營運無意「以与代鳥」,畢竟影像研是大企劃。另一方面,26單梅山久組則從7週年Live開始受推,營運甚至安排她們帶領三、四期Live。Live的籌備與影像研拍攝(梅、山)及美少女戰士舞台劇(久)重疊,可見營運有多倚重梅山久組。與此同時,營運沒有委以同樣在外拍攝電影的与田這個重任,這點差異或許決定26單由那個組合接棒的分水嶺。

前文稍為帶出与田C與否涉及飛鳥,這又關係到團內Ace的發展與演變。乃團兩大Ace為白七,當時次世代為堀鳥。堀為白路線,鳥為七路線。可惜堀在17年後人氣停滯,日後營運容許堀緊接著白石畢業,反證堀早已從次世代Ace上退位。換言之,白石路線需要另一位次世代Ace,分別只在於由与田或者山下擔當而已,最終營運屬意山下。另外一條西野路線則已有鳥,沒有空缺需要三期填補。正如前文所述,營運推三人組時不會採取「以与代鳥」的策略。遥遠在我眼中份屬第三世代Ace,27及28單正是推這個新世代。三期除久保外不能歸類為這個世代。當然,你可以質疑會否太早推第三世代,27及28單就變相由次世代Ace擔任C,但這不是今天討論的範疇。

貴為次世代Ace,与田最接近第二次C的時刻為何時?我認為21單時期機會最高。21單前与田已經有寫真及電視劇兩大資源,明顯往Ace方向培養。如同遠藤初C(24單)與第二次C(27單)相隔3首單曲,与田初C(18單)往後數3首單曲正是21單。21單與27單同樣為夏單,都很適合推新Ace。營運21年推遠藤的手法可以提早應用於18年与田身上。但我認為21單適逢乃團進軍亞洲關鍵時期,營運以飛鳥為這段時期的核心。在務求衝出日本大前題下,与田錯過這次機會並不難理解。
最後,誰C與否在於團體規劃,甚至C往往只在營運一念之差。正如20單可以由生駒C,可以由生駒所望由的後輩C,但最終由白石拿下。將來由誰擔當C在混亂的29單後更不好說,我們只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