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恒瑞医药跌惨了

2021-07-09 06:43 作者:进击的诗与星空  | 我要投稿


医药股跌了很久了,龙头恒瑞甚至在短短半年间跌去了三分之一。

 

7月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发布一则“关于公开征求《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意见的通知”。

 

该《指导原则》指出,在药物进行临床对照试验时,一是应尽量为受试者提供临床实践中最佳治疗方式/药物,而不应为提高临床试验成功率和试验效率,选择安全有效性不确定,或已被更优的药物所替代的治疗手段;二是新药研发应以为患者提供更优的治疗选择为最高目标,当选择非最优的治疗作为对照时,即使临床试验达到预设研究目标,也无法说明试验药物可满足临床中患者的实际需要,或无法证明该药物对患者的价值。

 

这意味着,CDE的引导方向,创新药的研发,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更不能一哄而上,而是要看疗效。

 

对于药企来说,这是一个喜忧参半的消息。一方面,在同一个领域同时进行大规模研发的药企非常多,虽然都是创新药,但同质化严重;另一方面,对于有真正创新能力的技术型药企来说,这是一个通过马太效应实现超越的机会。

 

没错,说的就是龙头。

 

一、从孙飘扬到周云曙,恒瑞这一年

 

2020年1月,孙飘扬宣布退休,将董事长的位子交给了CEO周云曙。自己退居二线,担任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和薪酬考核委员会主任,专心数钱。

 

从业绩上看,周云曙交出了一份还算可以的答卷,但从股价上看,股民肯定不乐意了。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星空数据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7.35亿元,同比增长19.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28亿元, 同比增长18.78%。

 

在疫情影响下,在逼近300亿营收规模的情况下,公司依然能保持两位数接近20%的增长,其实是很难得的。

 

疫情对恒瑞的影响非常大,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恒瑞的营收构成里,相当一部分是手术用的造影剂、麻醉药(合计超过80亿营收),2020年大半年,非必要的手术基本都停了。

 

话说,我也是牙疼了小半年才敢去拔掉智齿。那些日子最想见的,就是牙医。

 

从一季报和半年报数据看,疫情对恒瑞的影响非常大。

 

优秀的年报数据显示,恒瑞的实力非常强,把这些影响都在下半年追回来,并且实现了非常好的成长性。

 

然而股价就一言难尽了,在2021年1月份达到97.17元的巅峰之后,股价就每况日下。

 

问题在哪里?是因为公司2021年一季报表现不佳吗?

 

和2020年同期相比,2021年一季报净利润只增加了1.9亿,确实增速大大下降。但是,这个数据要劈开看,公司在2021一季度,光研发费就投入了13.16亿,差不多比上年同期多花了5个亿,比大部分药企一年的研发投入都要大。

 

二、研发就是生产力

 

你以为十几个亿就是扔着玩吗,不会的,最终都会转化为生产力。

 

 

 

如果说周云曙和孙飘扬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就是周董的研发投入更激进了。研发费占营收比例,从2018年的15%左右激增到2021年一季度的19%左右。

 

其实我们可以翻翻公司年报,看看都研发了些什么。

 

一是继续加大研发投入。 2020 年公司累计投入研发资金 49.89 亿元,比上年增长 28.04%,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 17.99%,为公司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完善研发质量系统,推进跨部门项目管理,确保研究工作有序、有效进行。 

 

三是专利申请和维持工作顺利开展。报告期内,提交国内新申请专利 207 件、国际 PCT 新申请 70 件,获得国内授权 64 件、国外授权 103 件。

 

四是项目注册申报工作有序推进。报告期内,取得创新药制剂生产批件 6 个、仿制药制剂生产批件 5 个;取得创新药临床批件 82 个、仿制药临床批件 2 个。取得 3 个品种的一致性评价批件,完成 5 种产品的一致性评价申报工作。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与苹果酸法米替尼胶囊联合治疗复发转移性宫颈癌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名单;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局部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适应症及他氟前列素滴眼液等申请上市并获优先审评资格;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肺癌领域研究成果登上《柳叶刀》,中位总生存期长达 27.9 个月,创全球同类最佳。

 

很多创新药,是不可能马上见效的,举个例子。

 

2014 年 12 月,恒瑞向国家食药监总局提交注射用 SHR-1210临床注册申请并获受理。这款药什么时候正式上市的呢?

 

2018年底,美国FDA和中国NMPA已经批准”SHR-1210联合阿帕替尼用于晚期肝癌一线治疗的全球多中心III期研究”,2019年,该产品正式上市,2020年进入医保目录。

 

2014年提交临床注册申请之前,至少3-5年的研发期。

 

这也就意味着,一款创新药的研发周期,起码以十年计算。

 

如果想要知道恒瑞现在有什么产品可以突破,不妨看看十年前恒瑞的研发投入:5.35亿。在当时,也是天价,就算放在现在,也是佼佼者。

 

从研发的角度看,我从来不担心恒瑞的创新成果。

 

三、医药行业的两极分化

 

周云曙和孙飘扬一样,都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同时他又是南京大学的博士。作为一个杰出的学术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科学家。

 

在经营上优先投入研发,这是恒瑞的幸事,这是中国医药的幸事。

 

恒瑞是医药行业玩命研发的代表,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几种类型。

 

以复星为代表的并购、投资派,复星同期的研发费用只有恒瑞的一半多一点,公司通过并购实现新药的上市;

 

以华东医药为代表的的快钱路线,华东医药为了来钱快,迅速转型做医美。

 

从技术创新角度来评判企业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因为对于投资者来说,赚钱才是第一要务。

 

只不过,不同的企业,赚钱的核心逻辑不同,投资者需要做好区分。


恒瑞医药跌惨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