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7 要带着脑子上网

2022-04-06 22:48 作者:Cescarem  | 我要投稿

“永远年轻,永远上当”这是对当下许多网上冲浪人的真实写照。许多人看了一条带情绪渲染的信息之后便深信不疑,加入到情绪的宣泄之中,为所谓的真实、正义摇旗呐喊,语言暴力,待过几天事件大反转,又化身曾经的对立阵营,将矛头回怼,来回唇枪舌剑,比瓜田里的猹也不让分毫。

也正是因为这种特点,小作文成了一种舆论利器,只要能讲一段经历中对自己不利的点略去,将刺激点放大,就能在互联网引燃一颗舆论的炸弹,随之而来就是言语的海啸浪潮,接着另一方爆出不利点让事情翻转,又掀起一阵新的波澜,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小作文本身是没有这种能力的,让这波澜产生的是热烈的心和闲不下来的手。一个个不假思索的留言、转发,让某个一家之言化身某种精神象征,敢攻击就尝尝后果。三人尚且成虎,更不用说三万人了。

是没有思考能力吗?不是,网上传播信息的人或许生活里就是剧本杀好手,甚至身居要职,思维能力绝不落后于谁,但仍心甘情愿被当枪使,这就是religon的“魅力”吧。

冷静这件事显得就尤为重要。人在极度兴奋的情绪之中思考力会下降,会会忽视冷静时观测到的一些细节。看到某个让人热血上涌的消息后,先别急着表达自己,想明白几件事:信息源是什么,可靠程度如何?消息的叙述中剔除点燃情绪的字眼,有多少内容,这些内容逻辑是否通顺可信?推敲推敲不一定会发现问题,但至少会冷静下来(笑)

不过啊,后真相时代碰上后疫情时代,庞大的信息量碰上疲惫不堪的心灵,又有多少人有勇气和经历去判别热点,用精力去思考一点除了生活、工作和家庭以外的事情呢?或许也不心甘情愿当枪使,但只是干脆想让自己被压抑的感性部分找个地方释放,顺便就为信息传播做了嫁衣。或许有人意识到了,但也已经疲于改变了吧。

那么偶尔不接触一些信息也是极好。或许会被年轻人嘲笑不够“时髦”,但求个心灵安宁,少一次被“利用”,也挺好,况且那看着年轻人当枪使还乐在其中多少心里有点堵得慌,也就不用那么在意。

(唔,还是得在意一下,毕竟还得找对象。)

语言的大流中,愿你我偶尔会成为沉底的磐石。


1/7 要带着脑子上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