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果人间“辜负”了你,逼自己做到这六点,余生就顺了

2023-03-26 12:09 作者:舒山有鹿68  | 我要投稿

近几年,网络上有一个火爆的讨论:下辈子,你希望来到人间吗?

这个问题,让无数人都破防了,以至于无数人都感慨,只来人间一趟就好,下辈子就不来了。原因就是,众生皆苦,人间不值得。

面对高房价、高物价、低工资、996的生活现实,除了精英和有钱人,又有谁能说自己被生活善意对待呢?所以,抱怨人间不值得,很正常。

只是,心态还是需要调节的。如果人间“辜负”了你,愿你能做到这六点,余生就顺了。

一、与其太清醒,不如适当糊涂点。

所谓难得糊涂。这里的糊涂,并不是一无所知的糊涂,而是历经半生后,看淡看开的释怀。不论外界发生了什么,我自心安如旧。

现实中有很多事儿,都让我们气愤,觉得世界很黑暗。于是乎,人们就会活成“愤世嫉俗”的模样。这,又有什么必要呢?

我们本就无法改变现实,那我们生气,不就是为难自己吗?与其为难自己,做些所谓的无用功,让自己内耗,不如活得糊涂点,接纳所不能接纳的现实就好。

活得太过于清醒,太过于理智,并不是什么好事。人生一世,糊涂点,快乐点,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儿,才是真相。

二、该吃吃,该睡睡,该玩玩,别管他人的看法。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生活中就出现了一种名为“成功”的标准,总是要求人们大富大贵,有房有车,才算是不枉此生。

就是这种极端的“成功”观念,让无数人都活在痛苦的日子当中。事实上,这些观念,都是精英人为创造出来,让普通人来为他们打工的。

当我们看透了这一点,就会彻底顿悟一个真相:人生是自己的,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休息就去休息,想娱乐那就去娱乐,何必在乎别人的看法呢?

别人怎么看,那是他们的事儿。我们怎么活,那是自己的事儿。摆脱世俗的束缚,这人间,才能重新焕发出真正的美好。

三、过好自己的日子,少与人攀比。

你一个月能赚1万元,但你看到别人月入5万,所以你就羡慕别人,认为月入五万的人生,才算幸福。

其实,哪怕你达到了月入五万的成就,你还想月入十万,月入一百万,月入一千万......如此下去,就算你成为了首富,也还是不会满足。

人之欲望,终究是无穷的。为了不让欲望膨胀,我们所能做到的,便是不跟别人攀比,尽量过好自己的小日子,知足常乐。

能赚五千,就过五千的日子。能赚一万,就过一万的日子。生活,讲究的不全是物质,还有人之精神的境界。

四、让心平静下来,去品读一本书。

我们不妨扪心自问,自己有多长时间没有静心读过一本书了?也许,有些人一年到头,连一页书都没有读过。这,便是造成现代人精神空虚的根源之一。

不去读书,就会让脑子胡思乱想,产生了不必要的内耗。唯有读过书了,让情绪宣泄一空了,我们的精神才会愈发富足。

哪怕你读不进什么经典名著,也可以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小说。至少,要让文字去熏陶自己的内心,不至于如同枯木一般,缺乏了水源和生机。

多读点书,多修养自我的内心世界,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活得浪漫且有滋味一点。要知道,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对于这个世界的浪漫追求。

五、从宇宙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

人们觉得“人间不值得”,就容易钻了牛角尖。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钻牛角尖的原因,就在于人们的眼光太狭隘,总是坐井观天。

站在地球的角度来看,所有的钱财名利都显得毫无意义,就连人也显得渺小如尘。站在宇宙的角度来看,地球,也许连宇宙的尘埃都比不上。

我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去看一些跟宇宙和天文学有关的书。越是接触这个领域的科普书籍,越是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感觉。

人,就需要有这种感觉作为支撑,心态才不会崩溃。不然,总是看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来做人,把所谓的人间看得太重要,人就会产生执念,走到了死胡同当中。

六、把千古的历史看一遍,你就释怀了。

年少的时候看上下五千年,觉得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特别厉害。长大后再看上下五千年,就觉得人间一切事,皆是过眼云烟。

秦始皇想千秋万世,没想到秦朝二代而亡;汉武帝想长生不老,最后还是悄然离去;唐太宗千古无双,也逃不过归去的宿命;宋太祖黄袍加身,不也烛影斧声,凄惨而别。

特别有名气的,就被记录在书中。没有名气的,就被人遗忘。事实上,不管有没有名气,能否被记录在书中,也只能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不见得能带走什么。

百年后,无你也无我,就跟没有来到过这个世界一样。如此,在活着的这个过程中,我们为何不活得尽兴一点呢?

文/舒山有鹿


如果人间“辜负”了你,逼自己做到这六点,余生就顺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