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经验贴 | 北大22集电400+学长:忙碌不代表高效,上岸要取之有“道”~

2022-05-16 09:32 作者:苏世考研  | 我要投稿

踏过荆棘,跨过坎坷,风尘仆仆从远方来的你,是否也想把自己经历过的喜悦或痛苦分享出来,为后来的人,挡挡风、遮遮雨,做那盏他们的引路灯。

每个考研人都曾通过各个渠道查看经验贴,并在其中收获学习方法、心路历程,一届又一届的传递下去。

又到了一年录取时,小苏的经验贴征集也差不多有一个月了,很高兴能收到这么多上岸人的来信,同时也很感谢大家的分享,每一篇小苏都会仔细审核为大家发布的~那我们话不多说,直接开始今天的分享吧!


个人情况

📄  个人情况(数学135+,总分400+):

首先介绍下自己的基本情况,就读于某985物理学院的微电子专业,大一的时候还能认真学习,上了大二之后变得静不下心来学习,前半学期到处玩,快期末了才开始抱佛脚。

数学基础还不错,但都是在大一学的忘了很多。专业课都是考一门丢一门的水平,专业课基础太弱也是我选择软微的原因,只有数电学起来压力小一点。英语底子也一般,四六级都是450左右飘过。

📄  关于复习:

我从4月中旬开始全身心投入考研复习,最后成绩还可以。虽然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但我在考研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说不定能对大家有微小的帮助,所以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规划学习时间、地点

✍️ 学习时间:大家在网上经常会看见那种如何每天高效学习十几个小时的视频,我认为这 种学习对于这次考研来说是完全没用的考研期间我自己的学习时间一般就是七个小时左右,八九个小时算优秀,达到十个小时的屈指可数,学习时间并没有计划,据自己的心情曲线而定。三百多天并不短,要做好长时间作战的准备。我尝试过,在高强度学习几天后很容易变得心情很糟糕然后一整天都不想学习。

✍️ 学习地点:

我有两个学习地点:

  • 一个是学校图书馆

    一般会争取在9:30之前到图书馆,晚上回寝室的时间在七点到十点间,考研期间没有睡过午觉,晚上十一点就睡觉。

  • 第二个学习地点是和女朋友在教室自习

    如果和女朋友一起学习我八点前就能到教室,能学到晚上九过点不觉得累,并且效率更高因为女朋友不准我看手机。 

温馨提示:

大家尽量选择能让自己高效学习的地方,一定要保证高效的状态。如果刚开 始考研学不进去可以从认真看网课开始,一定一定要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就像跑马拉松一样,一开始就落在第二集团,很难再跑到前面。

一定要先紧后松,最开始就学得很用功,到后面即使懈怠了一点点也比别人跑得更快。


数学

📍 看网课:

我四月份开始学习数学,在我看来花几个月打好基础是十分关键的。我当时 准备了一个很大的笔记本,看的网课是2021年的张宇三十讲(我认为打基础看哪一年的没差别。当时张宇推荐了21年网课,因为21年录制的比较详细)。建议按1.5倍速去看,随时暂停。

每遇到到公式定理的时候我都会暂停记在笔记本上(也可以记在30讲书上),认真理解一下。

网课中所有的习题和证明我都是先暂停视频,在本子上做完之后再看的讲解,当然会遇到很多不会的,但也要自己先思考一遍,看完视频再自己做出来。这就是我学数学第一阶段做的工作,完成时间在暑假开始前一周。

📍 练习题:

这个阶段完成之后就开始张宇的36讲+1000题,这时我就没有再借助网课了,因为自己对知识已经比较熟悉,独立看书对我效率更高。

我的方法是先看36讲的一章,然后做对应的1000题。36讲的例题特别特别重要,也特别好,考点很清晰,跟知识点一一对应,建议先自己做再看答案。1000题不建议全部做完,太浪费时间。

我是做完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选做。自己掌握不好的章节可以多做几道,有的很多题都是同一种类型的可以只做一两道。

📍 刷卷子:

下一个阶段就是刷卷子了,可以先做真题(建议做满分是150的就行),然后模拟卷可以关注下网络上的风评,看哪个老师出的模拟卷比较好,但是一定要记得模拟题和当年的真题风格肯定有差别的,也就是说你再怎么估分都是不准确的。

以上是我的备考过程,仅仅为参考。

备考建议

我认为数学要取得高分有几个关键点:

💁‍♂️ 第一:对知识点的掌握

很多同学考研时问我的数学问题都不是因为题难,而是他没有掌握或者忘记了某个知识点。多花点时间去掌握知识点比多刷几道题有意义得多。举个例子,有个同学问了我n次判断可微的题,但是张宇书上写了怎么判断可微的步骤,只要记牢了这种类型所有题都不是问题,反之这道题做出来 了下次可能又忘了。

注意:

线性代数和概率论更是没必要做多少题,对这两门课来说,一定要多花时间多刷几遍知识点,我当时这两门课经常在一张纸上默写知识点。

把知识点掌握后刷题才能事半功倍,反之我认为没什么意义。所以一定不要和别人比做了多少题,我的张宇36讲例题来来回回不记得看了多少遍,收获很大。

💁‍♂️ 第二:计算能力的训练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做题的时候对自己要求高一点,比如控制时间,一次算对不能涂改等等,计算很累,但也很重要。

💁‍♂️ 第三:应试能力

前期的学习和积累跟考试还是有区别的,在知识点牢牢掌握和大量刷题之后就要做卷子锻炼自己的应试能力了。卷子一定要计时做,可以提前完成不要超时。由于填选题的重要性,做不完的卷子可以定时做做填选题当小练习。


专业课

软微的专业课比较特殊,只有一门数电。由于我之前学过,所以到暑假才开 始。直接说学习方法:

📖 第一阶段:

把课本前七章过一遍,包括课本上的例子,例题,课后习题(我当时是选做)。

📖 第二阶段:

做考研真题,包括软微的真题和其他学校考研真题的电路分析和电路设计部分。

于此同时背诵书上一些知识点,包括了整本书的章节和Verilog,考研分值占比最大的部分都来自书本上的知识点,今年没有考任何难题比如今年考的D触发器Verilog代码,加法器设计这种书上现有的知识点一定要背住。

英语和政治

这两个放到一起说,因为我是完全按照网上的高赞学习计划来学的,最后两科加起来刚刚140分,对我这种从小文科就差的同学来说挺惊喜的。

📅 英语

英语我只用了英语真题和墨墨背单词。六月之前每天背一个小时单词,六月之后每天背四十分钟单词,开始做真题的阅读和新题型。

十月开始完型、翻译和作文。阅读和新题型好的文章一定多读几遍,锻炼阅读能力和解题思路。

📅 政治

政治网课只看了徐涛强化班的马原部分,精讲精练快速过了一遍,都是边看边忘。主要是靠刷选择题和背肖四大题。


照顾好身体

我11月份遭遇了腰肌劳损,就是因为久坐不给自己休息时间造成的。考研 也是身体的考验,一定一定要学一个小时活动五分钟,多做有氧运动比如慢跑等等,多锻炼锻炼核心力量每天做做平板支撑等等。

不要小瞧身体给自己的反馈,这种伤病一旦遇到对考研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去年从十一月开始我就没怎么写字,躺着或者站着看书,因为腰伤很难久坐了,最后考研两天也是靠意志力坚持。


最后,祝大家在接下来的一年能够有所成长,有所收获,考研上岸!

经验贴 | 北大22集电400+学长:忙碌不代表高效,上岸要取之有“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