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丰农商行IPO折戟 A股首例银行IPO被否案例
记者丨晓敏 见习生丨高原
出品丨鳌头财经(theSankei)
银行的上市潮已经过去,但由于银行业存在资金雄厚、利润稳定等特征,历来发审委还未对银行上市说过NO,直到4月14日,排队4年的江苏大丰农商行开了先河,成了第一个A股首发未通过的银行。更尴尬的是,当日的三家上会企业中也仅有大丰农商行未通过。

大丰农商行本次折戟的原因,主要在于其资产规模相对较小,且营收结构单一。发审委要求银行说明是否具有较为全面的竞争力,以及在利率持续下行的趋势下,如何保持持续盈利能力,相关风险因素是否充分披露等。
但对于大丰农商行自身来说,江苏省已经有了9家上市银行,地市级的农商行也在不断合并,该行本次被发审委否决,是否还能保住独立的招牌?
资产规模小
公开资料显示,大丰农商行于2011年11月26日挂牌成立,注册资本金7.48亿元,是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的一家区县级农村商业银行。其前身为农村信用社,于2011年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
大丰农商行是赶上了银行上市潮的,而且出手并不晚。2017年11月,大丰农商行就递交了招股说明书,并于2018年4月预披露更新。但此后再无音讯,直到4月14日被否,大丰农商行的上市脚步似乎停滞了四年时光。
证监会的审核结果显示,发审委要求大丰农商行结合农商行跨区展业的监管政策、区域经济发展趋势,说明该行是否具有较为全面的竞争力,以及为提升核心竞争力采取的措施及其有效性。
资产规模小成了制约其上市的重要因素,根据2021年报,大丰农商行资产总额仅539.75亿元,如果它能成功上市,这规模在已上市银行股中也只能敬陪末座。根据2021年多个榜单对上市银行股的排名情况,57家上市银行股资产规模全部突破千亿。

“江苏这边经济发达,各地农商行竞争很激烈,跨地域的客户经营是重中之重,各家银行比着揽储。”江苏某农商行工作人员告诉鳌头财经,江苏银行业同业竞争白热化,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与银行的竞争也一样激烈,大丰农商行的资产规模小,就意味着发展经营和风控上都和同行有差距。
营收结构单一
如果单看营收和利润数据,大丰农商行的2021年其实是交了一份好答卷:2021年大丰农商行实现总营收13.33亿元,同比增长5.88%;净利润5.73亿元,同比增长12.33%。
但发审委还是对该行的持续盈利能力表达了担忧。
能支持这份疑虑的,是大丰农商行的收入结构,在13.33亿元的总营收之中,利息净收入竟然高达12.43亿元,占比超过9成,营收单一问题非常严重。
诚然,利差本就是银行盈利的重头戏,但过于依赖利息净收入,意味着银行抗风险能力弱,近年来银行业的利差逐渐收窄,各家银行不断在探索拓展服务,试图以赚取手续费和佣金作为新的利润来源。
但大丰农商行在手续费和佣金收入这方面表现不佳,根据其财报,2018年至今其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甚至为负,财报显示,2018年至2021年,大丰农商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则分别为-1706.3万元、-4562.52万元、-3607.16万元、-3401.86万元。
这意味着除了传统信贷业务,大丰农商行几无中间业务可言,或无力开展、或开展不力。上述工作人员称:“信贷是树干,中间业务是枝叶,枝繁叶茂才能应对如今银行业的激烈竞争态势,大丰农商行过于依赖吃利差,意味着对降息等政策因素的承受能力差,抗风险能力弱。中间业务的弱势意味着人才有限,风控较弱。”

此外,根据2021年报,2021年大丰农商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41亿元,相较于2020年的37.77亿元大幅减少。现金流的严重缺失意味着该行可能存在严重的流动性风险。
来自监管层的处罚也成了影响大丰农商行上市的原因之一,2019年8月,央行南京分行网站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显示,大丰农商行违反《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的通知》《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被给予警告并罚款人民币85万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