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总有家长担心孩子贪玩??

最近在知乎看到个提问《怎么改变一个十岁男孩贪玩的信念》,这个标题看的我很有感触。也让我想起最近一款游戏《中国式家长》
我想说中国父母生活压力大,工作繁忙,绝大多数都把带孩子交给了长辈带,家长们自己没有时间精力去引导教育,更有可能家长们本身教育观念就不健康,喜欢简单粗暴式管理,这种情况下靠爷爷奶奶辈有几个是能教好孩子的?

现实中,我们一般家庭的情况大多如下:
奶奶做饭,孩子看电视玩手机平板,等爸妈加班结束回家了再吼两句孩子“你还玩游戏,作业做完了么?”
这样对孩子其实真的很不公平。

所以有时候我真的很想说:为什么不让他玩?一个男孩无论多大年纪都喜欢玩,我们的重点应该是玩什么,怎么玩。
那我直接切入吧,如果我是父亲,我会分三步让他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第一步:让他玩,前提是底线是一定做完手头所有事,才是娱乐时间,坚持并养成习惯,让他这样做时注意不是命令他,而是沟通商量,面对面,认真富有责任感,郑重地说出这个要求。让他理解其中意义与重要性,并告知他“我一定会让你玩,前提是按照我们商量好的要求,我遵守约定,你也遵守约定,违反约定无论你我都要承担一定后果”
第二步:带她玩,尝试参与他的爱好,并引导他,十一岁孩子爱玩的东西,想都不用想,要么王者要么刺激,反正就是廉价手游。任天堂公司旗下许多主机游戏是可以全家参与的。一起玩可以当做亲子活动。增进感情,而且任天堂很多游戏都是全年龄向,也有很多优秀的体感游戏,十分健康。
第三步:教他玩,也就是教他play,你可以play game,game不一定是 video game 也可以是 Football basketball Ping pong 等等game, play还可以是 Play guitar ,play piano ,Play drum。外国很多父亲带着孩子玩音乐,一起传作品录像到网络,或者一起户外表演,正巧我也是音乐教师这三样我都会,我今后一定会引导好孩子的兴趣的。

男孩子一生中,游戏,音乐,体育总有一个爱好是避不开的。关键是引导,我是不太了解大多数家长“贪玩”是什么意思,贪玩难道不是人类的天性么?或者您想问的是,如何让他不玩所有东西,闷头学习?
任何青少年都需要引导教育,而不是逼迫教育,当然父母自身水平高低也十分关键,孩子的学历重要,学习重要,同时文化水平也很重要,兴趣广泛也很重要,中国历史上优秀的文人阶级们,大多数都是兴趣广泛的,哲学,历史,文学,音律,政治,天文。近代或者当代许多文人们也是兴趣广泛的,好比近代的赵元任。
人们总是为高学历的人都是书呆子,其实真正优秀的人都是兴趣广泛的,而把孩子往学业上猛推的人只会把孩子教育成呆子。
最后总结一句吧,教育孩子,家长提升自身文化水平十分重要,其次如果有钱就砸钱,没钱就砸时间。所以教育真的是一门投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