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初学者必看!「作用力」是什么?你知道什么是插画的「节奏」吗?

2023-02-13 13:46 作者:一个懒得去想有趣昵称的人  | 我要投稿

个人理解与总结:

嗯......首先要承认的是,虽然在以往的笔记里我都会根据视频内容补充一些自己的见解和相关事例,但这次........这个画法确实是我闻所未闻的orz,所以我的理解不一定对,大家参考一下就好(叠甲)


02:17


老师这里用的词是“力”,或许这个词太抽象了,而且会让部分观众误以为这里的力就等同于物理学里的力;其实我个人认为将其解释为“角色各部位外形的走向与整体轮廓,特别是弯曲处的轮廓”比较容易理解,所以用这种方法是不需要在脑子里做复杂的受力分析题的,放心吧()

方向力:即角色躯体弯曲的走向,可以看见这里手臂与大腿处的方向力曲线后来成为了四肢外沿的形状,这是因为插画本质上依旧是静止的图片,由运动的力带来的动感很大程度上是由轮廓的形状,尤其是最外侧的外轮廓带来的。所以可以看见为了表达力的的走向,四肢处的参考线是作为外轮廓的参考画出的。如果是为了物理学分析而非绘画,那么肯定就不是这么画力的方向图了。

(人物整体姿势的稳定与否也会影响动感,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那么为什么腰部的曲线没有沿着外沿绘制呢?因为虽然画面本身是二维平面,但它表达的内容是三维的,四肢运动方向都是可以归纳于一个平面上的,但腰部一左一右两组肌肉相反的扭转力是错开的,无法放在一个平面中,所以需要用这种交叉的方法表达出来。这也有助于画师在绘画时更好地感受到立体感。虽然不再于外轮廓有交集,但在绘制内部肌肉时我们依然可以发现这条线是会影响到内部肌肉的走向的。

作用力:可以理解为辅助可视化力的大小的方法,通常方向力线的弯曲大小越大,弧度越小越显得有力。这里再次强调,绘画方法里的力不等于现实中的力,这里的“力的大小”是指观众观感上感觉到的力量感强度,而非指现实里这里的力就一定更大。所以老师会说这个红色区域同样可以理解为“体积感”。


05:14



(反例)

(正确示例)

不光是力线画法,几乎所有绘画技巧都是忌横平竖直与过度对称的(叠甲,根据具体主题与需求是有例外的,不过大部分情况下依然如此),画面单调大部分原因都可以归结于“缺少变化”:人物动作缺少变化、画面元素缺少变化、色彩搭配缺少变化......而力线画法正确使用就可以有效解决动作缺少变化的问题,关键便是辅助线阶段力线相对纸张边缘的倾斜与弯曲处的大小、弯曲弧度与弯曲方向的变化搭配。


(竖直力线导致画面动感减弱的反例示范)

(改正后)


08:23




(反例)



(改正后)

“节奏”就是上述的力线的变化方面有关力线弯曲大小的搭配,这里的大小是指弯曲本身的面积大小,而非弯曲的弧度。可以看到上面的弯曲弧度本身基本不变,仅仅改变了弯曲的面积就使得画面观感大不一样了。


09:19










11:51


手作为绘画中最富于变化的部分可以提供许多小的方向力以丰富节奏与画面观感,是影响观感的一大重要因素。

(正例)

(反例)

(正例)

(反例)

(包含手部力线的力线图)


14:02


据老师说用力线画法容易画长人体,我也没试过,我也母鸡啊(悲)






14:49


不说了,上图。

答案是人类基本人均外貌协会会员,说了这么多,哪怕完全不管力只画一张漂亮大脸也比结构完美但脸部崩溃的画看起来更好()

“就算丢弃一切其他技术也请优先画好脸。”

——著名插画家斋藤直葵,2023


今天的笔记就到这里了,我们下次再见~

初学者必看!「作用力」是什么?你知道什么是插画的「节奏」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