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外国哲学史部分》3.4 天赋观念

2023-05-12 10:22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4、天赋观念


  唯心论先验论的一个术语。指人生来就有的、不依赖任何实践经验的观念。

  古今中外的唯心主义者关于天赋观念的说法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顽固维护奴隶制的儒家创始人孔丘就鼓吹“圣人”是“生而知之”的。复辟奴隶制的吹鼓手孟轲认为“仁”、“义”、“礼”、“智”等奴隶主阶级的道德观念是天生就有的。封建地主阶级的反动儒家董仲舒宣称“圣人”的全部智慧是由于“天人感应”的结果[1]。在欧洲,古希腊奴隶主贵族哲学家柏拉图鼓吹人的知识不过是对灵魂在前世获得的知识的“回忆”,说人在生下来以前已经获得了知识。近代法国资产阶级哲学家笛卡尔公开宣称有些观念如上帝、实体、数学的公理等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德国的莱布尼茨把观念说成是“作为倾向、禀赋、习性或自然的潜在能力而天赋在我们心中”[2]

  人的观念是先天赋有的,还是后天获得的?这个问题是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斗争-唯物论的反映论和唯心论的先验论斗争的一个重要内容。天赋观念说一直遭到唯物主义者的反驳,如中国汉朝的王充就用形式逻辑的方法明确指出:“不学自知,不问自晓”是自古以来没有的事,根本否认有天赋的观念。十七世纪英国的洛克,法国的伽桑狄等人,对天赋观念说也进行了系统的批判。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科学地阐明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坚持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对天赋观念说给了致命的打击,彻底驳倒了这一谬说。

  天赋观念说是唯心主义天才史观的认识论基础。历来的反动阶级总要利用天赋观念把自己装扮成为“生而知之”的“圣人”、“天才”、“上智”,诬蔑人民群众是“群氓”、“下愚”,以达到愚弄人民、维护其反动统治的目的。


注:

[1] 即受“天”的启示后,在自己内心中领悟到的。

[2] 《十六    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314页。

《哲学小辞典·外国哲学史部分》3.4 天赋观念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