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个"Demo"的猜想


up前言:这是一篇来自B站用户@abxme的投稿文章,内容十分有趣、新颖、大胆,请大家务必耐心看到底。同时也欢迎其它有想法的tkfans前来投稿。

小室哲哉(以下简称为TK)大约在1992年年底或者1993年年初(未查到具体时间),与avex trax(以下简称为avex)签订了制作人合作协议。但可能是由于TK这边的要求,该协议并非独家合作,avex方面不能限制TK与其它唱片公司的合作。所以在90年代的小室家族中,存在着除avex trax、Sony等唱片公司(Epic等,以下统称为Sony唱片)之外的其他艺人。ORUMOK RECORDS(小室个人在先锋底下设立的厂牌)比较特殊,不计入此范围内。
可能是avex一方为了防止TK闲下来会给对手送炮弹,94-96年间TK与avex trax的蜜月期内,TK的工作量非常之饱和,其中95年仅他制作并发行的单曲唱片数量就达到了33支,96年是32支。随着TK作品的热卖,avex在1997年取代Sony唱片,成为了日本唱片界的No.1。但过度的忙碌导致了TK与avex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双方的关系从97年开始下滑,这一年TK制作并发行的单曲唱片数量是20支。为了寻求更多的自主空间,1998年1月份,TK以原有的TK NEWS为基础在香港创立了Rojam Entertainment Limited(以下简称Rojam)。TK当时的想法可能是觉得直接在日本本土搞,没有足够的市场空间。而在香港,除了借助自身在日本业界的成绩,保证初进华语区时能产生的效应外,也考虑未来进一步扩大在亚太地区的市场扩张。Rojam唱片的架构简单来说更像是一个制作人团队,这点在当时位于东京的Rojam studio的设置上就能看到这种概念。而Rojam的建立;TK对于ORUMOK RECORDS的处理,华原朋美(属于ORUMOK RECORDS)被TK签到了华纳唱片;TK不接松浦胜人(以下简称为松浦)递过来的浜崎あゆみ(以下简称为ayu)的制作case;同时在Sony唱片这边开始加大活动力度等等诸多原因,最终导致松浦一方决定不再和TK继续制作人合作协议(此时应该是TK与avex谈续约事情的时段,而之前TK这边没有明确表示续约这点,可能也是导火索之一)。其实双方的矛盾第一次展露在大众视野中是97年年初的You are the one之后,作为avex帝国的第一组艺人trf被宣告休整一年。此时的trf也面临着是否续约的问题,而在98年恢复活动时,trf脱离TK的制作则成为了松浦对于TK在avex中的势力清洗的第一步。其实在1996年8月份出道的Every Little Thing就是松浦这边预防之后与TK关系继续恶化的第一次尝试。


在与avex的关系破裂后,TK在Sony唱片(SMEJ)下面建立了TRUE KiSS DiSC厂牌,复活了TM NETWORK,组建了Ture Kiss Destination(之后改名为Kiss Destination),推出了该厂牌下最卖座的新人-铃木亚美。1998年,TK制作并发行的单曲唱片数量回到了32支(包括在avex、TRUE KiSS DiSC及其他厂牌下的艺人)。然而1999年7月,铃木亚美所在的AG Communication艺人事务所被东京国税局调查,与TK关系密切的AG Communication社长于次年7月份被捕。由此导致在2000年10月26日,铃木亚美这边表示不再与AG Communication续约。该行为导致铃木亚美被Sony唱片封杀。不确定期间的具体情况,但从结果来说,AG Communication与铃木亚美的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Sony唱片(SMEJ)这边关闭TRUE KiSS DiSC厂牌。从时间上看,AG Communication事件开始,TK就陆续在2000年上半年,把自己所在的Kiss Destination、TM NETWORK移籍了。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回看,TRUE KiSS DiSC厂牌被关闭都应该不是TK的主动选择。而随着TRUE KiSS DiSC厂牌被关闭,TK也结束了与Sony唱片多年的合约。而此时要退还Sony唱片之前预付给TK的18亿日元的唱片制作费,导致TK选择了向银行借款,这也是他职业生涯乃至人生的一个决定性的转折。此时TK的资金大概率都投入到了Rojam那边。而从2002年1月份日媒关于TK帮铃木亚美牵线吉本兴业的新闻及2014年由TK操刀的铃木亚美出道15周年纪念曲《graduation》,都能看出TK和铃木亚美之前并没有冲突。


而下面要出现的两个名字可能对于在读这篇文章的大多数人来说都会有些意外。CELINA和Eddie Delena。

CELINA,卢靖姍,我们的56亿票房(目前是否是这个数字我不是很确定)女主角,旧艺名为雪蓮,2000年3月通过ROJAM.COM举办的CLICK AUDITION选秀,成为TK在香港的5位新弟子之一,同期的新弟子还包括谭凯琪、陈敏芝、姚詠雯、姚詠仪。而卢靖姍在TK旗下发的唯一一张单曲唱片则是笔者在编写本文前一直很喜欢的《光影之間》。这张唱片的制作人是楊振龍,艺名是Jamaster A。TK担任的是executive producer。唱片收录了9个track,光影之間 –Cantonese放在了第四首的位置。《光影之間–Cantonese》是TK作曲,唱片中除了收录了该曲目的伴奏版外,还收录了3首楊振龍依据此曲改编的土嗨蹦迪版。作为此唱片最大的卖点——制作人小室哲哉,不将其提供的作曲曲目放在最前面,且唱片配套的PV也只有楊振龍的土嗨版,即便在当时看也是有些奇怪的。此外这五位新人,无论是实际上在Rojam下发行了唱片,还是原本预定要发行但后来被取消计划的,印象中TK提供的曲目只有《光影之間–Cantonese》这一首,而从能获取的信息上来看,都感觉不出TK对于CELINA的待遇优于更早发片的谭凯琪,所以CELINA能拿到这首曲子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点曝光,也是有些不大寻常。当然在此我们要讨论的并不是这些看起来有些奇怪的操作,而是一个关于《光影之間–Cantonese》这首作品的一个“传闻”。这个消息据说是来自avex的内部员工,并无文字可供考据,所以对于后文的各种推测不能接受的朋友,也请别太认真。


首先,从名字上看,这首曲子原本的计划应该是有其它版本的,无论是这张单曲里的其他曲目,还是Rojam在香港发的其它作品,都没有在曲名上加上过Cantonese。此外,这首歌的作词是Marc Panther,发行的版本的粤语词是属于翻译版本。如果原本就是要针对粤语市场制作的歌曲的话,这个操作似乎就没什么必要了,不如直接找人用粤语填词更好。而这个“传闻”也算是应证了这个推测。据说在TRUE KiSS DiSC厂牌因为铃木亚美这边的事件面临关停时,TK有打算向松浦低头,事实上BALANCe这个于2000年8月在avex出道并由TK担任制作人的女子三人组的存在及其发展情况就可以侧面验证这个推测。这段时间TK与松浦这边的关系是有缓和迹象的。而BALANCe三张单曲越卖越好却在没任何官方说法的情况下于2002年10月份被解散了,多少也能说明期间出现了什么问题,导致双方并没有如此前希望的那样言归于好。现实中2001年5月TK加入吉本兴业,标志着TK放弃了重回avex这个选择(估计当时他也没有这个选择了)。

中间发生了什么呢?“传闻”中,作为TK方面的示好,《光影之間》原本是TK为ayu量身定制的曲目。原本的计划是放在Endless sorrow(2001年5月16日发行)之后,和NEVER EVER(2001年3月7日发行) 组成三部曲。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CELINA发《光影之間》这张单曲唱片的时间更早,我个人推测,可能是后面要说到的变故导致了ayu这边调整了原本计划好的发歌顺序。

这里要提到与TK有长期合作的混音师Eddie Delena。TK与Eddie Delena最初合作的单曲唱片好像是dos在1996年发行的《Baby baby baby》。与TK合作前,在流行乐领域,Eddie Delena合作过的最知名音乐人应该是Michael Jackson。TK在1995年时就表示过自己当时的创作参考了Michael Jackson的《History》专辑。而Eddie Delena可能也是因此而进入了TK的视野中。与TK合作的知名单曲作品包括《You're my sunshine》、《Is this love》、《a walk in the park》、《CAN YOU CELEBRATE?》、《FACES PLACES》、《Anytime smokin' cigarette》、《Love AGain》、《wanna Be A Dreammaker》、《Perfume of love》、《OUR DAYS》、《Together Now》等。此外专辑部分,我个人最喜欢的globe的《FACES PLACES》和《relation》都是出自Eddie Delena。


据说当时TK制作好的Demo,由于某些不知明的原因,被Eddie Delena的手下拖延了交付时间,没有按时送交到松浦手上。而我推测Demo没有按时交付,导致ayu这边要临时更改后续的发片计划,与唱片配套的各种工作都受到了影响。时间上,上面提到的ayu的两首歌曲也从原本有可能收录到三专而变成收录到了四专。这个观点的依据是ayu对于TK作品的喜爱。ayu在Sony唱片时期就上过TK的电视节目并翻唱了TK的旧曲,而后在SongNation项目下和Keiko合唱的《a song is born》也被ayu做成solo版收录到了自己的《I Am…》专辑中,乃至于到目前ayu收到TK的demo都要夸赞一番,这些都表明了ayu希望演唱TK的作品。而松浦当时没能为小女友搞定TK也是之前松浦和TK诸多矛盾中可能最主要的矛盾之一。而这个Demo事件可能也是导致两人关系没能缓和的原因。毕竟无论是之前ayu的制作case问题(ayu当时处于事业的上升期),还是ayu与松浦的私人关系,都导致松浦在这个事情上,面对ayu时有些没面子。


应证这一传闻的另外一面就是,在globe的《outernet》这张专辑之后,TK就没再与Eddie Delena合作(截止到目前,Eddie Delena依旧活跃在自己的领域里,没有退休)。而与之对应的,从2000年开始,TK将自己大量的作品交由Eddie Delena的弟子Mike Butler制作,包括部分Eddie Delena操刀过的单曲曲目再收录到专辑时也改成了Mike Butler的版本。

之后的几年,由于这些外部因素,TK自己担当Mix Engineer的次数比起之前高了很多。用不用某个Mix Engineer应该是TK说了算,但能不能用某个Mix Engineer就不是他说了算。例如从1993年起就和TK有长期合作的Dave Ford,就是通过avex uk这边对接的工作。而TK很多有弦乐的慢拍作品中负责弦乐部分编曲的RANDY WALDMAN(知名合作作品包括:《I'm proud》、《LOVE BRACE》、《LOVE IS ALL MUSIC》、《love the island》、《OUR DAYS》、《Guardian》、《on the way to YOU》、《SWEET 19 BLUES》、《You're my sunshine》、《CAN YOU CELEBRATE?》等)则是通过avex us进行工作对接。CELINA版的《光影之間–Cantonese》是由TK自己完成弦乐部分的编曲,这个比较少见,应该也是因为当时和avex的关系,没法让RANDY WALDMAN来参与这个Rojam的项目。所以,和推测中原本应由RANDY WALDMAN负责弦乐编曲的版本对比,CELINA版的《光影之間–Cantonese》则没能发挥它应有的光彩。以这个曲子本身的质量,加上那个时期ayu的人气,如果真的合作成功,有可能是一首百万销量的作品。而TK在09年重回avex后,在给ayu提供的部分作品中也能找到一些TK希望复制《光影之間》这种曲式走向的痕迹,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及债务的压力,TK新曲中的神来之笔越来越少了。而TK重回avex 后给ayu的作品中,只有crossroad是TK自己负责的编曲,而该曲目的弦乐编曲则是由RANDY WALDMAN完成的。
假设当年《光影之間》的demo被按时交到了松浦手上,双方未必没有可能展开新形式的合作。而有松浦参与的情况下,Rojam的唱片在日本的销售渠道也不会存在问题(当年的实际情况是很多时候日本的歌迷都不能第一时间买到Rojam的唱片),而Rojam在香港的业务也不会出现后来的糊涂账,让TK最终退出Rojam,身价损失70亿日元。而如果这个Demo事件确实发生过,那么有没有可能是Sony唱片这边虽然要关停TRUE KiSS DiSC厂牌,但也不想让TK重新与avex合作,所以在得知这个Demo是要交给松浦后而故意搞的小动作呢?毕竟从Eddie Delena的履历上,他大概率是属于Sony唱片这边的。而现实中,至少之后Rojam在日本市场遭到avex和Sony唱片双方的封杀是属实的。
说回到为什么《光影之間》最终是交给了CELINA,我个人的猜想是:原本要与松浦缓和关系的目的没能达到,甚至起了反作用的情况下,如果TK把这首歌交给在日本市场有头有脸的那几位唱的话,很可能进一步激怒松浦。而在香港市场,等待发片的CELINA则成了一个不算坏的选择。而没把这首歌放在主打的位置,是否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呢?
最后说一个目前还没想通的问题。关于Eddie Delena,在TK这边不再与其合作后,安室奈美惠脱离TK制作的第一张单曲唱片,也是在Rojam下发的最后一张单曲唱片《Say the word》,这首歌启用了Eddie Delena,而在之后收录了该曲的《Love Enhanced ♥ Single Collection》中,该曲又被替换成了其他人制作的版本。

这中间还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此外还有一种观点,虽然争议有些大,但在此也提一下。globe的《maniac》和《new deal》这两张专辑中的部分曲目实际上有可能在TRUE KiSS DiSC厂牌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只是到了2005年之后,这部分的曲目才被Sony唱片这边释放出来。这个推论里除了globe当时的制作班底,在TRUE KiSS DiSC厂牌与Rojam之间有重合,也涉及到TK是否曾在2000年时考虑过要把globe从avex带走(avex globe的存在可能是globe移籍的最大阻碍)。

本文灵感源自与朋友的闲聊。唱片相关信息大多出自维基百科日文版,如有错误,还请指正。
以上推论均为假设,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up主:最后,让我们来听一下这首(按猜想来本可能提供给滨崎步的)《光影之间》吧,长达2分钟的前奏铺垫,接近9分钟的曲子,即便是在普遍“过长”的TK曲目之中,也是极为特别的个例,就是卢靖姗唱得差强人意较为残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