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藏用】战舰世界中旅顺号驱逐舰的数据资料(非完整版)

本专栏仅为个人收藏用,并不提供任何游戏指导信息。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41型计划驱逐舰 旅顺(PLAN 223 Lüshun)
长度:133.84米
宽度:13.6米
舰体全高:17.57米
甲板高度:3.7米
排水量:3830吨
动力:64200匹马力
最大航速:36节
理论船员编制:305人

右舷侧面视角,旅顺是一艘设定上在中苏友好时期苏联向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军部队提供41型计划驱逐舰(“不惧”级驱逐舰)的图纸后中国以此为蓝本建造的驱逐舰,基本上可以认为是不惧级驱逐舰的中国自造版本。然而在历史上,我国海军并未获得该型驱逐舰(至少从未建造),而是以其为模版研发了051型导弹驱逐舰。

侧面视角,旅顺同其他苏联驱逐舰不同的是,她采取了平甲板的设计(这种区别可以参照佐尔基的阶梯式甲板),从而得到更好的稳定性和更高的航速。全舰上层建筑采用封闭式设计,只在艏舰桥和机舱侧舷设一些观察口和舷窗,来应对未来可能的核战争。

舰艏正前方视角,旅顺的主炮数量比较少,在舰艏正前方只能看到一座双联装130mm的炮塔,同时舰桥建筑顶端的球型雷达相当引人注意,

在舰艏的位置可以看到属于中国人民海军的八一红五角星和舷号223,这个舷号是属于我国海军的051型导弹驱逐舰首舰“济南”号,后来被改为105的舷号,这也是在科技树全显插件中看到的旅顺所采取的舷号。

舰艉正后方视角,由于采取了不惧级类似的结构,所以旅顺的舰艉放置了深弹炮作为反潜武装的配置。旅顺的仪式涂装所采取的红色飘带十分有中国的舰艇下水时庆典的味道。

在舰艉正中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由于这是属于我国的舰艇,自然也是安装了属于中国的象征。似乎是WG觉得“旅顺”二字的烫金舰名标识有点太突兀了,在最新版本的旅顺中取消了侧面的舰名,使得她更像是二战后我国建造的舰艇规格。

由于这是中国人民海军的舰艇,自然可以悬挂属于我国海军的八一军旗,同时这艘船也带有属于旅顺的狮子旗帜。旅顺在明代之前被称之为狮子口,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马云、叶旺二将率军从蓬莱乘船跨海在此登陆收复辽东,因海上旅途一帆风顺,遂将狮子口改名旅顺口,一直沿用至当代。

俯瞰视角,旅顺的甲板较为空旷,同时主炮数量也较少,这使得她相当现代化,毕竟在导弹时代的海面冲突已经很少需要使用主炮进行二战甚至一战时期的炮战了。


武器装备:
主要火炮配置:
七六式58倍径130mm高平两用火炮(搭载在两座双联装七六式炮塔中)

防空火力配置:
六一式25mm防空机炮(搭载在四座双联装炮座中)


六六式57mm防空火炮(搭载在四座双联装炮座中)


鱼雷武器配置:两座五联装533mmPTA-53-30型鱼雷发射管(搭载53-51型深水鱼雷)

旅顺采用深弹炮投射深弹进行反潜,这样的深弹炮在斯摩棱斯克的专栏有所介绍。


实战演习中的记录:
*由于测试服内暂时无法驾驶该船战斗,故本部分后续再补充*

在1949年到1956年,一项科学和技术支援计划在当时和苏联和新中国之间开始生效。在该计划下,中国获得了苏联所提供的战舰蓝图。具体而言,中国获得了41型计划驱逐舰的技术文件。41型计划驱逐舰又称“不惧”级驱逐舰,不惧级驱逐舰首舰不惧号舰于1950年7月5日在列宁格勒造船厂开工建造,1951年1月29日下水,1955年1月31日服役。1974年2月受损退役。该级舰只建造了一艘,她的改进型就是大量建造的56型科特林级驱逐舰。

而在41型驱逐舰正式建造前,还有40型计划驱逐舰的设计方案,采取了平甲板的设计,这个方案体现为游戏中的雷暴。

虽然中国并没有按照41型驱逐舰的原始蓝图设计建造任何舰艇,但是在1968年到1987年期间,我国设计建造了15艘以该计划为基础的051型“旅大”级导弹驱逐舰,其首舰为舷号223的“济南”号。


旅顺口区,隶属辽宁省大连市。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东临黄海、西濒渤海,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北依大连旧市区,距离32公里。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旅顺被日军攻占,并于1894年11月22日在旅顺进行大规模屠杀,血洗全城,史称“旅顺大屠杀”。这个名字实际上也是承载着我国屈辱的历史,切不可忘!
旅顺也是我国的一大军港之一,从1880年至1890年10年间,清政府命北洋大臣李鸿章筹建北洋水师,经营旅顺港,在旅顺征民大扩航道,疏浚港湾、填海、筑炮台、建港池,使旅顺口成为当时世界闻名的军事要塞,并为五大军港之一。至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在旅顺只经营了16年,随后的几十年由日俄分别侵占,1955年4月15日,中苏举行旅顺军港交接仪式,从4月16日起旅顺军港的防务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掌管,现做为北海舰队的一处训练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