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论 | 电视能不能收费,该如何收费?
春天来了,但智能电视行业似乎还困在寒冬里。
随便在社交平台上翻一翻,就能看到——
#智能电视充多个会员一年花近千元#
#杜绝智能电视套娃收费套路收费#
#智能电视层层收费逼哭老人#
#多家公司联合倡议规范智能电视收费#
#智能电视如何留住用户#
……
不管是平台方还是用户自己,看到这些话题时心情大抵都是复杂的。
在平台那里,用户挑剔、抠门、无理取闹,惯常拒绝掏钱就罢了,不能白嫖就去微博吐槽,跑消协告状。
在用户那里,平台狡诈、套路、欲壑难填,历来吹得比做得好,巧立名目薅羊毛,不掏钱就化身广告屏。
这几年,智能电视的商业利益和用户口碑始终坐在一个下不来的跷跷板上,一旦谁先出手打破平衡,谁就能把对方悬空晾起来。

一开始被晾起来的是用户,“套娃式充会员”不是个例,一充再充,消耗信任,网友嘲讽“智能电视在消灭电视”。
等到用户“揭竿而起”,就轮到平台被晾起来:人民日报批评,七大OTT牌照商倡议,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关于规范智能电视收费行为的倡议书》……整个2月,智能电视在挨骂声中度过。
而在此之前双方其实早已多次交手,这几年因为电视广告争议也曾几度沸沸扬扬,大多数时候都是平台方后退半步,比如在开机广告上设置可返回关闭的功能。
从目前来看,此次依然是平台方后退半步,各平台已陆续在开机首页上线“免费专区”,让不愿花钱的用户也有得看。
但这种“息事宁人”一定还会“四面漏风”。因为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商业利益和用户口碑还坐在跷跷板上下不来。
要让他们下来,或者把握好平衡,首先需要捋清楚两件事:智能电视能不能收费?该怎么收费?
能不能收费?
先给出结论:肯定能。
在国外,电视从来不是免费服务,但由于国内电视频道大多免费,只有央视3568这类为数不多的频道属于付费频道,所以用户每月缴纳的有线电视收视费用价格并不高,且一次缴纳即可全频道观看,同时大多都从绑定银行卡中自动扣缴,这就给用户一种无感的错觉。导致用户长期以来对电视内容消费持有一种“我为什么要花钱”的观念。这并不正常。
任何一类服务都需要资金支持其运营和发展,只要不是由政府买单,那面向用户收费就理所应当,但如何制定合理的收费策略,以避免用户反感,是智能电视平台方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而当前的智能电视其实给自己搭了一个四面漏风的收费策略。
过去电视厂商靠硬件盈利,现在靠预装APK、开机广告、第三方会员抽成等方式盈利,这就把自己逼进一个死胡同:用户价值越少,越急功近利;可越急功近利,用户价值就更少。在激烈的视听竞争环境下,只盯着用户钱包、应割尽割的短视行为,只会将用户越推越远。
而智能电视平台方之所以出此下策,可能还因为它自己就身处在一个四面漏风的困境中。
众所周知,智能电视平台方并不生产内容,它们只是内容的搬运工。平台方通过聚合模式,把爱优腾芒B等内容搬运过来,但不同的内容归属于不同主体,均有属于自己的会员系统,收费自然也各异。尽管从理论上来看,平台方在技术上完全能够实现全平台会员体系的打通,但在实际操作上由于各内容版权方的收费标准不同等因素,也增加了打通的难度。
既然打通很难,那就先做容易的事,于是套娃收费就成为整个智能电视行业的通用手法。曾打着“用户为王”口号占领市场的智能电视,终于变成了用户最讨厌的样子,被指责“吃相难看”。长此以往,或将直接影响整个电视产业的商业运营,甚至导致产业的衰退。
对此,流媒体网的观点是:智能电视可以收费,但不能“吃相难看”。
该怎么收费?
这恐怕是一个谁都知道正确答案,但谁来解决都困难重重的问题。
但现在“容易”的路已经走不下去了,产业必须迎难而上。
流媒体网尝试提出一些思考,供行业参考。
1)当前智能电视过于急功近利,几乎把EPG首页的所有推荐入口都设置为商业价值入口,这势必会让用户产生被剥削感。智能电视的收费策略不应给用户太多剥削感,要尝试适当“留白”;也不应设置过多附加条件和隐性费用,避免用户因为收费不透明、权益得不到保障而感到不满。
2)当前智能电视的会员体系混乱,把高端化服务作为普遍性服务推广,造成“吃相难看”的现状。可尝试将套娃式小包制打通为大包制,在大包制的基础上再采用分层收费的策略,为不同类型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收费方案,在满足不同用户群体需求的同时,也能兼顾不同内容版权方的收费标准。
制定用户分层营销策略时,需要根据用户的行为和偏好进行划分。可以通过用户的观看历史、频次、时长等指标,将用户分为不同等级,并给予不同等级的用户相应的优惠和服务。比如,一般性用户可以享受基础的点播服务,而高端用户可以获得更多的独家节目、高清视频、无广告观看等特权。
3)考虑到电视产业特有的社会责任和文化传承属性,平台方在追求商业化的同时,应保持公共服务属性,提供一定量的免费内容服务,承担起平台责任。
4)尝试创新营销策略,如推出试用期、限时优惠、推荐有奖等方式,吸引用户尝试并付费。也可将内容服务与硬件售卖捆绑销售,如将内容服务作为新电视的赠品或特价商品。
以上流媒体网旨在抛砖引玉,相信身处产业一线的平台方们自有聪明的打法。
尽管目前用户吐槽无数,但智能电视依然是一门市场前景广阔的生意。相信一直以来平台方们都有做好的愿望,目前的局面显然违背了初心。而导致操作变形的关键,恐怕还在于过度困在自我世界,生怕错过任何价值挖掘窗口,而去无脑跟风、只走捷径、急于变现,没有真正花时间去洞察用户的真实诉求。
智能电视当前的自救路径,必须抓紧在接受市场更严厉的问责之前,认真搞懂“用户要什么”。当平台做好用户真正的服务者,和气生财,收益自然滚滚而来。
更多智能电视相关内容可微信搜索“流媒体网”公众号,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