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苏轼的《蝶恋花·春景》句句经典 “天涯何处无芳草”成为千古名句

2023-07-10 17:07 作者:天尘文史  | 我要投稿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长子。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进士。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颍州等。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以谤新法贬谪黄州。绍圣初,又贬惠州、儋州。徽宗立,赦还。卒于常州。追谥文忠。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著有《东坡七集》、《东坡词》。存词三百七十八首。


蝶恋花·春景

(宋代)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首词描写暮春之景,感叹伤春之情,表达旷达之语。


上阕写伤春,描写了一组暮春景色,表达了词人的惜春之情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花褪残红青杏小。”作者的视线从杏树开始,只见花瓣落掉飘满地,青杏初结,描绘出一幅暮春景象图画。表达了对春天易逝的惋惜之情。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燕子飞过,在空中不停地飞来飞去;溪水绕舍,在一户人家旁边潺潺流淌。描绘出春将逝去的景色。


“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柳絮纷飞已标志着“春去也”,更何况“吹又少”呢?但这种相似写法又不露痕迹,故不觉重复,倒给人以缠绵悱恻之感。“天涯何处无芳草”是到处皆芳草之意,伴随着芳草茂的必然是百花残,再次抒发了伤春之情。后人常用“天涯何处无芳草”来勉励、鼓舞那些情场失意的人。失去的恋情就让它过去吧,不必太伤心,人间处处有芳草,到处都可寻得真情。


下阕写人伤情,描述了墙外行人对墙内佳人的眷顾及佳人的淡漠,表现了词人抑郁终不得排解的心绪。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围墙里有位少女正荡着秋千,一阵阵悦耳的笑声不时从里面传出,表现出墙内年轻而富有朝气的生命活力;围墙外行人禁不住止步,用心地欣赏墙里佳人的笑声,不但没有被这笑声感染而变得开心,心里却想着远方,渲染出一种冷落、寂寞、烦恼的氛围。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墙外的行人听得到墙内佳人笑声,可是墙内佳人却一无所知,只有自怨“多情却被无情恼”。用移情寄怨的手法,含蓄写出因政治上的失意,自己的愁苦重重,无处排解。



全词写春光易逝的伤怀,而又不止是伤春感怀,更是他的一段心路历程。词意婉转,词情动人,于清新中蕴涵哀怨,于婉丽中透出伤情,意境朦胧,韵味无穷。



苏轼的《蝶恋花·春景》句句经典 “天涯何处无芳草”成为千古名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