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今日最in:英特尔推出新一代AI芯片,国产新冠疫苗陆续公布新进展

2022-05-11 09:16 作者:硬科技观察  | 我要投稿


5/11 今天不容错过

「半导体」

-英特尔推出新一代AI芯片 挑战英伟达主导的市场

-防英特尔抢单 台积电下月推进1.4纳米制程


「新能源」

-海外市场:LG新能源首季电池装机量居首,宁德时代等中企市占率持续增加

-松下考虑在美国新建电池工厂为特斯拉供货


「医药生物」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

-智飞生物第二代重组新冠疫苗预计7月进行临床申报


「智能汽车」

-电动车长途出游有望更便利,10分钟充满电技术已成熟

-智加科技在全美推出Plus Build计划,传统重卡可一日内加装自动驾驶功能


「元宇宙」

-华为眼球控制头戴设备专利获授权

-韩国SK电讯旗下元宇宙ifland将新增加密货币经济系统 拟下半年进军80个国家


「人工智能」

-AI定制方案提供商安擎宣布完成亿元级B轮融资

-“软体机器人”完成新一轮近亿元融资


「科创金融」

-科创板上市委:康为世纪、信科移动首发获通过

-8家科创板拟上市公司发审状态更新


「更多硬科技」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将6月发射,中国空间站年内完成在轨建造

-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7月“正式开工”


半 导 体

■英特尔推出新一代AI芯片 挑战英伟达主导的市场

英特尔公司发布了一款专注于人工智能(AI)计算的芯片——Gaudi2,该芯片制造商将进一步挑战目前由英伟达主导的AI芯片市场。Gaudi2是英特尔旗下Habana Labs的第二代AI处理器,其运算速度是Habana Labs之前芯片的两倍,由台积电的7纳米工艺制造,而不是之前的16纳米。(财联社)


■防英特尔抢单 台积电下月推进1.4纳米制程

台积电先进制程将再向推进。台积电供应链透露,台积电为取得制霸权,防止英特尔杀出抢单,决定将3纳米研发团队转战1.4纳米开发,并预定下个月正式鸣枪,投入确认技术规格的第一阶段(TV0)开发。(台湾电子时报)


■LG拟将微透镜应用到OLED面板上

LG Display正在考虑在其针对电视的OLED面板上应用微透镜,这种设计方案可以朝观看者反射更多光线。消息人士称,这将提高了光提取的效率,增加了屏幕的亮度,同时也降低了功耗。(科创板日报)


■高塔半导体发布其最先进第二代65nm BCD电源管理平台

高塔半导体宣布扩展其电源管理平台,发布其最先进的第二代65nm BCD,将操作范围扩大到24V,并将RDSON降低20%。该公司还在其180nm BCD平台上添加了深沟槽隔离,可将电压高达125V的芯片尺寸降低40%。(科创板日报)


■日月光凭借aQFN技术获高通、联发科Wi-Fi SoC大单

据业内消息人士透露,日月光凭借独特的aQFN技术获得了高通、联发科大量Wi-Fi SoC订单,并正在积极寻求包括引线框架在内的相关包装材料的额外供应,以完成订单。消息人士称,aQFN技术具有比基于基板封装的解决方案更高的成本效益,因此其已成为高通和联发科主流Wi-Fi 6/6E SoC甚至将于2023年推出的Wi-Fi 7产品的首选后端技术。(台湾电子时报)


■消息称高通拟以3亿美元收购以色列初创公司Cellwize

据报道,高通公司拟以3亿美元收购以色列初创公司Cellwize,目前双方正在进行深入谈判。(新浪科技)


■Yole:2022年DRAM/NAND闪存市场规模预计将创历史新高

近日,市场调机构Yole发布《内存行业年度状况报告》。2022年DRAM、NAND闪存市场将分别增长25%、24%到1180亿美元、830亿美元,均创历史新高。2021-2027年,独立内存市场预计将以8%的年复合增长至2600多亿美元。


新 能 源

■海外市场:LG新能源首季电池装机量居首,宁德时代等中企市占率持续增加

据报道,能源市场调研机构SNE Research数据显示,中国以外地区登记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为42.5吉瓦时(GWh),同比增长54.1%。其中LG新能源的装机量为13.9吉瓦时,同比增加59.9%,位列第一。日本松下和中国宁德时代分别以9.3吉瓦时和7.1吉瓦时的装机量位居第二和第三。SNE Research表示,宁德时代等中资企业的市占率持续增加,对韩企带来一定压力。(界面)


■松下考虑在美国新建电池工厂为特斯拉供货

松下考虑为特斯拉在美国新建电池工厂,为其供应全新的大容量电池。工厂预计最早在2024年投入使用。(日经)


■金辰股份:高效电池技术路线处于研发阶段末期 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开始市场销售

在金辰股份2021年业绩说明会中,公司负责人表示,就前期研发投入及新产品问题,现在HIJ、Topcon技术高效电池技术路线处于研发阶段末期,预计2022年第四季度开始市场销售。公司预估,2022年全行业HJT将有25GW左右的新增项目设备订单,2023年预估会有40-50GW的新增项目设备订单;TOPCon方面,预估2022年有80-100GW新线建设。(财联社)


■东电化将投资近500亿日元新建零部件工厂 供电动汽车使用

据报道,东电化(TDK)将在日本岩手县北上市设立纯电动汽车使用的电子零部件新工厂。将投资约500亿日元,到2024年底把产能提高到目前的约2倍。(日经)


■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发电量累计突破3万亿千瓦时

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获悉,长江干流的6座梯级水电站——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累计发电量突破3万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9.1亿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4亿吨,为我国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提供强劲动能。(科技日报)


医 药 生 物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生物经济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不断加强。


■智飞生物第二代重组新冠疫苗预计7月进行临床申报

据了解,针对目前流行的德尔塔和奥密克戎两种变异株,智飞生物第二代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发已实现关键技术突破,预计在7月份进行临床申报。(证券时报)


■沃森生物:公司新冠mRNA疫苗三期临床试验工作正在进行

沃森生物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新冠mRNA疫苗三期临床试验工作正在进行,目前已进入相关试验数据清理阶段。公司将严格按照相关法规的规定披露该疫苗的进度信息。(财联社)


■日本明治集团旗下制药公司新冠疫苗已启动最终临床试验

据报道,日本明治集团旗下的制药公司KM Biologics(熊本市)宣布,关于正在开发的新冠疫苗,4月底已启动最终阶段的临床试验,计划在日本和菲律宾以18~40岁的1500人为对象,持续至2023年11月。此外,以儿童为对象的临床试验也已开始。(财联社)


■辉瑞以116亿美元收购Biohaven

美国医药巨头辉瑞宣布,将按照148.5美元/股的价格收购急性偏头痛药生产商Biohaven,交易估值达到116亿美元。两家药厂在去年11月时就有过合作,当时辉瑞曾斥资3.5亿美元收购该公司股票,折合每股173美元。(财联社)


■罗欣药业与安翰科技就消化道振动胶囊系统达成合作

罗欣药业日前宣布,公司与安翰科技签署了合作协议,成为安翰科技消化道振动胶囊系统在中国大陆区域内的总代理商。后者于2022年2月28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发的创新医疗器械注册证,可在吞服后经过消化道时,以设定的频率进行间歇性舒适按摩,从而缓解和治疗便秘。(科创板日报)


■新可穿戴设备可持续监测多项身体指标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工程师已经开发出一款可穿戴设备,可以同时实时连续监测葡萄糖、酒精和乳酸水平等多个健康数据。研究人员在9日发表于《自然·生物医学工程》上的一篇论文中描述了该设备。该设备看起来就像大约六个25美分硬币叠在一起一样,由一个连接到电子产品盒上的类似于魔术贴的微针贴片组成。每根微针的宽度约为人类头发宽度的五分之一。佩戴该设备毫无痛觉,因为微针可以在不穿透皮肤表面的情况下,用其顶端的不同酶与皮肤间质液中葡萄糖、酒精和乳酸发生反应。这些反应产生微小的电流,由电子传感器进行分析,并通过无线方式实时发送到研究人员开发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上。(财联社)


智 能 汽 车

■电动车长途出游有望更便利,10分钟充满电技术已成熟

记者了解到,在直流充电桩,如果用120KW(千瓦)充满一辆电池容量为100kWh(千瓦时)的纯电动车,一般耗时40分钟到60分钟之间。而如果开长途遇到客流高峰需要排队充电,就容易出现等候充电时间过长的情况,这也是不少电动车主,对驾驶电动车长途出行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随着充电桩技术的快速迭代,如今,就充电桩而言,只需要10分钟左右就能充满一台容量为100KWh电动车的技术已经成熟,并在逐步落地过程中。(央视财经)


■智加科技在全美推出Plus Build计划,传统重卡可一日内加装自动驾驶功能

重卡自动驾驶公司智加科技宣布在美国推出Plus Build计划,并选择车队技术解决方案公司Velociti作为技术支持伙伴。根据Plus Build计划,只要是可上路运营的重卡,都可在一天之内被改造为搭载智加PlusDrive系统的自动驾驶重卡。根据Plus Build计划,只要是可上路运营的重卡,都可在一天之内被改造为搭载智加PlusDrive系统的自动驾驶重卡。(36氪)


■Lightning eMotors为电动车队车辆增加自主驾驶选项

科罗拉多州的Lightning eMotors公司与弗吉尼亚州的Perrone Robotics公司合作,正在为电动中型商用车增加2级和4级自主驾驶能力,并已宣布其第一个客户。(cnbeta)


■吉利汽车宣布入股雷诺韩国汽车,持股比例为34.02%

吉利汽车控股宣布,吉利汽车控股与法国雷诺集团的韩国子公司雷诺韩国汽车签订股份认购协议,共拓韩国市场。交易完成后,吉利汽车将通过其子公司Centurion Industries Limited,持有雷诺韩国汽车34.02%的股份。雷诺集团仍将保持大股东地位,雷诺韩国汽车将继续由雷诺集团并表。(中新网)


■富士康再度增资美国电动车子公司,加码电动车布局

富士康冲刺电动车布局,9日公告透过子公司再次投资3750万美元,参与海外重要电动车子公司Foxconn EVTechnologyInc.增资,借此提升美国电动车制造能力。(新浪科技)


■理想汽车李想:将来纯电动车型会采取一种全新形态

理想汽车CEO李想在财报会上表示,接下来产品规划是两种不同的动力采取不同的形态,增程最好的形态就是SUV,但纯电做大尺寸SUV效率不高,理想会采取一种全新的形态,专门为纯电动而设计。这两种形态之间不会产生竞争,而是共同去打20万-50万的市场。在每10万的价格区间都会放一款重量级产品,同时包括纯电动和增程。(证券时报)


元 宇 宙

■华为眼球控制头戴设备专利获授权

5月10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申请的“根据眼球焦点控制显示屏的方法和头戴电子设备”专利获授权。摘要显示,该方法包括:在显示屏上显示图像,用户眼球的聚焦焦点在第一距离范围内;在检测到用户眼球聚焦焦点不在第一距离范围内的持续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长时,关闭显示屏。实施本申请实施例,可以节省功耗,并减少图像对观看现实世界的影响。(36氪)


■韩国SK电讯旗下元宇宙ifland将新增加密货币经济系统 拟下半年进军80个国家

韩国SK电讯在今日召开的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SK电讯元宇宙负责人Yang Maeng-seok表示,“今年第一季度,为了加强元界空间通信的核心价值,ifland改进了以会议和社区功能为重点的服务。ifland第二季度将增加开放平台和加密货币经济系统等新功能,以塑造社交元宇宙。”他补充道,“通过开放平台,我们可以直接创建头像和空间,我们计划在下半年进军80个国家,提供基于加密经济系统的支持和内容交易。” (News1)


人 工 智 能

■AI定制方案提供商安擎宣布完成亿元级B轮融资

安擎宣布完成亿元级B轮融资,投资方由商汤科技、汉虎资本、栖港投资、金证科创、两仪众富等机构组成。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自主研发、营销网络布局、端到端服务体系优化、计算产业双循环生态建设,以及高端人才的引进等。(科创板日报)


■“软体机器人”完成新一轮近亿元融资

“软体机器人”宣布完成新一轮近亿元融资,本轮融资由亦庄国投与芯创一期基金共同投资,星涵资本担任长期独家财务顾问。据官方介绍,软体机器人是以软体机器人技术为基础的创新型科技公司,公司拥有软体机器人全流程设计、制造以及相关控制技术。(36氪)


科 创 金 融

■科创板上市委:康为世纪、信科移动首发获通过

根据科创板上市委2022年第37次、38次审议会议结果,江苏康为世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发事项获通过。(证券时报)


■8家科创板拟上市公司发审状态更新

截至发稿,共有723家公司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受理,今日8家公司发审状态更新,其中振华风光、国铁科技、康为世纪、信科移动已过会;湖北万润、三未信安、天德钰已问询;慧智微已受理。(科创板日报)


更 多 硬 科 技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将6月发射,中国空间站年内完成在轨建造

除了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接下来中国空间站后续在轨建造任务也有了时间表。6月,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将发射,3名航天员将进入中国空间站组合体,并在轨驻留6个月。在今年年内,中国空间站也将完成在轨建造。(央视新闻)


■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7月“正式开工”

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将于今年7月中旬正式开工,拍摄第一批用于科学研究的照片。美国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研究人员、韦布空间望远镜工作团队成员克劳斯·蓬托皮丹当天告诉媒体,韦布空间望远镜将捕捉到拍摄目标发出的红外线,这些图像着色处理后将生成数张“令人惊叹的彩色照片”。这些照片将用于天体物理学研究,有助于人类加深对宇宙的了解。(新华社)


■西南地区最大智算中心上线

据悉,“东数西算”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成渝枢纽节点的样板工程、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成都智算中心正式上线。据了解,成都智算中心的算力利用率预计将大于90%,同时将结合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在成都的落地,以及“东数西算”国家战略举措,在智慧城市、交通、医疗、遥感、金融等领域打造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应用标杆。(科创板日报)


■3D打印正孕育新增长点

据报道,经过多年发展,3D打印技术已取得长足进展,在推动现代制造业发展和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拥有完备的产业体系、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以此为依托,3D打印技术有望不断拓展应用广度和深度,培育新的发展增长点,推动中国制造向更高技术水平、更高附加价值、更加绿色低碳的方向持续升级。相信随着相关领域政策不断落地,不同行业领域、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各展其长、相互赋能、协同发力,必将共同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


硬科技 │ 今日最in

关注与硬科技各大领域相关的每日最新资讯,让读者纵览市场热点、技术动态、公司新闻、投融资信息、知产热点等全面内容。

今日最in:英特尔推出新一代AI芯片,国产新冠疫苗陆续公布新进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