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匠专访 | 内容分发经理给萌新的建议

Q1、您可以谈一谈从流量运营、内容运营到内容分发经理这个职业发展过程是怎样的吗?
这三个职位代表了三份工作经历,同时也对应了三个城市。 我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线上旅游的平台做流量运营,运营产品是酒店门票,我们负责运营不同的渠道流量。 我当时所在的这个团队比较特殊,它的总部在广州,当时是四个人到江西南昌去开发,刚落地十天我就加入了这个团队,所以我相当于加入了一个从零起步的分公司。我刚开始是负责一个名叫“拉手团购”的小渠道,后来接手了所有的团购渠道,类似于美团、大众点评,还有糯米团购等,再后来除了团购领域我还接手了包括携程预付,去哪儿预付,艺龙酒店等在内的预付渠道。 第一份工作带给我的感觉是,虽然各方面待遇都好,接触的东西也多,但我觉得我是一直在一个运营的边缘上,并没有真正接触到内容运营的核心。另一方面,我也不想局限于旅游行业。 由于想换一个城市,验证并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时也想在运营这个领域继续深耕,两年后我到了上海,加入了千图网,从事内容运营的工作。 我很感谢千图。它不仅帮助我提升了运营方面的专业知识,还真正的打开了我的视野。它的企业文化,包括团队管理、内部孵化、股权激励,项目的创业,或者内部的一些培训等等,这些大公司的一些机制化的东西,都有让我感受到不一样的地方。 千图的工作,虽然也是内容运营,但是比较注重内容生产,后面的内容管理,包括内容分发等等是相对比较弱的。因此在分发这一块,我是欠缺的。 到了珠海,也是巧合,我面试的是内容运营岗位,刚好分发缺人,我就接手了分发。所以内容分发工作我也是从零做起,目前这个团队是一个面向印度市场的短视频app 产品。这份工作经历可以补足我在分发上的不足。
Q2、老师工作过的公司/目前公司属于什么行业,这个行业的特点以及关键的业务指标有哪些,或者曾经工作的关键点、核心能力等,可以给我们分享一下吗?
千图,属于设计行业。特点就是跟节日的相关性很大,对节日素材的需求大。它的关键业务指标包括下载次数等,下载次数其实相当于电商行业的购买次数。 目前这一份分发工作,属于短视频消费行业。特点就是,头部太强了,我们必须要走自己的特色,避开和大厂竞争,走出自己的赛道。它的关键业务指标是分发效率、用户播放时长等。 我主要分享一下流量运营工作的核心能力。 做流量运营的核心能力是应变能力和沟通能力。做不同的渠道需要去对接对应渠道的同事。 比如说我做美团,美团公司会有一个人来对接我们,同时你还能迅速地切换到糯米团购或者是大众点评团购渠道的工作等等。这需要我们举一反三,熟悉不同渠道的不同规则。比如说打包组合不同的产品,去跟对方去商量这个产品可不可以在美团渠道挂一些首要的位置,或者是跟他申请一些特别的东西做到资源置换。如果我们把最有优势的产品放过去,他们也会对应的进行主题活动宣传,这样产品可以得到曝光,平台流量也会上升,达到双赢的状态。
爱数据社区直播分享短视频行业业务指标介绍与案例分享

Q3、内容分发的核心是什么?如何为公司创建价值的?
内容分发的核心是,让用户快速、持续地消费到自己喜欢的内容。 比如你在玩抖音的时候,抖音背后做内容分发的这个人希望你能一点开软件,就被软件中的视频吸引到,这讲究的就是分发效率。另外,这个人还希望你在用抖音的时候,不仅看到的第一个视频就是喜欢的,滑到第二个,第三个还是你喜欢的,这讲究的就是分发的持续消费。内容分发的核心就在于分发的效率和持续性,这可以让用户更快地去看到自己喜爱的内容。 要想为公司创建价值,那么你就要跟着团队的大方向走。例如团队希望走社交方向,那么分发核心就要优先侧重社交率高的内容;团队走消费方向,那么分发也应当优先分发吸引人消费的内容。 比如说我们团队目前的阶段就是效仿快手走社交的方向,这个时候我们无论是内容生产还是运营、分发等,我们都要往社交的方向去做。假如说走了一段时间,发现社交在短时间内产生的效果不明显,那这个时候我们可能就会切换另一个方向。
Q4、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您觉得哪一块比较难或者操作难度较大?
对我来说比较有挑战的是目前的这第三次工作。 首先,我没有任何算法的基础知识。在工作当中,我需要去设计一些规则,规则的背后是技术支持,技术支持就需要我去跟算法工程师沟通,我要知道他是用什么方式让用户更快速更持续地消费到内容。刚开始,我在网上搜算法的一些知识,算法背后又需要庞大的数学知识,包括一些函数等等。 其次,我需要迅速地理解工作背后更复杂的一套分发逻辑。我只有明白这些逻辑,才可以更好的沟通。这是一整个分发工作对我来说比较困难的地方。 再有,就是语言和文化问题。因为我们做的是印度产品,面向印度市场,那么我们就需要了解印度的语言。不像中国,官方语言就是汉语、普通话,但是印度朋友的官方语言就有十多种,那我们产品的内容自然也会有十多种。另外,本地化运营是我们产品发展的必然方向,那么我们将来还要跨越语言问题,了解他们具体的风俗文化等等。
爱数据社区直播分享短视频行业业务指标介绍与案例分享
Q5、老师参与很多本畅销书随书思维导图的制作,关于这个思维导图技能老师可以分享一下心得体会吗?
思维导图就是把你的思维逻辑通过图形的方式呈现出来的工具,帮助你思维表达。它体现了两个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不仅要做出一张思维导图,而且还要做出一张好看的导图。一张好看的思维导图,方便去传播,甚至还能帮助自己打造专属IP。 做思维导图的软件很多,比如大部分人最开始都用的XMind思维导图软件、比如XMind2020思维导图软件,它们提供的结构非常多,默认模板也非常漂亮。起初大家只会去用它做一些工作总结,或者文章提纲等等。以前只会觉得做互联网的人才可能会用思维导图,后来你发现传统行业的人也开始用思维导图,连中国新说唱的说唱选手在上台之前,都愿意用一个思维导图去梳理自己写歌词的逻辑,逐渐用着用着会发现思维导图工具使用的场景非常广泛。包括XMind团队,也一直致力于推广思维导图的应用。 思维导图可以锻炼自己的提炼能力、总结能力等等。我个人在实践了之后,慢慢地接触到了很多类似于“笔记侠”这种专门做笔记的平台。我发现原来思维导图也可以做到这样好看,接着我试着去探索了一下,并整理出了自己的思维导图模板。在这个过程中,就不自觉地培养了自己的设计审美能力。 比如给你一份几万字的文字稿,你需要把这个文字稿提炼,做出一个思维导图。首先整理文字稿非常锻炼人的提炼能力,另外你需要把这些信息体现、整合,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这就非常锻炼总结能力、审美能力。
Q6、蛋蛋可以介绍你个人的公号吗?以及老师可以推荐几个您平时阅读和浏览的资源渠道吗?
公众号的名字叫做真腔实蛋,取自真枪实弹这个成语。最近我把自己公号的文章做了一个历史文章的合集。
蛋蛋老师个人公众号

自己的人生原则是保持真实,坚持创造。我自己对于这个公众号的期望,是用真腔实蛋去传递我自己真实的声音、真实的思考,希望自己可以实打实的输出干货。 开始做这个公众号的时候,只是单纯的记录自己的读书笔记、记录对某一篇文章的启发和感想。我如果哪一天没有记录,就感觉对生活而失去了热情,而且我非常坚信,记录跟写作这件事情能够给每个人带来好处。 慢慢地,在公众号里,我开启了思维导图跟知识卡片的技能分享,干货也慢慢地多起来了。目前公众号的定位就是可视化地记录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之后公众号输出的核心也会在可视化和记录这一块。 我平时阅读和浏览的资源渠道非常集中,主要是微信跟小红书。 除了聊天、看公众号以外,我还用微信搜索相关内容,搜索不仅可以搜出朋友圈的内容,还能搜出文章和其他的平台内容等信息。
Q7、您认为胜任内容运营这份工作应该具备哪些能力?
任何一份工作,包括内容运营这份工作在内,能够胜任它的首先一定是通用能力。 假如说一个人的沟通能力不行,逻辑思维能力不行,他的专业技能再强,这个人的发展也是有上限的,是有天花板的。 但是有的人通用能力OK ,那么他做任何一份工作可能都OK。因为通用能力是技术能力以外,就算技术能力不行,你只要肯学,换任何一个岗位,换任何一个行业,基本上都可以用半年左右的时间去学习到这些知识。 其次是工作最基础的能力包括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学习能力等等。 关于内容运营,我们首先就要对内容保持高度的敏感。举个例子,之前在千图,今天凌晨我们看到新闻说哪里地震了,这个时候第一反应就是要在生产群里发出消息,赶快做出几张关于地震、抗援救灾之类的海报。因为第二天早上当人们知道地震的新闻后,肯定有抗震救灾这方面的海报需求。因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敏感度,及时去捕捉用户的需求。 最后就是基本的数据分析能力。做了分发之后,一定要去了解分发规则,只有知道做出来的内容通过哪种方式,什么样的信息流去呈现给用户,你才能判断你的内容是否合格。
爱数据社区直播分享短视频行业业务指标介绍与案例分享
Q8、对于一个初入职场的新人,老师有什么建议吗?
第一点,一定要保持学习的心态。刚出社会或者说刚进入职场的新人,不能一上来就有“这不是我该做的我不做”这样的想法,这对于新人来说是非常忌讳的。工作中一定要保持好奇心、保持探索求知得欲望,保持学习的心态。 第二点,要积极主动把握机会。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如何做好准备,就是平常多去学习,多去探索。比如在千图的时候,我能竞选就去竞选,可能最终的结果不一定是好的,但是有了这次的经验,下一次就会做得更好。开始对职场的经验是一片空白的,所以在做好自己事情的基础之上,肯定要尽力去打开自己的视野,了解更多的东西。 第三点,多看岗位相关的书籍。这是一个非常基础非常原始的获取信息的渠道。
千图的公司文化之一就是学习文化,公司有两三面书墙,书籍和公司的内部系统大家都是可以利用学习的,而且千图每个月还有读书的奖励等激励员工学习的机制。 第四点,理性地看待加班问题。每个人拥有的时间是一样的,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时间是一种很公平的资源。我们要正确地考虑自己的投入产出比。假如我加班了4个小时,在这段时间里,我真的获得了一些利于我以后发展的实用性技能,或者是思维、见识等,那么这4个小时就是值得的。如果说你投入时间去加班,但是你并没有获得成长的话,就不如把时间留给自己去投资、学习,比如说报个爱数据的数据课程等,可能会直接提升一个台阶。 第五点,除了培养我们的通用能力外,一定要有一个自己的输出技能。不管是数据分析也好,其他技能也罢,你要有一个让别人眼前一亮的地方。 最后一点,多思考多总结。很多人投入了一些时间,却没有任何东西沉淀下来。拉开你跟别人差距的点,就在于平时的积累、思考和总结。去想一想今天做了什么,获得了什么,还可以整理项目经验,做一些阶段性的梳理和回顾等等。之前我们很多人和总裁一起开会的时候,最怕的就是被问到那个数据怎么样,千图的营收是多少等类似问题。反过来思考,问题就代表了他们的关注点。你要去想他会问你一些什么问题,为什么会问你这些问题。比如说他问最近的下载次数怎么样,这就代表着他们认为这个东西很重要。对一个新人来说,可能刚开始找不到这份工作的门道,但是你只要思考老板的问题,你就能知道这个团队关注的东西,方向在哪里。
Q9、对于即将毕业的同学,老师有什么建议吗?
首先第一点是自信。不管你过去有没有经验,你的项目是不是空白,你的实习经验是不是空白,一定要自信。自信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品性。这不仅是对自己的工作有益,对自己生活也非常有帮助。 第二点在线下要积极参加校招。在学校如果有机会去参加校招面试,都可以多去参加。你可以提前感受一下,做好心理准备。 第三点要在线上多看不同的公司JD ,甚至可以分析一下他们的JD 。可以通过不同的公司,大公司也好,小公司也好,根据他们JD里面提到的要求能力等,去建立自己的一个职位能力模型。如此你可以发现自己还缺什么,可以补什么,也可以发现他们需要什么样能力的人。如果你刚好擅长某个能力,那你在面试的时候就要突出展示你的这个能力。如果你有案例,就可以提炼出来,自己个人的总结,也可以帮助自己在后面找工作面试当中有一个比较好的承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