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翕•肖像 | 李晶——个性化审美理想中的女性形象

2021-11-03 12:21 作者:翕兮文化  | 我要投稿


李晶《红系列NO3》

40×60cm

绢本设色

2019年



我的工笔感悟-李晶

 

我作画,承袭古法。因前人之画设色精妙,色泽纯和,笔法沉秀,气韵芳华,其内在的力量无法抗拒;但要“具古以化”,“借古开今”,以今日而言,传统中国画的程式化显然与愈益增长的视觉知性不相适宜,加之,求新求变亦是生命之本能,性之所适也。


李晶《红系列7》

50×90cm

绢本设色

2020年
李晶《梦蝶1》

200×65cm

绢本设色

2020年
李晶《带翡翠项链的女孩》

60×90cm

绢本设色

2020年



我偏爱女性绘画,兼作静物。古人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摄生动质,凝神空照”,皆是阐明主观再造在精神层面赋予客观物象以个性化的审美理想,诸如:思想、情感、气韵与格调,是内在的。那么,在以空白为底,以线造型,追求平面性以外,兼以西方写实技法融入绘画,虚实有度,以弥补传统程式化的不足,无外乎,亦是主观再造在技法亦或形式层面赋予对象的个性化的视觉体验,是外在的。一内一外,并重双生,常在常新,求异探微,自然之道也。



李晶《玉生香1》

60×85cm

纸本设色

2017年

李晶《玉生香2》

60×85cm

纸本设色

2017年
李晶《夭桃系列3》

40×40cm

绢本设色

2021年
李晶《秀色朦胧》

50×50cm

绢本设色

2018年


工笔画,世人皆叹其精微。无外乎,画家敏锐的观察力,高扬的审美理想,娴熟的绘画技巧,丰富的表现能力,浑融贯通使然。细细追寻,不难发现,以空白为底,以线造型,平面性,装饰性,以及借来的写实技巧,构成了现代写实工笔的基础。以空白为底,几千年未变,不知是否与孔子言及的“绘事后素”的文化伦理相关,暂不深入讨论;以线造型是中国画的最大特征,只有以空白为底,线的自在与意趣才能最大化的体现,以线造型,如同工笔画这座大厦的机体框架,尤为重要,此为白描、线描独立成科的原因;平面性与以线造型相辅相成,因有平面性才不会阻碍以线造型的自由,才不会削弱线的价值。以今日而言,融入写实技巧,以面造形,塑造空间感,势必会对以线造型的削弱,须审慎为之,两者如若君子,互谦互让,均不做过度逞强,得失相宜,方可浑然有势,深厚大气。装饰传统源远流长,已然是一种程式,可谓东方艺术的基因,衣食住行,皆可匿得装饰踪迹。马蒂斯有言:“是东方艺术救了我们”,可见装饰性给世界带来的影响之巨大。工笔画的这些特质,成就了画作的经典性,是其它画种所未有的。


李晶《丫丫》

95×200cm

绢本设色

2020年
李晶《小美》

68×136cm

绢本设色

2020
李晶《小宝》

30×30cm

绢本设色

2020年



时至今代,中国新水墨,俨然已成为一面旗帜,在追求自由,多元化表达,笔墨语言,绘画结构、视觉元素等诸多方面,都要重新获得时间的秩序与新生,工笔画如何凝聚新时代的力量,值得审度与考量!



艺术家简介


李晶

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高级职称,当代新工笔人物优秀青年画家。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获文学学士学位。被东京文化中心称为“最美艺术家”。


出版:

光明日报社《美需要设计》

作品刊登在美国杂志《ALONE》

作品收录在《2017中国当代艺术文献》 



翕•肖像 | 李晶——个性化审美理想中的女性形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