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黑暗森林法则与猜疑链的构成——读《三体》系列有感-1
大家好,我是无方菌。今天我们来聊一聊“黑暗森林”的那些事儿。

首先,在《三体II:黑暗森林》中,罗辑将黑暗森林的理论图景讲述得十分清晰。他与大史(史强)的近乎“启发法”的问答更是逻辑严密、有理有据。那么,根据罗辑的推论,“黑暗森林”法则是什么呢?
看过书的朋友应该都清楚,“黑暗森林”法则有两个很关键的组成部分:猜疑链和技术爆炸。(那两条不证自明的宇宙社会学定理后面再出场)
猜疑链其实是一个很普通的东西,它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有交流,就会有猜疑链。当然,在现阶段地球社会中,交流的传递速度是飞快的。于是在交流对象和交流对象说了一两句话之后,猜疑链就被化解了。

但是在太空中也如此吗?并不是的。文明与文明之间,可能隔了几万光年。此时,我们不妨自己进行推导:假设这里有且仅有两个相隔10光年的文明,它们分别是甲和乙。它们也知道它们所能探测到的附近的区域也没有其他文明。首先,甲可能出于好奇,或者好玩,总之任何原因,向宇宙中广播了一条消息。这次广播暴露了甲的粗略位置。广播的信息以光速传播,在十年之后被乙接收到。乙成功地破译了这条消息。现在,它必须去思考这么一个问题:甲是善意的吗?(“善意”,此处指不主动攻击和消灭文明而是试图和平共处)
由于从甲发出消息到乙接收到消息,中间隔了10年,所以乙就无法判断现在的甲到底还是不是善意的,尽管它的消息内容可能是善意的。其实这时,乙宁愿相信甲是非善意的,毕竟防人之心不可无。所以,乙仍然面临一个重要的抉择:发消息吗?
甲的广播仅仅暴露了它的粗略位置。不考虑其它的文明,如果向全宇宙广播消息,那么甲也会产生同样的猜疑。同时,只知道甲的粗略位置,是不可能向其发射定向粒子束以传播信息的。所以,乙要么向全宇宙广播消息,要么沉默。
如果现在我们把其它的文明纳入考虑的范畴,那么无论是甲还是乙,它们广播的消息都会被其它文明接受,并被其中的一部分文明成功破译。此时,其他文明也会产生同样的猜疑,并面对同样的抉择。
不过话说回来,上面仅仅讲了猜疑链是怎样产生的。那为什么会产生猜疑链呢?也就是说,为什么过了10年就要无端端地怀疑发出消息的文明呢?
这就需要引入另一个概念:技术爆炸。回顾人类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人类的科技水平是成倍增长的。也就是说,在近五百年里我们所发展出来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成果,可能比过去五千年的一切成果还要翻十倍。那在短短十年里,是绝对有可能发生技术爆炸的。那时,也就是说当一个文明接收到另一个文明发出的消息时,“另一个文明”可能早已经从I级变成了II级文明。(I级:能利用行星上的一切资源。II级:能利用星系(太阳系规模)上的一切资源)

所以文明“们”宁愿保持沉默。
但是有的朋友有些不解:那为什么有一些文明还要“心怀恶意”,去主动攻击和消灭其它文明而非保持沉默呢?
这时,我们就请出我们的宇宙社会学公理:1. 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2. 文明(为了生存)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基本)保持不变。
那么,文明“们”便面临了一个共同的矛盾:资源是有限的,但扩张只能是无限的。那既然处于这么拥挤的宇宙,怎么才能让自己在这片时空中活下去呢?
答案显而易见:由于猜疑链的化解难度极高,那么合作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只有竞争,甚至捕食的关系。这样一来,打架似乎就成了最佳选择。
达尔文“弱肉强食”的进化论观点,其实在宇宙中仍然是生效的。只不过,文明的留存,可能已经不仅仅是环境的选择这么简单的事情了:其它文明的选择也是有可能的。
在黑暗森林的生存死局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你不先死,我必灭亡。所以有些时候,攻击反而比探测省时省力。毕竟攻击没什么损失。

但是!!!
笔者有一个构想。
既然猜疑链的根源是交流速度太慢,那么能不能从根源处解决问题,提高交流速度?已知的量子纠缠速度是特别快的,智子就是这么运作的。既然如此,如果所有文明都能够蚀刻属于自己的智子,直接提高交流速度,同时提升信息透明度,化解猜疑链,让阳光真正照进我们四维时空的黑暗森林?
笔者很期待这一天。

好的,那么今天我们就先聊到这里。如果对于本文有什么建议或者异议,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谢谢。

声明:本文所有图片素材均来源于网络,网址为https://image.so.com/i?q=%E4%B8%89%E4%BD%93&src=tab_www。若有侵权请及时私信UP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