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消费过度的BML

标题已经说明了主体。
这无关于任何表演节目,UP主,嘉宾,工作人员。以及其它杂七杂八的东西。
而是BML的存在。
在此之前,先说明,这篇文章只是自己的感想。
我没有任何干货,学术论证。只有自己的胡思乱想。也不指望有人欣赏或分享
只是记录自己的一个随时冒出的想法。
BML,我认为的是UP主的一次线下聚会与表演。
与拜年祭不同的BML。是可以一起聚在一起的线下活动。
我喜欢这个,活动是一个很不错的想法也是很好的行动。
只是,BML。还是一次表演。
表演意味着什么呢。作品与主体。
实际上BML的主体混乱是无法规划的,因为这不是春晚,有一个核心主体。
BML是体现UP主的,而且还是多个。也就同样意味着作品
是无法统计风格。
我很喜欢BML,每一届。因为作品真的很棒。
可是,这是一年一届举办的。每个人都很努力。
但当它再次举办的时候。
我感觉,BML有点“累”。
l嗯。。。
有点抽象,换句话说吧:
作品失去了风格,显得失去了惊艳与趣味。
没有了那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也显的张力不足。
主体变得严肃,与缺乏自由度。感觉应该是新内容的缺失而导致的一种疲惫感。
嗯。。,应该还是有点抽象吧。
至之前的2018上海场就一直担心这些事情。
这种感觉在北京场直播的时候就开始出现。
真的不希望BML成为无意义的表演活动。它应该是能体现UP的活力,而不是为表演而表演。
当然,这对于北京场的现场观众来说应该还是挺兴奋的。
我也就直播的时候能在这里胡言乱语了。
嘛,嗨就够了。
虽然想这么说。应该还是害怕BML失去了色彩吧。
我不想现在的“干杯”,成为应酬的“干杯”。那太糟糕了
也剩不了多长时间就是拜年祭了。希望拜年祭能够让我再感动起来。
加油啊。各位。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