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焦虑,但掌握方法后,我再也不焦虑了
焦虑好像是我们身边常见的一种情绪现象。他好像一个老朋友一样,多年前总是伴随在我的身边。但随着认知的提升,以及对焦虑本质的思考和了解后。他终于慢慢的离我而去,以后虽然还有反扑的迹象。但终究还是无法近身。有幸能看到这里的朋友,我就把这个认知当作是一件武器,送给你。愿你此生不再受焦虑的困扰。
什么是焦虑呢?对于想要的事,又没有能力控制,求而不得。这时产生的,担忧,害怕的情绪,叫作焦虑。往往都是因为欲望太大,想要的太多,但是自己又没有能力去达到。最重要的也是自己又极度缺乏耐心。王小波说过: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你环顾一下自己身边。烦恼,担忧,和害怕的事情都依依列出来,你会描绘出焦虑常有的几种形式。一个是,你可能把自己安排的太紧凑了。每天,每时,每秒。都活在你的计划里。要完成的事情太多了。只要耽误一天,你就会觉得喘不过气来。安排的日程也总是会被不重要的事情给打扰。另一个是,你看到的目标,或者说你给自己的定位。对于你来说差距太大了。你刚开始打算提高成绩就看到的是区域第一,这样的目标,对于你来说距离太远了。再一个是,有时选择太多也会让人陷入焦虑,比如突然有一段自由时间,却因为想做的事情太多,最后把时间都浪费在摇摆不定上,静不下心做最重要的事,或者说根本不知道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另外,很多能人的观点也让人纠结。有说阅读应该只字不差,有说按主题阅读,不必全部读完。看上去两个人的说法都有道理,但是做法却完全相反。到底该用哪个方法呢。人喜欢唯一性和确定性,面对多元和不确定,靠天生的习性是很难应对。还一个是,有时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些外在环境的限制,比如因家庭、工作的影响,有些事想做却做不了,还有些事不想做却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去做。这种低效或无力有时也会让人抓狂。更一个是,有的事情,有的学习内容就是很有难度,有的技术就是很难学。但是真正能让你变强的东西,其核心困难是无法回避的。不下决心攻破,始终在外围徘徊,这样时间越长越焦虑。因人而异,还有许多让人非常焦虑的形式。
归结一下焦虑的根源和本质,就是人的欲望太多,能力有差距。而且想做的太多,又没有耐心,想立刻就见结果。再往深了说,焦虑并不完全源于我们的主观意识,而是来自我们大脑的生理结构。我们已经知道人类的天生属性是避难趋易和急于求成,也就是说,在我们内心深处早就埋下了这样的种子:急于求成,想同时做很多事,避难趋易,想不怎么努力就立刻看到效果。这才是焦虑真正的根源。焦虑是天性,是人类的默认设置。千百年来,所有的人都一样,只是进入信息社会之后,由于节奏变快,竞争更强,这种天性被放大了。所以,我们没有必要自责或者愧疚。也没必要和天性较劲。而应该想办法看清背后的机理并想法改变。当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反着来,比如:克制欲望,不要让自己同时做很多事。面对现实,看清楚自己的真实水平。要事优先,想办法只做最重要的事。接受环境,在局限中,做力所能及的事。直面核心,狠狠的逼自己一把,去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