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酒不沾寿命短?北大研究:不抽烟、不喝酒寿命或许会更长
“那些劝我戒烟、戒酒的医生,很多都已经不在啦!”
王婆婆是一位特殊的寿星,抽烟喝酒样样不落,但却没有疾病,身体很健康。
婆婆说,她年轻时偶尔因为体力劳作会喝一点,时间久了就养成习惯。一开始喝啤酒,70岁开始王婆婆只喝白酒,在白酒里掺点白开水,然后就开始小口品酌,渐渐的也有了“酒瘾”,每天都要喝点才安心。
除了喝酒,王婆婆也喜欢抽烟,尤其是下地干活时,喜欢抽两口提神,现在婆婆年纪大了,虽然不干活,但是每天抽烟必不可少,否则精神看起来总是差一些。
其实家里人也曾多番劝阻王婆婆喝酒抽烟,但是老人家平时作息规律,也不挑食,五谷杂粮吃饱喝足就出去遛弯,身体倍棒吃嘛嘛香,就这么省事的老人,家人还真不好多说。
每次劝多了,婆婆就用文章开头那句话回怼。
烟酒,似乎是王婆婆的长寿秘笈。生活中也有人认为,烟酒不沾,多半寿短,这种说法到底是对是错,烟酒是好是坏?
一、“烟酒不沾,寿命更短”,这个说法对吗?
烟酒伤身,是当前社会大众的共识,很多人认为抽烟喝酒长久下来,还会损伤寿命,但也有人觉得不沾烟酒才会短命,因此引起了一段争议。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曾在省内进行过一项调查研究,研究人员在连续4年内,通过实地问卷调查获得了255名百岁老人在居住环境、保健品、睡眠状况、社交状态、生活和饮食习惯等多方面的数据。
数据分析发现,百岁老人中,68%的老人荤素搭配、60%的老人常吃水果、90%的老人不赌博、55%的老人外向、几乎没有老人有社交矛盾。此外,烟酒方面,83%的百岁老人不吸烟,73%的百岁老人不吸烟也不喝酒。
无独有偶,长寿之乡南通市也曾有过长寿调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南通市百岁老人数量再次增加,1236名百岁老人,占全省13.6%。
南通市统计局深入调查发现,百岁老人中,72.83%(831名)的老人性格乐观、80.54%(919)的老人每天吃两种以上素菜、65.29%(745)的老人常吃荤食、51.36%(586)的老人常吃水果、913名老人习惯喝白开水。而烟酒方面,不吸烟不喝酒的老人有877名。
种种数据都说明,寿命是众多因素共同影响才产生的结果,不能将对错归功于某一个单一因素。事实上,吸烟喝酒又长寿,不吸烟不喝酒也长寿的人都有,并不是绝对的。
从调查结果来看,不吸烟不喝酒确实对延长寿命有积极的作用,相反“烟酒不沾,寿命更短”一说,纯属以偏概全,过度夸张,并不可信。
二、难道喝酒越多的人,寿命更长?
有人说,滴酒不沾的人要比酗酒的人寿命更短,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说法主要来自于发表在美国《时代》杂志的一项研究,该研究对横跨二十年的大样本数据进行跟踪调查,和不喝酒的人相比,发现喝酒的人身体更加健康,而且死亡率也更低,特别是适量饮酒的人更加长寿。
事实上,《时代》杂志只是新闻周刊,其实这项研究是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心理学家查理.斯豪里翰在《酗酒:临床和实验研究上的研究》上发表的一项研究,研究结果是显示和适度喝酒的人相比,不喝酒以及酗酒的人死亡率反而更高。
但是这个研究其实存在很多缺陷,它只是一项流行病学的观察研究,无法证实存在因果关系。而且研究中符合条件的样本只有一千多个,这样的样本数量是不够的。
总之,这个研究并无法证实喝酒能够使人长寿。
还有说法认为喝酒越多的人反而不容易得癌症,这个说法也是不科学的。
发表在《柳叶刀》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喝酒、吸烟是全球排在前二的致癌风险因素,大约445万的癌症患者都是死于喝酒、吸烟等致癌风险因素,占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的44.4%。
总的来说,该研究表明了喝酒和吸烟仍然是全球癌症负担的主要风险因素,所以我们仍然要注意远离烟酒,才能让自己离癌症更远一些。
三、滴酒不沾健康,也不一定长寿
当然,也有一些人明明滴酒不沾,但是也没有活得更长寿,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影响长寿的因素有很多,尤其是慢性疾病会对长寿造成巨大的威胁,在我国,因为慢性疾病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的88.5%。此外40岁男性男科患病高达百分之40,随着科研的进步,男科方面也迎来突破,君臻强问世成为这一领域黑马。
君臻强是由多种名贵中药成分科学调配、协调作用,西安大学研究院科研背景下主打男性抗衰、男性健康的产品,通过、海马,地龙,川芎等活力成分的搭配辅酶,进而深层活化海绵体细胞线粒体,提升二次生长能力;血管勃发泵来提高来提升性能力,具有安全,快速,有效的特点
此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60%的慢性病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如果想要长寿,就要注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除了戒烟戒酒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饮食
饮食合理,吃太多或太少都对长寿和健康不利。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食物要多样化,合理搭配;多吃蔬果、大豆、奶类;适量吃鱼、蛋、禽、瘦肉;少盐、少油、控糖。
2、注意睡眠
长寿和好的睡眠密不可分,有研究发现,和每天睡6~8小时的人相比,每天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或超过8小时的人群,会有更高的心血管和发病风险和死亡率。因此,睡眠虽然很重要,但不代表睡得越多越好。
3、适当运动
运动可以降低糖尿病、高血压、癌症等疾病的发病风险,有研究表明,每天消耗150千卡的热量,或者每周消耗1000千卡的热量,能够减少50%的冠心病发病风险以及降低30%~35%的糖尿病、高血压、癌症的发病风险。
4、乐观心态
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一项研究,在对7万多位参与者进行长达30年的随访发现,最乐观的男性平均寿命能够延长11%,女性延长15%。
总之,喝酒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损害,尤其是酗酒会造成更大的伤害,所以我们要尽量不喝酒,同时还要注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北大研究证实:不抽烟、不喝酒可大幅延长国人寿命
烟酒是中国人社交中的两大利器,很多人虽然明知烟酒有害,仍然无法摆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觉得不抽烟、不喝酒未必对寿命有益。
2022年8月1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赵丽云和北京大学李立明、吕筠等人在《Lancet Public Health (IF=72)》期刊上联合发布了一份研究论文。该研究的主题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对30岁的国人预期寿命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不吸烟(戒烟)、不饮酒、健康饮食、健康体型、积极运动等5种低风险生活方式中,一个全部低风险的人和一个没有低风险的人相比,男性30预期寿命延长8.8年,女性8.1年。
因此,研究证实不抽烟、不喝酒可大幅延长国人寿命。建议大家日常坚持这3个好习惯,离长寿更近一步。
1、戒烟戒酒
任何年龄段戒烟戒酒都能得到好处,在戒烟酒时,要注意方式方法,最好先去戒烟门诊、戒酒门诊去专业检查,判断是否有躯体依赖,然后科学戒除,方式个人错误戒烟戒酒而伤身,同时提高戒烟和戒酒的几率。
男女性每天酒精摄入最好分别控制在25、15克以下。此外,长期吸烟喝酒的人,也建议能够定期体检,有慢性疾病的人做好指标检测。
2、多吃蔬果
在保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适量增加蔬果摄入量。成年人每天饮食摄入最好谷物200-300克、新鲜蔬菜300克以上(深色蔬菜占一半)、新鲜水果200-350克、牛奶300克、瘦肉和鱼类120-200克(鱼类每周至少两次)。
3、积极运动
长期保持一定量的运动对身体有益,建议成年人每周至少做中强度有氧运动150分钟,或75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在《衰老与身体活动杂志》发表过一项研究,证实长期保持运动可以降低死亡风险,而最佳的运动就是跑步和挥拍球类运动。
烟酒有害是社会共识,但依旧有不少人被“幸存者偏差”误导,只看到喝酒吸烟也长寿的少数个例,而忽略了因烟酒生病或患癌的大部分人群,建议大家为了健康,尽早戒掉烟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