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乌托邦
2018年,我大三。 学院组织我们去西安学习,在整个途中,有一个女孩几乎一直在抹眼泪,偷偷哭,看着很令人心疼。我想去安慰她,但是我和她并不熟,只是点头之交,于是在微信上问了她。西安之行结束后我们成了好朋友。她哭的原因也不复杂,是室友问题。当时我并不能完全体会她的心情,因为那时候我太幸福了,或者说过得太顺利了,所以我只能安慰她不要在意,给不出任何有用的办法。 直到我遭遇了和她一样的情况,我才理解了她的难过,那时候她才20岁,比我要难得多。所以所谓的共情能力并不准,所有事情只有自己经历了才能体会。于是25岁的我突然想起来五年前20岁的她在陕西博物馆红着眼睛假装看文物的样子,也算是跨时空的两个人惺惺相惜。我更加明白以后不要去随意评价一个人的做法,不知道这算不算成长。 有一天,兆宇发过来我来这读书前的照片,他说你来这里后很疲惫,再也没有这种状态了。阿蒙也说你的眼神怎么这么疲惫,不论穿什么,加多厚的滤镜都挡不住眼神的疲惫。我又想起来有个人也说过类似的,所有回忆串在一起,决定了离开。 搬出来后总感觉日子变得很快,似乎一切没变,也似乎一切隐约中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老岳说只要不在原地踏步,那就是进步。 昨天晚上妈妈给我打电话,告诉我说不要焦虑,她说偷偷告诉你,我和你爸给你攒了一些钱,所以找不到工作不要急。我一下子就哭了。 我喜欢武侠小说,因为里面的人爱憎分明,快意恩仇。现在明白现实里根本行不通,那是作者构建出来的乌托邦,不愿醒来的只有我这样愚钝的读者。但是,我仍然可以选择相信,在这个虚伪的世界里,一定存在着“侠义”,所以我要过得洒脱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