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大厨养成记:广东人就是能干!

“自己下厨的频率在一周两三次是可以接受的度,
这次是突破了我的极限,毕竟真的太闲了。”
编号223,一个热爱山南海北到处跑的知名摄影师,
春节期间却被疫情牢牢束缚在北京家中一个月,
原本生活就是工作、只用胶片相机的他,
变成了只能靠拍摄窗外和家里静物来“解馋”,
彻彻底底变身美食博主、朋友圈里的野生大厨。

自述 编号223
摄影艺术家、写作者、独立出版人,现居北京的潮汕人。多重身份转换中的冷静观察者,于国内外出版多本摄影集和随笔集。


把撒了盐的、昂贵的排骨密封好,放进冰箱里开始腌制数个小时,然后终于又可以坐下来,坐下来想想这些日子,都是怎么自行对待自己的胃的。

过年没有安排回家,本来的计划是等元宵节的时候回去,后来也是不得不取消了。我的工作是摄影,疫情对我工作最主要的影响就是不能到处乱串拍照,因为我的作品多数都是日常和经历,与朋友的相遇相聚、外出的旅行,这些在近期都不能实现。没办法出门拍照,憋得慌,真的从来没有一段时期像最近这么久没有拿起相机拍照了,我现在甚至拍家里静物和拍窗外来“解馋”了。


但饭是不得不吃的,既不能下馆子,叫外卖也有风险,只能靠自己动手了,也是可以消磨时间。谁也没想到,一场疫情逼出了多少野生厨师,社交媒体上除了肺炎的相关新闻,许多人都在晒自己每天下厨做的菜。我时常打趣地说,每次回到广东老家,追着一道道美食,立马美食博主上线,如今在北京家里呆了整整一个月,真是彻彻底底变身美食博主了。

我是潮汕人,爱吃,味觉有些挑,从小养成的食材第一的口味习惯,能不吃速冻食物,就尽量不吃。所以我其实没有屯特别多的食物,原本家里常备的烹煮材料基本齐全,所需要的也就是新鲜的肉菜。住的地方离家300米左右有盒马鲜生超市,楼下也有不停业的小蔬菜店,所以疫情期间还是保持两三天出一次门去买肉菜,我是很怕生鲜放久了,也不鲜了。

我一直觉得对口味的要求,真的是从小被潮汕菜所“调教”出来的,广东人的吃货基因也影响了长大离家之后的生活技能,我不是那种平时完全不在家做饭的人。


我进厨房前不做太多规划,决定做什么菜,有两种思路,一是纯粹依靠自己往常吃货心智,从记忆里翻寻曾经熟悉的味道,按图索骥地购买相应食材,比如想喝汤了,猪脚汤、鸡脚花生莲藕汤,在有限的超市食材里尽量满足自己想吃的食物。另一种思路,在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直接杀到超市,根据看到的食材来临时决定做什么菜,这种方式往往也能够突破自己记忆菜谱的局限。

这段时间,自己尝试了很多从来没有做过(但一定吃过)的菜——吃了太多口味相近的菜,就想试试不一样的味道,有一天很想吃广式咸猪骨粥,明知道腌制咸猪骨的时间会很长,无法即煮即食,还是上网搜了一下烹煮攻略,提前一晚准备腌制食材,第二天才真的吃上。
广式咸猪骨粥做法:
1. 先腌猪骨,盐多放点抓均匀,保鲜膜封好放冰箱腌一晚;
2. 泡好香菇和花生,腌好的猪骨先洗掉盐,冷水加料酒和姜片去腥,煮开去浮沫;
3. 猪骨和煮粥的珍珠米、香菇、花生一起放锅里,中小火煲煮一小时,快熟的时候我放了点菜心粒和胡萝卜粒,另外放了1/4个浓汤宝提鲜。


卤牛腱子做法:
1. 材料:主料牛腱子肉,配料包括冰糖、香叶、八角、桂皮、花椒、茴香、草果、干辣椒、生姜、葱段。
2. 牛腱子肉冷水泡1-2小时去血水,洗干净后连同姜片、葱段冷水煮开10分钟,捞去浮沫。
3. 牛肉放入高压锅加配料,半听啤酒、生抽小半碗、老抽两小勺、料酒少许,加水没过牛肉。高压锅约半小时完成,再浸泡2小时让牛肉更入味。


又有一天,实在不想餐餐都下厨(懒癌犯了),就想做一些卤肉,可以放冰箱里冷藏吃好几餐。于是做了卤牛腱子肉,剩下的卤汁又接连卤了一次鸡爪、翅尖、鸡蛋,还有一次卤大肠、鸭翅、莲藕。做的这三次卤味足够我撑过一个星期,然后用这些卤味做香辣牛肉面、做肥肠粉等等,打发掉好几餐。

并不会每天都花时间做复杂耗时的菜,比如随机炒个面,花费时间不多,也不需要多少烹煮技巧,但也美味并饱腹;比如用家里的方便面煮开,滤干水,连同洋葱、小葱、小辣椒、胡萝卜、小油菜,加上牛肉和午餐肉一起翻炒,也是一道快速达成的美味。



在北京不像在广东那么容易买到广式食材,想煲广式萝卜牛腩的时候就没有柱候酱,临时起意会加点沙茶酱来代替。家里常备一些家乡的食材、调料这个时候往往就派上用场了:炒牛肉类的菜时候,放点潮汕沙茶酱提味(潮汕菜里有沙茶牛肉芥蓝);煮好的汤面,浇点葱珠油;炒面炒饭的时候切一点潮汕萝卜干(广东称为菜脯),炒个菜脯煎蛋也可以治懒癌。



这样周旋于喂饱自己的生活过了两三周,开始有点松懈了,以至于开始叫成都串串外卖了,也并不坏。对我来说自己下厨的频率在一周两三次是可以接受的度,这也是疫情之前我的真实状态,这次真的突破我的极限了,像我今天还是花时间煲了个山药排骨粥,排骨腌了一晚,毕竟真的太闲了。


我的生活就是我的工作,不预设目标、不制造压力,相对自由的状态是我追求的。所以我很难在家里呆那么长时间,已经破了极限了。我喜欢有创意的工作,虽然下厨也是创意行业的一种,但我还是更喜欢不受束缚的工作,天天待在厨房里受不了,摄影更适合我,可以山南海北地跑。

希望疫情尽快过去,需要外出拍照,需要旅行,需要和朋友吃吃喝喝,需要看场久违的电影,需要暴露在户外的阳光下。
图片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