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助人技巧

1 一些人由于长期受到重要他人的无条件消极关注,而常常会感到不满、无望、不信任、不如意,如果他们言语中的攻击性很强,可以给予对方真诚的反馈——如实地陈述对方的境遇,真实地表达出自己对此的感受,最后进一步地深度共情他的本心(发火只是他的感受,而他的本心还是希望得到帮助的),如“你说你和丈夫有很大的矛盾,你刚才跟我讲话时我也听到了那股怒气;而你似乎也对我有些不满,这让我心理也有些不好受,不过,我知道,你还是很想要挽救这段婚姻,希望你和丈夫的关系能变得更好的,对吗?”
2 不少人会急于寻求建议和答案,如“我和女朋友关系越来越糟糕了,咨询师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缓解我们的关系?”这时,不要急于给建议,因为给建议会阻止对方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而且还会将解决问题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如果建议不奏效对方也可能会责备我们)。好的应对是,以提问回应引导对方思考,将“给他答案”转变为“帮他找答案”。如:“你想尽可能地找到圆满的答案,那你觉得怎样做会比现在更好呢?”这里的表达有一些细节,首先,前半句共情没有将焦点停留在负面情绪上(停留在负面情绪的回应如“你想找到一个圆满的答案但你没找到,现在很担忧”);其次,询问中是“比现在更好”,避免完美主义的陷阱。当然,在一番引导后,可以根据情况给予合理的建议。
3 在人际中,帮别人内归因,其实也就是帮另一个人外归因。内外归因的技巧可以应用到安慰他人身上,当某个人因为另一个人的言论过分谴责自己时,可以试着帮他寻找“另一个人”为什么这么说的内在原因。如当旁观者C对受害者A说“你活该、罪有应得”时,我们可以帮A找C说这句话的内在原因——“C其实害怕这样可怕的事情也发生在无辜的自己身上,所以他要找一个理由让他相信无辜的人是不会受到如此不公平地对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