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港中深与港中文,排名共享吗?

2023-08-03 16:17 作者:指南者留学  | 我要投稿

※ 本文为指南者留学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 指南君本期精选热点 /

  • 港中深与港中文两校是否共享排名

  • 港中深的含金量如何

近日,香港中文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同时发布了《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联合通告》,却在“是否共享排名”一事上出现分歧,并在网络上引起热议。

港中深在通告中表明,“我们正在考虑,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将来或者独立参与年轻大学排名榜等排名或者和香港中文大学合并数据,联合排名。


(港中深通告)

而港中文则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并未提供资料参与任何类型的大学排名。我们正在考虑,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将来或者独立参与年轻大学排名榜等排名。”


(港中文通告)

随后,港中深删除了通告。7月29日,香港中文大学针对坊间关于港中大、港中深将“共享排名”的热议,发表《澄清》指出:港中大没有改变参与世界大学排名的方式,不论是港中大,或是港中深的学生及毕业生的身份都保持不变。未有考虑作出任何改变。

“是否共享排名”只需“yes or no”就能回答,但从表述来看,港中文和港中深达成共识的好像只有“or”这个词……


为什么大家如此关注“共享排名”呢?这件事,还要从港中深与港中文的关系说起。


1

港中深与港中文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说过,港中深和港中文是一个品牌,两个校园。

香港中文大学是一所位于香港的公立研究型大学,于1963年正式成立,在2024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世界第47名。


(港中文校园)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则要年轻得多。港中深成立于2014年,由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是一所中外合办大学。学校的师资招聘、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学位认定等都由香港中文大学教务会负责,港中深学生毕业时也会获得香港中文大学授予的学位证书。

港中深的设立,其实是深圳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先有一国两制前提,后有飞速发展的大湾区,港校与内地合作办学显然能够产生1+1>2的收获。


(港中深校园)


2

“共享排名”为何引人关注

学校排名,已经成为了内地企业在校招时筛选简历的标准之一。除此之外,不仅企业会将排名作为硬杠门槛,不少地区的住房福利、人才引进、生活补助等等,也会与世界排名挂钩。

既然涉及到就业money,大家对于排名的关注也是合情合理的。

那么,两校的排名现在又是什么情况?

在QS排名中,港中深没有单独的排名。而官网界面则显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与香港中文大学(中大)保持着同样优秀的教育质量。所有课程均由香港中文大学审核和监督。毕业后,学生将获得颁发给中大学生的学位证书。”


(QS官网截图)

而无论是港中深官网显示的2022世界排名,亦或港中文的QS同年排名,都是39名。可见,两所学校的综合排名就目前而言,仍然是共享状态。

此外,在持续的热议中,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即使排名共享,也与港中深自身的含金量无关:“共享排名,不是港中深给自己脸上贴金吗?”



暂且抛开排名不论,就港中深自己来说,其就业率和生源质量,都在同类大学中出类拔萃。以高等金融研究院为例:2023年7月19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以下简称:深高金)发布《2022届深高金全日制硕士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由数据可知,高等金融研究院毕业生整体就业率为98.2%,位于国内知名高校前列。其中93.2%的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就业领域主要覆盖金融、金融科技、科技/互联网、咨询、快消、新能源等行业。4.2%的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其中13人将攻读海内外知名院校博士学位。


当然,想了解一所学校的认可度,最直观的方面除了就业率,就是毕业生的年薪了。《2022届全日制硕士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港中深高等金融研究院毕业生平均年薪达28.6万元,最高年薪达66万元,薪资中位数也有将近27万元


那么港中深的生源质量又如何呢?

数据显示,港中深硕士毕业生中有77.1%来自985或211高校,20.3%来自海外或中外办学院校。


显然,港中深硕士毕业生的生源质量及整体就业率依旧保持高位稳定,就业领域呈现多元化态势。就含金量而言,港中深是非常优秀的。

港中深与港中文,排名共享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