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文学考研(710中国语言文学/808文学理论与中外文学史)经验分享
首都师范大学
006 文学院
050101(学术学位)文艺学
050104(学术学位)中国古典文献学
050105(学术学位)中国古代文学
050106(学术学位)中国现当代文学
050108(学术学位)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0501J2(学术学位)★语文教育
0501Z3(学术学位)★文化研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710中国语言文学
④808文学理论与中外文学史
学制3年,8000元/生/年
同等学力考生须提供在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的相当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水平的文章(不限学科专业)原件或进修(或就读)学校教务部门开具的进修(或就读)本科课程合格成绩单(六门或六门以上);
分数线:国家线(363/54/81)

007 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050105(学术学位)中国古代文学
050106(学术学位)中国现当代文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710中国语言文学
④808文学理论与中外文学史
首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排名在一众985 211中脱颖而出,学科评估A-,硬实力强。

文学院
中文专业是首都师范大学建校时期最早开办的专业。1954年就开办一年制中文专修班,1955年始建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文艺学学科和汉语言文字学学科为北京市级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2012年北京市批准中国语言文学为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
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是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诗歌研究中心的研究对象,包括中华民族古往今来的所有诗歌形式及其相关理论形态。中心下设中国古代诗歌、中国现当代诗歌、中国诗学思想、中国少数民族诗歌四个研究室,创办了《中国诗歌研究》《中国诗歌研究动态》《诗探索》《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四种刊物。
为什么考研
考研在现在是越来越多人选择的一条道路,不可避免就会造成这条道路过于拥挤的问题。考虑清楚自己读研的初衷,是否要付出这么多时间去考研就很有必要了。我是最初想要进一步地学习专业相关知识,是单纯地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兴趣,但是在第一年没考上北师大,接触到了就业市场之后,我更意识到研究生的学历渐渐“卷”成了一个敲门砖。举例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大多数是进入学校,但是现在一所比较好的学校,甚至是小学老师都要研究生学历。这意味着在大环境渐渐严峻的现在,研究生不仅仅是对于知识的学习,更是一个门槛。
选择合适的院校和专业
我第一年选择的是北师大,北师大的考试范围既广且深,同台竞争的同学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北师大古代文学的复试线都到了390,不禁也我自己今年的选择而暗暗庆幸。所以第一个要说的是,衡量自己的能力和未来的打算,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选项。其实相比起于北师大会有遗憾吧,但是通过前一年我也认清自己的能力和客观环境的改变,也会好好珍惜这一次首师大的机会.
第二个是关于首师大,首师大的专业实力在同类型的师范院校当中属于是非常强劲的了,汉语言文学学科评估在A-,已经是很好的水平了,而且还拥有中国诗歌研究中心,甲骨文中心这样的学科研究平台,硬实力是很不错的。地理位置也不错,综合下来看是非常具有性价比的选择。
再者,之前的首师大不保护第一志愿,意味着在复试阶段你需要和来自北师大、北大、人大的调剂的同学竞争,这无疑是压力巨大的。然而从22年开始,首师大开始保护一志愿的同学,这更增加了录取概率,也增加了性价比。如果你刚好想在北京念书,想要一个学科实力强,又希望找一个相对没有那么“卷”的学校的,首师大无疑是很好的答案。
接下来我就直接说一下我整个学习阶段性的计划,我的情况比较特殊,我第一年是全身心投入到北师大的备考中,第二年是在职考研,开始得比较晚,所以我是结合第一年的学习计划,和第二年相辅相成。
初试复习时间安排
1. 整个考研的话建议分为三轮来进行,看到很多经验贴分成了四五轮,主要还是考虑到考小综合,参考书确实不少,三轮的时间安排比较合理。基本上暑假前是第一轮,过一遍知识点,背诵任务相对比较少,主要是过基础知识和重点背诵。暑假两个月是第二轮,第二轮就要建立整个思维大纲和框架了,基本每一个重点都要掌握。我是马上把当天学习的内容,重点第二天背诵,或者练习一下。第三轮就是 9月到12月,这个时间比较长,就是因为第三轮我主要是攻克的难点,或者是容易考的大点,基本上两到三天解决一个点,我会参考一些老师的论文,总结论点,把相关论述的点就整理下来。
2. 我个人认为整个过程对我帮助最大的就是刷题,因为文学的内容真的非常广,而且考试一定会考到没有预料到的角度来出题,所以找到做题的感觉和思路是后期非常重要的。基本上从暑假开始就一套题一套题得去刷,也刚好把学过的知识回顾一下,起到复习的作用,其实就和我们高考的时候每周都有周考,每个月都有月考一样,帮助我们自己提升和检查漏洞。而且首师大的出题就是非常偏重于往年的重点。所以认真刷题,真的很有帮助!如果自己不知道该从哪里练起,就是真题多练习一下,但是首师的真题因为刚转成综合,所以对应的针对性的真题很少。把我不住重点也可以多跟学长沟通.
基础阶段一般来说就是3-6月,这个阶段基本过一遍专业课的教材,梳理出整个框架,对于重要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
巩固阶段就是7-8月,暑假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月,基本上能很大程度决定后续复习效果。本阶段开始第一轮背诵:涉及的专业课填空题、名词解释、论述题、文学评论。基本上背的内容,背完一轮,需要练笔的文学评论,至少练习3-4篇,建立起自己的模板。
冲刺阶段就是9-11月,这一阶段强度非常大,因为政治的背诵任务也开始了,所以暑假好好打牢专业课的基本功非常重要。这一阶段就是重要的内容再背一遍,上述的四种题型,要选择重点反复牢记。
押题阶段:12月,最后一个月基本就是有意识的自己去选择重点,薄弱点背诵。文学评论做到非常熟悉,任意一篇诗歌都可以信手拈来。同时每周做一道押题卷,掌握好答题节奏和时间。
首师大的范围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广,所以如果前面的节奏赶不上了,把轮次往后推,在暑假完成第一轮的学习都是可以的。
但是暑假之后一定要抓紧时间,踩到重点。如果复习过程当中把握不好重点,这个是非常危险的事情,一定要多问学长,多交流。
专业课备考建议
①个人复习经验
首师大最近也开始考综合了,所以我会把708和810拆分开来去说。
710中国语言文学
1、古代汉语:《古代汉语》王力 考察文言文翻译,考察相对比较简单,没有太大难度。例如《冯谖客孟尝君》,这都是我们高中学习过的内容。所以只要把《古代汉语》上面的选文搞清楚,搞明白,每周选一篇文言文翻译就行。
2、古代文学史:填空题、名词解释、诗歌赏析。《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
填空题:平时在看书的时候就需要有意去积累一些基础性的文学常识,看到就勾画下来,这样子每次看书都能有意无意看到,帮助记忆。首先肯定是去记忆考过的填空题,然后是有一本文学史的辅导书,里面会有很多填空题。这个东西真的功夫在平时,填空题越好的同学,肯定基础也越好。
名词解释:这个就是需要背诵,反复记忆。有一个方法,我就是对应五分,我就拆分成五点。第一点:基本信息,时间,作者、第二点:简述内容、第三点:艺术特色、第四点:成就、第五点:影响和评价。在背诵的时候也可以有意识的把要点和这些内容对应上,如果需要的话大家可以多评论和或者私信我,后续看需不需要更新一下怎么背诵名词解释.
诗歌赏析:首师大考察相对简单,没有太大的难度。因为选取的诗歌都是名人而且大多都是名篇,比如:唐朝 李白 杜甫 王维,宋朝:苏轼、辛弃疾。基本上都是这样,只要把这些人的艺术特色记下来,自己考前都练一遍,这一部分肯定没有问题。如果自己摸不准重点的,可以私信跟我说哦.
诗歌赏析这一部分考研发挥的点在于,是不是可以用文论去解诗,例如说《沧浪诗话》、《人间词话》、《文心雕龙》这些耳熟能详的理论作品去解释诗歌,就会很加分.这些内容需要自己去学习一下古代文论。
3、诗歌评论:《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
首师大的诗歌评论和诗歌赏析区别开来,诗歌赏析25分考察比较基础。诗歌评论50分就更加灵活一些了。
首先是:对于古今中外的文论熟悉,这是第一步。可以学习《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的批评流派和批评方法,选择2-3种方法与流派,烂熟于心。
第二个:选取真题的诗歌、去反复练习,自己总结结构,构成自己的模板。
我也有总结自己的模板,大家可以用作前期自己练习作为参考。
总结710:考察总体比较基础,需要长期的积累,不断的过重点,名词解释背诵量比较大。建议从第一轮开始就有意识的记忆重点,我是从一开始学习就开始背诵,不断的背诵强化记忆。当天学的内容我会第二天背诵重点,我感觉这种方法还比较好用.
808文学理论与中外文学史
808整体考察相对710会有一些难度。但是总的来说还是偏向于基础性的知识,依然是考察大家文学史和文论的基础是否牢固。
1、现代文学史、当代文学史:主要是考察填空题和名词解释,其中以现代文学史考察为主,名词解释一般会考察一下现代文学的名词解释。现代文学通常考察比较细致,但是首师大还是更重基础不为难大家,考察基本上是重要的作家作品。所以复习的时候把重要的掌握,填空题有意识的留意去勾画,再参考历年的真题即可。
《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
2、文学理论:考察填空题、名词解释、论述题.主要分为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古代文论一定要去背诵名作当中的名句,非常重要!填空题会考到好几个类似的空。其实也是对大家的基础考察,一些重要的作品《文心雕龙》、《人间词话》、《典论·论文》、《文赋》。西方文论就是考察一些基础知识,重要流派的重要观点,都是很基础的内容了。还有就是一些教材上面的观点,认真看书,勾画就可以了。同时会考察两个名词解释,一般是一个古代文论,一个西方文论或者教材上面的一个名词解释。填空题真的很散,如果自己把握不住的,完全可以参加辅导节约时间。
最后,文学理论还会考察一个论述题,这个论述题也是讨论重要的观点,所以基本上都会有话说,但是论述题答好就是需要前期基础的积累,和平时多去练习。在平时就要有重点意识,其实这是看书看多了自然就能有感觉的,如果确实没有问题意识和重点意识,可以多跟周围的同学沟通,也可以多跟学长学姐请教.
《文学理论》马工程、《文学理论基本问题》陶东风
3、西方文学史:填空、名词解释、论述
其实首师大之前还考察过东方文学史,但是不多就是一两个基础性的空。填空的话一般整个外国文学史考了四五个左右,加上一个名词解释,一道论述题。
外国文学史就是哪些世纪、哪些流派、哪些国家、哪些作家、哪些作品,这些问题如果能回答,基本上就问题不大,因为整体的考察还是很基础的。
论述题的考察也是同样的道理,一般都会问重要的流派,所以主要你对于重要的文学流派、现象很熟悉,就完全可以了。
《外国文学史 西方卷》匡兴
4、诗歌赏析:一首古诗、一首现代诗
首师大有个诗歌研究中心,所以老师们对于诗歌赏析比较重视,其实这些诗歌都不难,大概率是名家名作,不过810会考察一首现当代诗,或者是名家的不熟悉的作品。
就按照上面710的诗歌赏析准备就好。
总结参考书目:《外国文学史西方卷》匡兴 《文学理论》马工程、《文学理论基本问题》陶东风 《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
②复习建议
不知不觉写了很多,其实别人的话都只是辅助作用,希望能通过这些话帮助你找到自己的方向,其实觉得能不能考上区别就在一念之间,想玩的时候、想放弃的时候,坚持住了,相信自己,也就成功了。永远不要抱着我明年可以二战的想法,这样永远在给自己退路。我第二年就是在问我自己,如果再考一年我还可以吗,确实太苦了,不想三站了,我就只有竭尽全力去奋斗,结果就考上了.
最后,方向感很重要,考研路上肯定会有一些困惑,一些不懂的地方,大家有问题或者需要辅导的也可以联系我,如果效率低或者没有方向一定要早一点和学长学姐沟通,时间就是最宝贵的。
再嘱咐大家一句:身体是第一位的,好好休息,积极备考,不要打疲劳战。
③参考书目
710中国语言文学
近几年考题形式比较多样化,主要题型有填空(25)、名词解释(25)、诗歌鉴赏(25)文言文翻译(25)、文学评论(50)。
出题特点:题型多、考察较为基础。
《中国文学史》是重点,710基础考试内容难度不是很大,需要打好基础,有重复出题现象。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版本不限;
《古代汉语》(第1册),王力,中华书局,1998年校订重排 本;
《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邱运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
808文学理论与中外文学史
808真题题型多变,主要包括填空、名词解释、诗歌鉴赏、论述题
出题特点:题目扩展性内容多。
808范围较广,参考书比较多,抓住每本书的特点去复习和备考
《中国当代文学60年》,张志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5 月出版;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
《外国文学史》(上、下册),郑克鲁,高等教育出版社,版 本不限(注:请多阅读文学史上经典作品);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历代文学作品选》(6卷),朱东润,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年版;
《文学理论》(第二版),文学理论编写组(首席专家王一 川,胡亚敏,谭好哲),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年版;
《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邱运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
《文学理论基本问题》,陶东风,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修订版。

心态调节
考的人应该都道考研就像是十月怀胎,其中有许多不足为人道也的经历。我是一战北师大,第二年在职备考首师大。刚好第二年选择的是教培行业,工作压力非常大,以前我都盼着明天可以轻松一点,但是在二战考研期间,我完全不敢想明天的事情,因为每一天就像是在非常紧张的,晚上十点给孩子们上完课回来,已经是完全不想讲话的状态了,躺在床上,想马上睡觉,内心就在天人交战非常煎熬,前期完全处于内耗的状态当中无效学习。后面我回家马上先冲个澡,绝对跟床说拜拜,洗完澡就坐在桌子前面学习。我去上课的校区比较远,所以我很多时候都会在地铁上面站在背专业课,站着背肖四,时间过的特别快,一会儿就到了。我抓住一切空闲时间去学习,我所有的内容都是碎片时间完成的,几乎每天面对工作和学业的双重压力,我最放松的时候其实就是上班的时候,因为不能明目张胆的学习,我干脆就是认真工作,周围的同事其实都很好,都让我能调节一下自己的状态。
总的说来就是累了就休息,醒了就看书,情绪不好了就去跑步.其实这段在职备考的经历,对我收获很大,千万不要限于无意义的内耗当中,一定要去做,学累了就赶紧去睡觉,去逛街,去休息,没学就赶紧抓起书本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