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对比悦尔法xDSD Gryphon和拓品G5
其实没什么好写的,几乎完全是吊打。拓品G5实在是无聊,就不按正经评价的方式行文了。
说实话,就使用体验上,悦尔法这个便携式解码耳放——人称“灰菠萝”——可以说是完虐拓品,拓品G5上的一切槽点在“灰菠萝”上都不存在。但基于“灰菠萝”的价格是拓品G5的两倍还多,我觉得这很合理,或者说这是应该的。当然,我其实忽略了一个问题,拓品G5在采样率切换时会有轻微的爆音。这个问题是令我感到不可思议的,因为按理说像9068AS这种新DAC不应该发生这种问题,这种问题是“灰菠萝”上用的DSD1793才应该有的。但现实是,拓品有,悦尔法反而没有。
然后说说声音。
其实拓品G5的声音完全没什么亮眼的地方。干涩的高频,呆板的中频和低频,拘谨的结像,狭小又单薄的场面,你说它是个1799的玩意,我觉得实在像个笑话。坦白来讲,去掉前面那个1,勉强能接受。
“灰菠萝”我觉得除了高频质感稍微差了些外,声音基本上完爆G5。
当然,与个人一直在用的乐之邦09mark3对比的话,“灰菠萝”的高频会差些,主要差在高频的空间感和松弛上。中频上09mark3显得散漫一点,而“灰菠萝”反而稍微扎实一些。低频上09mark3强在下潜较深段的厚度,“灰菠萝”强在瞬态的样式带来的更好的弹性。
XbassII和Xspace虽然会有明显的效果,但个人没觉得很有意思,不具体评价。
有人说悦尔法是个“假洋鬼子”,说实话,以对声音的理解,对1793的坚持,以及对XMOS的开发和外观设计的一致性,我很难想象“假洋鬼子”有如此强的能力。说句难听的,我认为悦尔法的工程师在模拟电路设计的积淀上,能把以“科学hifi”自居的拓品秒的渣都不剩。
我个人是现在“科学hifi”这个派系(对,“科学hifi”在我看来完全是个派系)的坚决反对者。因为在我看来用所谓的测试数据去评价设备本来就是一件很蠢的事。测试本来就是一个处处都能去作弊的方式,且测出来的东西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完全没用。天天测试32bit的DAC,你生活当中能见到几个真正32bit的音频?而你知道为什么“科学hifi”完全不提生活中最常见的16bit音频的测试数据么?因为测出来几乎都一样,根本反应不出不同设备的区别。但恐怕耳朵正常的都知道,不同的设备出来的声音,有区别。哪怕是最常见的16bit。
拓品其实不是一个年轻的厂商,但从最近我买过和接触过的产品来看,这家公司对于声音的理解,基本上可以说没有。它的产品唯一能拿出来大书特书的,只有数据。
反而是悦尔法,我觉得在如今的大环境下有自己的坚持,还有这么好的声音,真心不错。
二者我都是收的二手,我个人认为“灰菠萝”目前的行情真心值得收二手,至于全新值不值,见仁见智。但拓品G5,我认为还是烂掉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