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档】万字梳理|一个内容型VUP眼中的虚拟主播区【孙工】

看完up的这个视频,我的感觉是,与其说虚拟主播观众需要的是一个完美的虚拟主播/偶像,不如说他们其实需要的是一个心理医生或者说在心灵方面的引导者。
看了一段时间,虽然看的V并不算多,但是我发现有一个现象是基本都存在的——那就是在直播间的逆天发言观众数量,是远远多于正常发言的观众的。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一个个展开来说过于浪费笔墨,我在这仅仅说一下我的结论:虚拟主播这个圈子,(哪怕仅仅是看上去的)逆天的不成熟的观众占总数的比重太多了。导致这个圈子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有病”
从个角度来说,说这个圈子“有病”,倒不如说是这个圈子的受众“有病”,反过来导致这个圈子的产出者不得不为了迎合“有病”的受众反而去“不疯魔,不成活”。
最后主播和粉丝把戏演着演着就演成了真的,观众不满足于在网络虚拟空间发癫,在线下真人也可以做出各种逆天行为。主播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尴尬,进化到游刃有余、如鱼得水。
未成年退款的总督、直播间钓鱼的弹幕和醒目留言、发癫的逆天言论、“想象力丰富”的黄色废料,这些诡异的弹幕环境,就像一个个散发着臭气的粪坑,只会吸引来苍蝇继续在里面生蛆,让正常人望而却步。
我想象了一下,如果是这种直播间氛围,到底是什么样的观众,会选择在直播间和这些丰海狂蛆一起起舞,但是我基本得不出什么乐观的结论,用户画像更是让我觉得害怕。
也许作为观众,在整天说圈子烂了臭了的时候,是可以反思一下,作为这个圈子的一员,平时的所作所为和一言一行,是在维持这个圈子的良性发展乃至净化环境,还是在跟着恶臭群体一起满地抛翔,完了再跟着来一句,这个粪坑真的臭啊
说完观众,再说说主播
“优质”主播和“优质”观众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在主播渴望有正常乃至优秀的观众的时候,也需要反思一下自己是否有能力吸引留下这些优质的观众。
说一句现实到残酷的话,一个想把虚拟主播作为事业的人,在开播之前就要挑选好自己未来的直播内容受众。不然只会随波逐流最后成为圈子里的一片微不足道的浪花。
无论是养噶吃;
还是树立圣人形象吸引理想主义者;
还是靠唱歌跳舞这些硬实力;
还是靠“资本”提供的动捕、模型和相关技术;
还是装怪扮丑,搞笑逗乐;
还是热水器擦边球;
还是提供情绪价值。
这些在我这都不是核心的问题,核心的问题是,是谁或者说是哪些群体,在试图把这些本来是细分的内容标签,直接贴到了大群体上,让那些不登大雅之堂的内容,成为圈外人试图了解一个圈子时最先接触到的“污秽之物”。
在这我只想说一句:只有粪海狂蛆喜欢在粪坑蝶泳
主播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内容展现出来,然后吸引对应的观众,首先要做到一点,先活下来。说是“挣钱么,不寒碜”也好,说是“唉,资本”也好。起码在我这的观点是,不合我胃口的内容,我不看不打米,或者我只偶尔看看不打米。也许一人之力改不了大环境,但是用脚投票,起码还是能影响一些东西的。
最后说一句
我相信选择看虚拟主播的观众,一开始还是抱着一些美好去接触到这个圈子的。不过是后来慢慢的深入了解了,就变了。变得不那么纯粹。
希望大家可以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去为了自己心目中的那个V圈,尽自己的一份努力,而不是随波逐流跟着夸、跟着骂,完事了一副独醒的样子说:这个圈子,臭了烂了